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正确编制车轮|单车修护指南

如何正确编制车轮|单车修护指南

【摘要】:车轮可以分为四个组,每组辐条从不同的方向插进花鼓的法兰。拿起一根辐条,插入气嘴孔左侧的辐条孔里,然后稍微拧紧辐条帽,为了适应从花鼓顶部法兰穿出的辐条,这个辐条孔在钻孔时应该略微向轮圈的顶部偏移。翻转轮圈和花鼓,使另一侧的花鼓法兰朝上。不用在膝盖上翻转车轮,只要把剩余的辐条插进底部法兰未用的孔里。在车轮完工之前,必须确保花鼓在轮圈的正中心。

除非从正确的部分开始着手,否则会觉得编制车轮异常复杂。在选择匹配的花鼓、辐条和轮圈时,如果能有专家指导,就会容易很多。排列好零部件,检查上面可能存在的任何形式的瑕疵。在辐条上抹螺纹脂(一种特殊的润滑脂)、辐条油或者油脂,然后把辐条插入花鼓中。

编轮 每次把辐条按组进行。车轮可以分为四个组,每组辐条从不同的方向插进花鼓的法兰。在36根辐条的车轮上,每个组包含9根辐条。首先把花鼓放在自己面前,轴杆朝下。如果正在编制的是后花鼓,那就把装飞轮的那一边向下(必须拆卸飞轮)。在法兰的顶部插进9根辐条,每隔一个孔插一根。找个地方坐下,把轮圈套在花鼓外围,既可以用面前的工作台来保持平衡,也可以用膝盖。旋转轮圈的方向,使轮圈的气嘴孔与你的身体相对。

拿起一根辐条,插入气嘴孔左侧的辐条孔里,然后稍微拧紧辐条帽,为了适应从花鼓顶部法兰穿出的辐条,这个辐条孔在钻孔时应该略微向轮圈的顶部偏移。如果这个孔使用的是其他的钻孔方式,那就只能尝试其他的编轮方法。幸运的是,现代轮圈上98%的左侧辐条孔都是向上偏移的。现在拿起旁边的第二根辐条,在第一个孔后留三个孔位,把它插进轮圈。拧上辐条帽,继续插入和拧上这个组剩余的辐条。

逆时针旋转花鼓,使原来的辐条偏离轮圈上的气嘴孔,这是第一圈辐条在编完的车轮上必须倾斜的方向。

翻转轮圈和花鼓,使另一侧的花鼓法兰朝上。仔细观察顶部法兰和底部法兰,你会注意到两边的辐条孔并不在一条线上。它们是互相偏移的,如果把一根辐条笔直插进一个辐条孔,它会碰到另一侧法兰的两个辐条孔之间。在花鼓上插进第二组的第一根辐条,使它在另一侧法兰上紧挨着第一圈的第一根辐条(即偏离气嘴孔一个孔位的那根辐条)。拿起这根新辐条(如果编的是36根辐条的车轮,那这就是第10根),将其插进第一根辐条旁边的轮圈孔里,距离气嘴孔有两个孔位。拧上辐条帽,然后插进第二圈剩余的辐条,要把它们插在第一圈辐条右侧的第一个孔里。此时,下一圈辐条不把车轮翻转过来。

把第三圈的辐条插进花鼓底部(第一次)法兰的剩余辐条孔里,接下来将是编轮进程中唯一复杂的部分。从膝盖上扶起轮圈使它保持垂直,就像在自行车上的那样。第三圈的辐条应该都用弯曲部分悬挂在一侧。如果它们不是这样的,那就将它们挂成这样。把车轮再次放平,翻转车轮使第三圈的辐条在上面,先握紧轮圈,然后相对着轮圈扭转花鼓,使其偏离气嘴孔。如果扭转正确,第1根辐条和第10根辐条(对于36根辐条车轮)将会互相平行。

Shimano为编碟刹车轮推荐了一种特定的模式,辐条承受张力的同时能保持车轮结构的完整性。

第三圈中每一根辐条的方向都与第一圈辐条的方向相反,但是它们共用上部的花鼓法兰。现在该安排正确的交叉模式了。在三交叉模式中,每根辐条在插进轮圈孔之前,应该从第一圈辐条中两根辐条的上方和一根辐条的下方穿过。第一个辐条交叉在花鼓的右侧出现。抓住任意一根松散的第三圈辐条,然后将其从第一圈辐条中的两根辐条的上方和一根辐条的下方穿过,然后插进第一个可用的轮圈孔里。略微拧上辐条帽,然后进行下一步。如果辐条在花鼓上感觉很紧,那也不必担心。这虽然有些麻烦,但也是好现象。

第四圈与第三圈是一样的。不用在膝盖上翻转车轮,只要把剩余的辐条插进底部法兰未用的孔里。扶起车轮保持垂直,这样松散的辐条就会垂落下来。然后换个方向平放车轮,现在第四圈的辐条在上面。把每根辐条编进剩余的轮圈孔里,要遵循之前同样的交叉模式。

