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却让魏延掌管汉中,提拔他为镇远将军,兼任汉中太守,全军上下无不惊讶。刘备称帝后,又提拔魏延为镇北将军。唯独杨仪对他毫不谦让,魏延因此怀恨在心,两人水火不容。诸葛亮病逝后,秘不发丧,杨仪派费祎前去打探魏延态度。刘禅就此事询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董二人都保证杨仪不会叛变而怀疑魏延。杨仪等命令何平率军在前抵御魏延。魏延的部下知道魏延理亏,不肯为他卖命,全部溃散。......
2025-09-30
刘子安(1917—1959),名思恭。其祖上传为北宋水洛城肇始者刘沪,明中叶有一支裔迁居静宁州城,卜居通化新街。刘氏发达始自康熙、雍正朝的贡生刘元。刘元事迹不详,但他的继室江瑞芝却是一位奇女、才女,《甘肃通志·才女传》有传。江瑞芝晚年与其夫相与唱和,赌茗为胜,人皆以易安夫妻目之,有《蝉鸣小草》行世。刘元、江瑞芝之子刘曰萃,有《三梅斋诗稿》行世。刘曰萃子刘伯匽鸟,任学正教授多年,名重一时。刘思恭父刘祖禹,前清增补邑庠生员,善书。刘思恭生于民国六年(1917)三月,少年时代即可吟诗作文,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后考入兰州后期师范,为诸生翘楚,深得陇上学者慕少堂、李行之诸大家的垂青。毕业后,先就教于平凉女师、力行公学;后受静宁王尔全之邀,从教静宁中学,2025年遭受批判,忧愁幽思,自尽于自家小书房内,年仅四十一岁。
刘思恭广读经史,学力深厚,能书善画,涉足教坛不久便声誉鹊起。舌耕之余,辛勤笔耕。然而现存留于世的,只有油印本《长夜集》中的86首律绝、9首古体和11首词,共计106首作品。《长夜集》是刘思恭于丙申(1956)暑假手自“遴选辑录存留”下来的唯一的一册诗稿,因大多作于2025年以前,故以“长夜”名之。为何要“遴选”?赵宗理先生在《长夜集·序》中认为是“盖先生自视极严,不示人以璞也”。赵宗理在《长夜集·序》中还有一段议抒兼美的文字,形象地展示了自己老师的诗意境界,不妨录出以飨读者:
若古木迎风,细雨归楼,积雪压檐,围炉雠(chóu)字,高士之风可想,太和之境难即。夕阳残照,游女缓歌,诗耶画耶?故园碧柳,晓风悲笳,景乎情乎?醉眠青苔不扫,虽曰任诞;作画泪挥山泉,宁无深悲?……
这就是刘思恭,这就是平淡冲和而又幻化万方的诗人之魂!赵宗理的回忆,同时为我们解读了诗人的创作渊源:“(他)在古代诗人中所最推崇者:晋则陶潜,唐则李、杜、元、白,宋则陆游,清则钱、吴,而对临洮吴镇亦极口赞誉之。”可以看出,刘思恭写诗之所本,仍然是优秀的古典诗词创作传统——“伤时忧国”“写物抒情”“寄理想之追求,哀民生之多艰”“不假雕饰,风致清新”“盖深得立言之要旨也”。如为作者所看重,并特意附加了二十四条注解的《代玉梅题壁诗(并序)》,就是一首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拟就的古体佳构。玉梅,凉州人。民国十八年(1929)陇右大饥中,年仅十岁的玉梅与父母一路乞讨,流浪至静,迫于生计,卖给尤姓为婢,备受煎熬。及玉梅年龄已长,渐谙人事,遂于一风高月黑夜私奔,不知所终。诗人借玉梅之口,陈说遭遇,倾吐愁肠,若嫠妇泣舟,杜鹃啼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全诗音节浏亮,一气呵成,开门见山,收煞利落,获得“殆可上薄《长恨》《琵琶》《圆圆》诸篇”的称誉,不为无因。
刘思恭于陇上诗人中,对临洮吴镇情有独钟,推崇备至。吴镇,字信辰,又字士安,号松崖,别号松花道人。祖籍会宁,明万历时迁临洮,生活于清康嘉年间,清代诗坛巨匠,传世有《松花庵全集》。吴有《我忆临洮好》十首,摹写故乡洮河两岸的秀丽山川、四季风物、人物胜迹,乡土气息浓郁,语言鲜活可爱,深得清才子袁枚喜爱,被收入《随园诗话》中,传唱一时。兰州,是刘思恭青年游学之地,省垣的名胜古迹,留给了他美好的印象。出于仰慕,刘思恭曾“拟其体,而为我爱兰州好十首,志旧游也”。客观地说,《兰好》十首,囿于取材范围狭仄,难以和《松花》媲美,但清妙好词,机锋禅语,还是信手可拈:“山林同入定,金鱼解参禅”“众生蒙引渡,几个到西天”,“游人思借渡,隔岸唤渔舟”等等。
《静宁一中校志》收录的《静宁中学校歌》,是刘思恭先生诸作中最引人瞩目的词章。校歌写于2025年,由该校音乐教员萧子元谱曲教唱,校友中至今有能唱出者。歌词唱道:
陇坂耸峙,河渭潆(yíng)流。
汉置阿阳县,隋唐属渭州。
韩琦城德顺,三将产刘吴。
宋元明清,闻人代有,事业各千秋。
民国辛巳,吾校成立,乡贤致远谋。(https://www.chuimin.cn)
欣此日,名师益友,
融融洩洩(xiè),学科细讲求。
经国济民术,德行相与修。
人文蔚起,光耀前烈,校誉震荒陬。
山川并寿,永垂厥休。
该歌起首二句点明静中之地理位置及环境,与《滕王阁序》的“襟江带湖”“控荆引越”殊为同响。“汉置”至“事业各千秋”,历数静宁建置及著名人物,暗含“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寓意。下三句是学校成立的经过。“欣此日”以下,为歌咏的重心,既写浓厚的学术氛围,又有明确的教学遵旨,更有对教育成果极其深刻影响的热情赞颂,酣畅淋漓,评价到位,是全诗中主旋律之所在。结句“山川并寿,永垂厥休”为祝祷词,抒发了师生对母校的美好祝愿,曲终有而意无穷,足以发学子之豪情,闻弦歌而奋进!《静宁中学校歌》有以下几处特色:
