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建构视野下,同时存在相互制衡的三种话语的主导:政治的、经济的、民生的。其中所内含的对于经济、政治、民生话语权的争夺与宣称的过程,则会在冲突中促进整合和朝向某种共识,并共同奠定了当代中国一种新型话语的基础。这一新型话语所构成的复合语境,体现为一种包容着冲突与矛盾的实践情境,并围绕着政治的强势与弱均衡、经济的优先与反优先及民生的孱弱与强主张展开。......
2025-09-30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总规划用地面积28 km2。其中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占地1.7 km2,范围东起浦东陆家嘴,西至人民广场,并以南京东路为市中心发展轴线,而陆家嘴与浦西外滩一带集中了大量的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及商业贸易机构,形成金融商贸区。在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相继成立,标志着浦东新区的开发迈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城市规划与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政策制定行为,在开发过程中显示出了重要的指导意义。2025年11月,经过挑选的五个国家著名设计大师和设计联合体正式提交了有关陆家嘴中心地区(CBD)规划的国际咨询设计方案(图3.2),并进行了高规格的、严格的国内专家评审。2025年年底进一步组建多团队的规划深化工作组,确定“以上海方案为主,英国理查德·罗杰斯方案作为主要结合汲取的方案,同时汲取其他方案的优点”作为总原则进行规划深化,针对城市交通、空间组织、功能分区和用地规模等重要技术要素进行专项论证,形成面向实施的优化方案(图3.3)。优化方案在城市空间的设计中确定了核心区、高层带、滨江区、步行结构和绿地四个层面的空间层次;在核心区设置“三足鼎立”的超高层建筑群,结合中国传统“阴阳太极”美学概念,构筑特有标志性景观。
图3.2 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规划国际咨询设计方案
选择理查德·罗杰斯合作公司参与评议咨询的过程是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有利于以一种“全球智力军团”的面貌吸引全球性经营的投资精英们来造就陆家嘴这一大都市开发区市场。这一类的公司大都在好几十个国家完成了标志性工程的跨国公司,善于运用新现代主义的建筑结构并巧妙地借助媒体的宣传效应,从而对一个地方的传统意识产生了极具变换的革故鼎新的效果。《上海陆家嘴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于2025年编制完成并得到批复,确定陆家嘴中心区占地171 hm2,规划建筑面积418万m2,毛平均容积率2.44,包括形态布局、综合功能、城市设计、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和控制与实施等重要内容。在这一规划的引导下,国内外资本大量流入陆家嘴。而集中、高强度的土地利用状况,充分体现出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在土地集约使用、功能集聚方面的经济效应。在实际建设中(图3.4,表3.1),其开发建设单位——陆家嘴(集团)有限公司借助持续的项目建设和区域功能的完善工作,逐步推进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内五大功能组团的形成(图3.5,图3.6)。
由于政府投入浦东城市开发的财政资金有限,开发启动阶段陆家嘴、金桥、外高桥、张江等重点开发地区实行的都是“土地滚动”模式,采取“土地空转、批租实转、成片规划、滚动开发”,即政府以“空转”方式,把土地使用权一次性转让给各重点开发地区的开发公司,各开发公司通过兴办合资企业注入股本金,向境内外发行股票和银行贷款等;先把部分“生地”实行“七通一平”或“九通一平”开发成“熟地”,然后以“熟地”转让的收入再开发“生地”,如此循环滚动。“土地空转”的办法在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第一次采用。其借助资金的一轮流动运转,将开发的成片土地完成了实际的出让手续,为开发公司的实质运作创造了先机。2025年起,“税收滚动”开发模式取代了老的开发模式,政府随着进入重点开发地区企业的增多,扩大税基、增加税收,进而以税收返还的形式将一部分资金注入开发公司,并推进新的土地开发、吸引更多企业,实现循环推动。由此,通过土地开发模式的不断创新,动员和利用国内外投资和银行贷款,加快土地资本向货币资本转换,对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加速重点开发地区的开发建设起了重要作用,浦东也在这一过程中由“陆地上的孤岛”主动加入到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图3.7)。
图3.3 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优化方案(1990)
图3.4 陆家嘴金融中心区建设阶段图
表3.1 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的建设进程
(https://www.chuimin.cn)
(续表)
图3.5 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五大功能组团结构分析图(2004)
Ⅰ 以中国人民银行、汇丰银行、中银大厦等中心绿地周边项目为重心的国家银行楼群组团
