首页 理论教育高手必懂:廊位设计要点

高手必懂:廊位设计要点

【摘要】:居住区内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连廊尺度控制必须与主体建筑相适应。柱廊一般无顶盖或在柱头上加设装饰构架,靠柱子的排列产生效果,柱间距较大,纵列间距4~6m为宜,横列间距6~8m为宜。这既有加固的作用,同时也有装饰廊空间的作用。跌落式爬山廊的地面与屋面均为水平,低的廊段上檩条一端插在高的一端廊段的柱上,另一端架于柱上,由此形成层层跌落之形。

廊是指屋檐下的过道、房屋内的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廊不能单独使用,只能算作附属建筑,其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中,并起着重要作用。

1.类型与形式

园林、公园、绿地中使用的廊多为传统形式,但也有多种变化。常见廊的类型和特点见表4-2。

4-2 廊的类型及特点

978-7-111-50545-7-Chapter04-8.jpg

978-7-111-50545-7-Chapter04-9.jpg

图4-7 半廊

978-7-111-50545-7-Chapter04-10.jpg

图4-8 空廊

978-7-111-50545-7-Chapter04-11.jpg

图4-9 爬山

2.廊的作用

1)作为道路,廊引领游人通向要去的地方,而且加了顶盖,避免了游人可能遭受的日晒、雨淋困扰,更方便雨雪之中欣赏景致。

2)与游园道路一样,廊随地势而起伏,循园景而曲折,它可使人随廊的起伏曲折而上下转折,行走其中能够感觉到园景的变幻,最终达到“步移景异”的观赏效果。

3)廊较园路增添了顶盖,它的体量、造型又可以分隔园景、增加层次、调节疏密、区划空间,成为构成园景的重要因素。

4)在园林中,廊大多沿墙设置或紧贴围墙,或将个别廊段向外曲折,与墙之间形成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狭小天井,其间植木点石,布置小景。而在有些园林里,由于造景的需要,也有将廊从园中穿越的,两面不依墙垣,不靠建筑,廊身通透,使园景似隔非隔。

3.廊的设计

1)总体上平面布局应自由开朗,体型活泼多变,这样易于表达园林建筑的气氛和性格,使人感到新颖、舒畅

2)廊是长形观景建筑物,游览路线上的动态效果是主要因素,关系到廊设计成败关键。廊的各种组成,墙、门、洞等是根据廊外的各种自然景观,通过廊内游览观赏路线来布置安排的,以形成廊的对景、框景,空间的动与静、延伸与穿插,道路的曲折迂回。

3)从空间上分析,廊可以说是“间”的重复,要充分注意这种特点,有规律地重复,有组织地变化,形成韵律、产生美感。

4)廊从立面上突出表现了“虚实”的对比变化,从总体上说是以虚为主,这主要还是功能上的要求。廊作为休息赏景建筑,需要开阔的视野。廊又是景色的一部分,需要和自然空间互相延伸,融于自然环境中。

5)廊的宽度和高度设定应按人的尺度比例关系加以控制,避免过宽过高,一般高度宜在2.2~2.5m,宽度宜在1.8~2.5m。居住区内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连廊尺度控制必须与主体建筑相适应。

6)柱廊是以柱构成的廊式空间,是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限定性的空间,能增加环境景观的层次感。柱廊一般无顶盖或在柱头上加设装饰构架,靠柱子的排列产生效果,柱间距较大,纵列间距4~6m为宜,横列间距6~8m为宜。柱廊多用于广场、居住区主入口处。

4.各种廊的结构

古代的私家园林,占地及亭台楼阁的尺度相应比较小,游廊进深一般仅1.1m左右,最窄的只有950mm。现代公园、绿地的游廊尺度要适当放大,但也须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1)半廊。由于排水的需要,半廊外观靠墙做单坡顶,其内部实际也是两坡,因此结构稍微复杂一点。内、外两柱一高一低,横梁一端插入内柱,另一端架于外柱上,梁上立短柱。外侧横梁端部、短柱之上及内柱顶端架檩条,上架椽,覆望板、屋面。内柱位于横梁之上一檩条,上架椽子、覆望板,使之形成内部完整的两坡顶。

(2)空廊。仅为左右两柱,上架横梁,梁上立短柱,短柱之上及横梁两端架檩条联系两榀梁架,最后檩条上架椽,覆望板、屋面即可。如果进深较宽,檐口较高,则梁下可以支斜撑。这既有加固的作用,同时也有装饰廊空间的作用。

(3)复廊。复廊较宽,中柱落地,前后中柱间砌墙,两侧廊道做法同半廊相似,也可以同空廊相似。

(4)爬山廊。爬山廊构造与半廊、空廊完全相同,只是地面与屋面同时作倾斜、转折。跌落式爬山廊的地面与屋面均为水平,低的廊段上檩条一端插在高的一端廊段的柱上,另一端架于柱上,由此形成层层跌落之形。与前空廊、半廊和复廊游廊稍有不同的是,架于柱上的檩条要伸出柱头,使之形成类似悬山的屋顶,为避免檩头遭雨淋而损坏,对伸出部分还需用博风板封护。

(5)复道廊。复道廊分上、下两层,立柱大多上下贯通,少数上下分开。上层结构与空廊或半廊相同,上层柱高仅为下层的0.8。

5.廊的构架及其施工

(1)廊的基本构件。廊的基本构架包括柱子、梁檩和屋面基层三部分,具体内容见表4-3。

4-3 廊的构架

978-7-111-50545-7-Chapter04-12.jpg

(2)廊的平面布置。

1)廊的拐弯。游廊的平面布置有90°拐弯和钝角(大于90°)拐弯,这些拐弯廊在拐角的两根柱上应安装递角梁,递角梁与一般架梁不同之处在于梁的长度应按平面角的斜度计算,梁上的檩椀槽和垫板槽等按实际斜交角度剔凿。其他构造与一般架梁相同,故也可称为四架递角梁。在90°的内拐弯处,递角梁与其两边四架梁的端头要采用插榫相交连接在一起。钝角拐弯柱的截面要随转折角度做成异形截面,如图4-11所示。此外,在屋面转角处的金檩上,外凸角和内凹角要施以角梁,以解决拐弯处屋面基层的衔接问题,其平面投影如图4-11所示。

2)廊的平面垂直连接。一些廊设计成纵横交叉的形式,这时廊的平面就形成丁字或十字形交叉。这种交叉的构架主要是将相互垂直的檐檩做成合角榫相交,脊檩做成插榫丁字相交,交角处施以凹角梁,其水平投影如图4-12所示。

(3)爬山廊的构架处理。爬山廊的构架处理包括跌落式爬山廊的构架处理和斜坡式爬山廊的构架处理,其具体内容见表4-4。

978-7-111-50545-7-Chapter04-13.jpg

图4-10 廊木构架

a)脊顶木构件简图 b)廊的剖面 c)廊的正面

978-7-111-50545-7-Chapter04-14.jpg

图4-11 游廊的钝角拐弯

978-7-111-50545-7-Chapter04-15.jpg

图4-12 垂直交叉构架水平投影

4-4 爬山廊的构架处理

978-7-111-50545-7-Chapter04-16.jpg

图4-13 跌落式爬山廊木构架

978-7-111-50545-7-Chapter04-18.jpg

图4-14 斜坡式爬山廊木构架

a)斜坡爬山廊梁架构架 b)爬山廊立面折角处的梁、柱、柱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