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邲地混战,晋军惨败-《左传》中晋军被楚军击溃

邲地混战,晋军惨败-《左传》中晋军被楚军击溃

【摘要】:遂疾进师,车驰卒奔,乘晋军。及昏,楚师军于邲,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译文晋国人害怕魏锜、赵旃二人激怒楚军,派出防卫用的战车去迎接他们。于是楚军急速前进,战车飞驰,步兵奔跑,掩杀晋军。楚庄王派潘党率流动补阙战车四十乘,跟从唐侯作为左方阵,以追击晋军的上军。士会亲自为上军殿后以撤退,故晋国上军得以不败。

晋人惧二子之怒楚师也,使逆之。潘党望其尘,使骋而告曰:“晋师至矣。”楚人亦惧王之入晋军也,遂出陈。孙叔曰:“进之。宁我薄人,无人薄我。《诗》云:‘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先人也。《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遂疾进师,车驰卒奔,乘晋军。桓子不知所为,鼓于军中曰:“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晋师右移,上军未动。工尹齐将右拒卒以逐下军。楚子使唐狡与蔡鸠居告唐惠侯曰:“不穀不德而贪,以遇大敌,不谷之罪也。然楚不克,君之羞也,敢借君灵以济楚师。”使潘党率游阙四十乘,从唐侯以为左拒,以从上军。驹伯曰:“待诸乎?”随季曰:“楚师方壮,若萃于我,吾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分谤生民,不亦可乎?”殿其卒而退,不败。

王见右广,将从之乘。屈荡户之,曰:“君以此始,亦必以终。”自是楚之乘广先左。

晋人或以广队不能进,楚人惎之脱扃,少进,马还,又惎之拔旆投衡,乃出。顾曰:“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赵旃以其良马二,济其兄与叔父,以他马反。遇敌不能去,弃车而走林。逢大夫与其二子乘,谓其二子无顾。顾曰:“赵傁在后。”怒之,使下,指木曰:“尸女于是。”授赵旃绥,以免。明日,以表尸之,皆重获在木下。

楚熊负羁囚知罂。知庄子以其族反之,厨武子御,下军之士多从之。每射,抽矢,菆,纳诸厨子之房。厨子怒曰:“非子之求而蒲之爱,董泽之蒲,可胜既乎?”知季曰:“不以人子,吾子其可得乎?吾不可以苟射故也。”射连尹襄老,获之,遂载其尸。射公子谷臣,囚之。以二者还。

及昏,楚师军于邲,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

——《宣公十二年》

注 释

车:专门用于屯守的兵车。

②潘党望其尘:潘党因逐魏锜故还在道中。

③“元戎十乘”二句:出自《诗经·小雅·六月》。元戎:大兵车,负责冲锋陷阵。启行:冲破敌军,打开缺口。

④先人:抢在敌人之先,取得主动。

⑤中军、下军争舟:赵婴齐为中军大夫,预先准备了渡船,但先渡河者仅为赵婴齐所率领的部署,中军其他部分则仍未渡河,故与下军互相争舟。

⑥舟中之指可掬:晋之中军、下军为了争船,竟相用手攀附船舷,船上的人恐人多船沉,便用刀乱砍争船者的手,致使船中断指可掬。掬:双手合捧。

⑦右移:黄河在晋军右方,晋军退过河去,故称右移。

⑧工尹齐:楚大夫。工尹为官名,齐为人名。拒:方形战阵。

⑨唐狡、蔡鸠:皆楚大夫。唐惠侯:唐国国君。唐:小国名,春秋时为楚之属国,在今湖北随县西北。

⑩借君灵:借国君您的福。楚王此举是向唐国借兵。

⑪游阙:兵车的一种,可以在战场巡游,何处需要,即投入补充。也即机动部队。

⑫驹伯:郤克之子,名锜,时与其父同在上军中。

⑬萃:集中兵力。

⑭分谤:指上军也退兵不战,以此分担战败的罪名。

⑮户:通“扈”,阻止。

⑯广:泛指战车。队:通“坠”,指陷入泥坑。

⑰惎(jì):教。扃:兵车前面的横板,用以遮拦兵器,防其掉落。

⑱拔旆投衡:拔掉军旗放在车轭上,此举为减少风的阻力。一说将军旗与车轭都拔下扔掉,这样车轻马便,容易操控。

⑲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晋人解嘲之语。言外之意即:你们经常打败仗,很有逃跑的经验。