初步拉紧 在所有辐条都拧上之后,就该把车轮装在调圈台或自行车上,这样双手就可以空余出来。在辐条帽拧进轮圈的地方,涂上一些温和润滑油,使它们更容易旋转。拧紧每一个辐条帽,直到露出三个螺纹。当车轮还处于松弛状态时,要在弯头处弯曲辐条,使它们符合新的方向。用大拇指或者一个小木槌,将外侧辐条压向花鼓,使它们贴平花鼓法兰。

如果使用正确长度的辐条,那么在此时辐条应该相当松弛。给每个辐条帽拧紧1/2~1圈(当辐条是在车轮上面时,顺时针拧辐条帽),然后检查张力。重复这样的均匀拧紧,直到辐条开始感觉有点紧。在开始调圈前,辐条需要有一定的张力。

调圈 车轮必须在纵向和横向上都拉直,直到达到想要的效果。编轮高手能在尽量低的辐条张力下,使车轮达到正圆状态。我们把这个最小张力下的最优平直度称为归零点。通过一层层地增加张力,直到辐条足够拉紧,此时车轮才算完成,也就是达到了归零点。如果车轮已经达到归零点状态,那么此时增加张力就不会干扰正圆性。且此时其他任何做法都会充满风险。

首先校正横向摆动。如果轮圈偏向左侧,那就拧松左侧的辐条,同时拧紧右侧辐条。如果问题出现在右侧,那么拧松右侧辐条,拧紧左侧辐条。旋转辐条帽,每次拧紧半圈。校正好一个点之后,就开始校正下一点。

消除横向摆动之后,接下来就要专注于圆度,每次拧半圈的量。转动车轮,观察高点和低点。通常,高点位置在车轮的另一侧有相对应的低点,找到低点,拧松辐条,在高点拧紧辐条,然后再移动到下一个低点和高点。一旦达到最大程度的圆度了,就要回到横向调整(因为圆度调整可能会影响横向正度)。在正度和圆度之间交替,耐心地一点点校正。就像抛光后的银子一样,车轮将会开始显示出耐心付出的成果。车轮实现很高的正圆度后,就该开始提高张力了。

有时会发现轮圈有一个不好的接缝(通常是与气嘴孔相对)。会注意到它,是因为在调圈时它会突然闪现。之所以要修复不好的接缝,是因为它们会刮到刹车块。修复时,把轮圈平放在台虎钳或者工作台上,然后用槌子或者锤子敲打轮圈上较高的部分。注意不要弯曲得太过分,它应该和其他部分一样高。如果还不起作用,那么就把它打磨光滑。

在车轮完工之前,必须确保花鼓在轮圈的正中心。否则,当把车轮安装到车架或者前叉上时,它可能会歪曲。可以用车轮碟形工具来检查。或者把车轮装到车架或者前叉上,倒转车轮,然后看是不是不管在什么方向花鼓都在同样的位置。碟形车轮应该不管花鼓是向前还是向后,都能总是保持轮圈在同一点。在需要时,通过只拧紧车轮一侧的花鼓螺母来矫正任何不对称,把轮圈向一侧或另一侧靠近。

增加张力 如果低张力状态下的车轮保持正圆,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比较容易了。通过将每一个辐条帽转半圈,来为车轮增加一层张力。在后轮上,给左侧辐条帽转1/4圈,将右侧辐条帽转1/2圈,这样能使轮圈保持正中。检查正度,如果有必要就进行调整,然后增加另一层张力。继续一层一层地增加张力,直到整体张力和其他调整好的车轮非常接近。弹拨辐条,听声音。记住,在后轮上,左侧辐条比右侧辐条的张力低较多是很正常的。无论何时拧紧辐条帽,辐条都倾向于有一点扭曲,所以在拧转之后,要往回松一点,这样辐条才能消除扭曲。如果不这么做,那么在骑车时辐条扭曲会自动消除,而这将破坏车轮平直度。

预应力 开始最后一步,用左右手抓住车轮上相对位置上平行的辐条。牢牢地握紧辐条,拉伸并且挤压辐条,这种做法能延长弯头的疲劳使用寿命,而且能拉伸所有的零件,以此在使用中不会出现松动。如果车轮变得非常松,那就增加张力。如果过度偏离正圆形,那有可能是车轮上的张力太大了,要重新调圈。如果第二次还不稳定,那就在实施第三次挤压步骤之前先放松辐条。如果辐条足够紧,而且即使挤压辐条,车轮也不会偏离正圆形时,车轮就可以使用了。找到正确的张力是学习起来最难的部分。如果有疑问,可以请专家帮你看一看。

记住,编轮者的目标不仅是要编制一个能够笔直运行车轮,还要有一致的张力。最好的车轮不一定是最直的,但一定是辐条张力最均衡的。不仅要保证车轮的正度,还要保证车轮张力的均衡。如果不确定该怎么调整,那就弹拨辐条来判断松紧度,并且要放松最紧的辐条,并拧紧最松的辐条。严格执行均衡张力所需的步骤,总是有助于编制出更好的车轮。

车轮的维修和编制是一门非常庞杂而又详尽的学问。这里提供的简单建议应该能使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永远不要停止问问题和寻找额外的信息,而且别忘了享受你劳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