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晋荀吴伐鼓城,左传《晋荀吴伐鼓城》摘要

晋荀吴伐鼓城,左传《晋荀吴伐鼓城》摘要

【摘要】:晋荀吴帅师伐鲜虞①,围鼓②。鼓人或请以城叛,穆子弗许。译文晋国荀吴领兵进攻鲜虞,包围鼓城。晋军包围鼓城三个月,鼓城有人请求投降。荀吴让鼓城人来见自己,说:“从脸色看还吃得饱饭,姑且去修缮你们的城墙吧。”鼓城人报告粮食吃完,力量用尽,然后荀吴率兵占领了它。荀吴攻克鼓城而班师,不杀一人,只将鼓国国君鸢鞮带回晋国。

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鼓人或请以城叛,穆子弗许。左右曰:“师徒不勤,而可以获城,何故不为?”穆子曰:“吾闻诸叔向曰:‘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无不济。’或以吾城叛,吾所甚恶也。人以城来,吾独何好焉?赏所甚恶,若所好何?若其弗赏,是失信也,何以庇民?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吾不可以欲城而迩奸,所丧滋多。”使鼓人杀叛人而缮守备。

围鼓三月,鼓人或请降。使其民见,曰:“犹有食色,姑修而城。”军吏曰:“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穆子曰:“吾以事君也。获一邑而教民怠,将焉用邑?邑以贾怠,不如完旧,贾怠无卒,弃旧不祥。鼓人能事其君,我亦能事吾君。率义不爽,好恶不愆,城可获而民知义所,有死命而无二心,不亦可乎?”鼓人告食竭力尽,而后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以鼓子鸢鞮归

——《昭公十五年》

注 释

①荀吴:即中行穆子,晋卿。鲜虞:春秋时白狄的一支,分布在今河北境内,以河北正定为中心,春秋末年建立中山国。

②鼓:姬姓国,当时附属鲜虞,其地在今河北晋县。

③勤:劳累。

④不愆:不过分。

⑤犹有食色:从脸色看出鼓人能吃饱,没有饥荒,尚未至绝境。

⑥邑以贾怠,不如完旧:获得城邑而换来斗志懈怠,宁可不得邑而保持斗志。贾:交易。旧:指不怠的斗志。

⑦无卒:不会有好结果。

⑧率:遵循。爽:违背。

⑨鼓子鸢鞮(dī):鼓国国君。

译 文

晋国荀吴领兵进攻鲜虞,包围鼓城。鼓地有人请求带着城里的人叛变,然后献城投降,荀吴不答应。左右的人说:“军队不劳累,又可以得到城邑,为什么不干?”荀吴说:“我从叔向那里听说:‘喜好、厌恶都不过分,百姓知道该怎么做,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如果有人带着我们的城邑叛变,那是我们所十分憎恶的。别人带着城邑来,我们为什么偏偏喜欢呢?奖赏我们所憎恶的,对所喜爱的又该怎么办?如果不加奖赏,就是失信,那么凭什么来庇护人民?力量能达到就进攻,否则就撤退,要量力而行。我们不可以因为想要得到城邑而接近奸邪,那样所丧失的会更多。”于是让鼓国人杀了叛徒而修缮防御设备。

晋军包围鼓城三个月,鼓城有人请求投降。荀吴让鼓城人来见自己,说:“从脸色看还吃得饱饭,姑且去修缮你们的城墙吧。”军吏说:“可以得到城邑而不占取,劳累百姓而损毁武器,用什么来事奉国君?”荀吴说:“我就用这样的做法来事奉国君。获得一座城邑而使百姓懈怠,要城邑又有何用?得到城邑而换来懈怠,不如保持原先的状态。换来懈怠不会有好结果,抛弃原先所有,这不吉祥。鼓城人能事奉他们的国君,我也能事奉我的国君。遵循道义而不偏离,喜好、厌恶都不过分,城邑可以获得而百姓懂得道义之所在,就会拼命而没有二心,不也是可以的吗?”鼓城人报告粮食吃完,力量用尽,然后荀吴率兵占领了它。荀吴攻克鼓城而班师,不杀一人,只将鼓国国君鸢鞮带回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