⑳逢大夫:晋人,逢是姓氏。

㉑无顾:不要回头看。

㉒傁:通“叟”,老人,对长辈的尊称。

㉓尸:收尸。女:通“汝”,你。

㉔绥:挽以上车的绳索。

㉕表:标记。以表尸之:依照标记去找两个儿子的尸体。

㉖重获:两具尸体重叠而卧。获:得到。

㉗熊负羁:楚大夫。知罂:知武子,知庄子荀首之子,字子羽。

㉘菆:好箭。

㉙房:箭袋。

㉚非子之求:不求子。蒲:蒲柳,又名赤杨,其干赤直,可以制箭。爱:舍不得。

㉛董泽:晋地名,即今山西闻喜东北之董氏陂,盛产蒲柳。

㉜胜:尽。既:通“摡”,取。

㉝吾不可以苟射故也:荀首言外之意即:他并非舍不得好的箭矢,而是要选一个能换回儿子的楚人来射。苟射:随便射。

㉞连尹:楚国官名。襄老:人名。

㉟公子谷臣:楚庄王之子。

㊱邲:郑国地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译 文

晋国人害怕魏锜、赵旃二人激怒楚军,派出防卫用的战车去迎接他们。潘党正追逐魏锜,望见飞扬的尘土,就派人驰车前往楚营报告说:“晋军来了。”楚国人也害怕楚庄王深入晋军,于是就出兵列阵迎战。孙叔敖说:“前进。宁可我们逼近敌人,也不能让敌人逼近我们。《诗经》上说:‘大兵车十辆,在前面开路。’就是说要先抢在敌人之先。《军志》上说:‘先发制人,就能夺去敌人的斗志。’这是说要主动逼近敌人。”于是楚军急速前进,战车飞驰,步兵奔跑,掩杀晋军。荀林父不知所措,在军中击鼓喊道:“先渡过黄河的有赏。”中军、下军争着上船,船中被砍下的手指多到可以用双手捧起来。

晋军向右转移,上军没有动。楚工尹齐率领右方阵的士卒追击晋军的下军。楚庄王派唐狡和蔡鸠对唐惠侯说:“在下德行不够却贪功,因而遇上了强大的敌人,这是在下的罪过。然而楚军不能取胜,您也将蒙受耻辱,我冒昧地想借助您的威灵来帮助楚军。”楚庄王派潘党率流动补阙战车四十乘,跟从唐侯作为左方阵,以追击晋军的上军。晋将驹伯说:“要抵御楚军吗?”士会说:“楚军士气正盛,若集中兵力对付我上军,我军必定全军覆没,不如收兵撤离。共同分担失败的罪责,使士卒得以生还,不也是可以的吗?”士会亲自为上军殿后以撤退,故晋国上军得以不败。

楚庄王见到右广的战车,准备改乘右广。屈荡阻止他说:“君王从乘坐左广的战车开始出战,也应当乘坐左广战车结束。”从此楚国的广车改为左广为先。

晋国人有战车陷入泥坑不能前进,楚国人教他们把车前的拦板卸掉。车稍微前进了一段,马又盘旋不进。楚国人又教他们拔掉军旗,放在车辕端的横木上,这些兵车最终得以逃脱。晋军回头对楚军说:“我们可不像大国多次逃跑那么有经验。”

赵旃用他的两匹好马驾车,帮助其兄长与叔父逃脱,自己用其他马驾车逃回。遇到敌人不能逃脱,只好弃车逃进树林。晋国逢大夫和他的两个儿子乘着战车经过,逢大夫吩咐两个儿子不要回头看。儿子回头看了说:“赵老在后面。”逢大夫发怒,赶两个儿子下车,指着一棵树说:“就在这里收你们的尸体。”将登车用的绳子交给赵旃,让他上车,赵旃因此得以免去大难。第二天,逢大夫按照标记去收尸,得到了儿子尸体,两个儿子全被杀,尸体重叠在树下。

楚将熊负羁俘获了知罂。荀首带着他的部属返回,魏锜为他驾车,下军的将士大多跟着他返回。荀首每次射箭,抽出箭来,见是好箭,就把它放进魏锜的箭袋里。魏锜愤怒地说:“你不是在心疼儿子,而是在心疼蒲柳之矢,董泽的蒲柳能用得完吗?”荀首说:“捉不到别人的儿子作交换,我的儿子难道可以得到吗?这就是我不随便把好箭用掉的缘故啊。”荀首射中连尹襄老,将他射死,用车载回他的尸体。射中公子谷臣,将其俘获。带着这两个人回去。

到了黄昏,楚军驻扎在邲地。晋国的残余部队已溃不成军,连夜渡河,整整一夜都是渡河的呼喊吵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