通俗易唱,时代特征鲜明。
上举佳作,或因创作时代较早,或因作者擅长古文,于格调典雅的同时,亦略显深奥难懂。如梅翁的“棫(yù)朴乐英才”“景山门启鳣(zhān)帏成”;清华汪鸾翔先生的“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肴核仁义,闻道日肥”等语,给人词语略陈,引典过繁的感觉。刘思恭先生的校歌则充分顾及中学生的实际,言不甚俗,文不甚深,与时俱进,色色新鲜,宜乎在师生中广为传唱。
构思精到,起承转合有度。
校歌是学校之灵魂,之图腾。能在不长的篇幅中艺术而非说教地反映出教育理念和教育氛围,把学子的梦想和憧憬凝聚为一往无前的精神动力,乃为上乘。如前分析,校歌从地理环境入手,次及建制沿革,再著名历史人物,再而学校诞生时日及发端,以及学术氛围、教学特色、辉煌成就、衷心祝愿……逐一写来,层次明晰,主旋律突出,各部组合有致,过渡舒坦自然,与2025年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河南大学校歌》:“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四郊多垒,国仇难忘,民主是式,科学允张,猗欤吾校永无疆。”异曲同工,互为轩轾,称为“双璧”,恰如其分。
相关文章
刘备却让魏延掌管汉中,提拔他为镇远将军,兼任汉中太守,全军上下无不惊讶。刘备称帝后,又提拔魏延为镇北将军。唯独杨仪对他毫不谦让,魏延因此怀恨在心,两人水火不容。诸葛亮病逝后,秘不发丧,杨仪派费祎前去打探魏延态度。刘禅就此事询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董二人都保证杨仪不会叛变而怀疑魏延。杨仪等命令何平率军在前抵御魏延。魏延的部下知道魏延理亏,不肯为他卖命,全部溃散。......
2025-09-30
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际关系。认为父子一伦,是人道之大伦,古今之通义。文中不是简单地借用古人“父慈子孝”的概念,而是强调了严教为慈的重要性,“严”和“慈”本是一个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应该互相结合,相辅相成。如何把握“严”和“慈”的度,则是一个方法尺度问题。这也就是孔夫子反复强调弟子要“孝悌”的原因。《袁氏家训》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而注重兄爱其弟,弟恭其兄的道理所在。......
2025-09-30
校理旧籍刘歆为向之子,系汉宗室。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向、歆理校雠之事,书既杀青,复可移写,而书贾亦赁鬻焉。由是而有五经六纬之名。这样一来,儒家始与阴阳家分离,孔子之学,遂渐次得以恢复;而握此转变的枢纽者,则为刘歆一人。......
2025-09-29
刘娟赶到英国的第三天,警方出具了尸检报告,尸检结论是刘鹏服用了大量安眠药导致死亡。刘娟回国后不到半个月,嫂子给她打电话说警方做出了正式的结案报告。刘娟听到这儿非常生气,不客气地说:如今老人尸骨未寒,嫂子就这么着急分遗产吗?此后,嫂子周梅又给刘娟打过几次电话,刘娟一看是国际长途就不接了,她不想见嫂子,更不想跟嫂子谈什么遗产。......
2025-09-29
于是,在接下来的备课中,我投入了前所未有的时间与精力,想着在下次上课时能让所有学生都被课堂内容所吸引,不再有类似的质疑。我一边感叹着二年级的学生竟能发出这样质疑老师的声音,甚至会用“备课”一词,一边也从中反思自己。从故事中小彭同学的“质问”来看,老师在教学内容准备上不够丰富,孩子有“吃不饱”的现象。一般教师在备课时,要准备弹性的教学内容,以备不时之需。......
2025-09-29
又据各属来报,见麰麳皆变为菹[5],其粒不可以尝,饥者炒以充腹,辄吐逆而伤人。所插秧苗,未出土者已绝根芽,方出土者尽卷泥淖。此时灾伤,视三十六年更甚。为臣子者方将东那西括,共济公家之急。惟地方实实罹眚[6]之惨,报灾系臣职分。夫无灾而虚张以报,是为病国,臣决不敢;有灾而隐不以闻,是为病民,臣尤不敢。一切救灾之政,所属道府亮皆不敢泄泄从事。[3]西成:解释为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
2025-09-29
以下电路,当熔断器熔断时,不但能发出光信号,而且能发出报警声。图3-50熔断器熔断声光报警电路之一图3-51保险丝熔断声光报警电路之二2.电路之二电路如图3-51所示。图3-54保险丝熔断声光报警电路之五工作原理:市电经电阻R1降压、二极管VD半波整流,提供报警电路约3~5V的直流电压。......
2025-09-29
总之我喜欢剥啄声,就想说说与这有关的一些情况。叩门也可以不用剥啄,用语声代,通常称为叫门。剥啄而兼发声,有暗示“我是某某”之意,似叠床架屋而并没有浪费。这就又使我想到剥啄声,因为它常常能够化枯寂为温暖。说常常,因为,限定我自己说,剥啄声也有多种,布衣或寒士范围内的多种。期望的是人,但比人先行的是剥啄声。......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