Ⅱ 以金茂大厦、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主题的中外贸易机构要素市场组团
Ⅲ 以东方明珠、香格里拉酒店、正大广场为核心的休憩旅游景点组团
Ⅳ 以仁恒、世茂、汤臣、鹏利等滨江地带为代表的顶级江景住宅组团区组团
Ⅴ 以陆家嘴中心区西区地块为中心的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大厦组团
图3.6 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发展示意图 (2025年6月)
图3.7 浦东陆家嘴区域建设发展鸟瞰图
今天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早已发展成为中国内地金融机构密集、要素市场完备、资本集散功能强劲的经济增长极,是浦东奇迹的象征,也是20世纪90年代上海乃至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标志。作为跨国公司的总部基地所在,国际会展旅游与各类现代中介机构聚集区,滨江绿带、中心绿地等公共空间的建设依托黄浦江不断拓展;同时,城市和地区政府也意图通过嘉年华、房车赛等城市活动的陆续开展,以及水族馆、东方明珠等娱乐性设施的不断建设,来创造更加富有吸引力的场所环境。这一地区进出的人流巨大,城市活动高度集聚,似乎已满足了作为一个世界城市中心所应具备的要素。然而,城市中心除了作为城市的标识性地区、集聚资本和人气、满足市场活动等功能之外,还应该具有如下特质:同时满足精神和心理上的需要,并创造具有强烈城市性格与气氛的、活跃市民社会活动的场所;在开发上应体现土地使用的多样性与互相支持、空间安排的紧凑及捷运与步行系统的完善等;同时,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呈现为一系列单幢建筑物的内向式的孤立存在;其地下公共空间缺乏有效利用,地面交通连接组织一直未得到改善;部分公共空间和设施的利用效率低,且有相当数量的公共设施还处在惨淡经营的状况。另外,用较低的土地批租价格出售给一些中央单位,但由于建设竣工交付使用的楼宇自用功能比例并不高,造成资源放空和功能转移,都使得这里出现了许多“失落的空间”。
相关文章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建构视野下,同时存在相互制衡的三种话语的主导:政治的、经济的、民生的。其中所内含的对于经济、政治、民生话语权的争夺与宣称的过程,则会在冲突中促进整合和朝向某种共识,并共同奠定了当代中国一种新型话语的基础。这一新型话语所构成的复合语境,体现为一种包容着冲突与矛盾的实践情境,并围绕着政治的强势与弱均衡、经济的优先与反优先及民生的孱弱与强主张展开。......
2025-09-30
作为一种预测性和实验性的应对,城市设计还将面对冲突与矛盾激发的多种可能性。因此,我们还需要汲取国际上先进的发展理念、实践经验,甚至是有益的发展路径,如“城市创造”就是西方城市设计经验与日本实际相结合的城市设计理论。......
2025-09-30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快速增长期,并伴随着迅速工业化的过程,近10年来年均提高约1.26%,2017年城市化率已达58.52%,中国2030年城市化率预测可达70%。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发生质的变化,进入以城镇人口为主的阶段,跨入了城市社会的门槛,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断改变,并引起全球层面人口的城乡布局转变。这对于处于快速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尤其如此。图1.1中国城市化之路......
2025-09-30
生态城市的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影响着并反映了城市对可持续性建构的追求,从而促使生态城市相关的实践探索,成为可持续城市规划与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表1.4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积极实践总体来看,生态城市已成为中国各地城市发展的模式导向,其建设实验也已初步形成以各级行政区域为主体的梯级体系,遍布各个区域和主要城市。......
2025-09-30
正是为了探查上述冲突情境本质上的社会发生机制与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本书还将以一种社会建构的视点启发,来促进一种可持续城市设计策略选择、冲突求解的社会过滤。表2.8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的社会建构思路建构导向2:技术与行动的社会嵌入性。......
2025-09-30
全球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中国的城市生活的,也可以说,全球化加速了这一过程。中国社会也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在面临着与全球范围内其他民族、国家同样的风险与危机的同时,由于本身的独特性,还有许多内生性的问题。图2.1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城市发展境遇的分析维度图......
2025-09-30
“可持续发展”是关乎人类未来生存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日益扩展和深入。虽然至今为止,概念的表述众多,但简言之,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一种正向而有益的过程,是指一个系统全方位地趋向于结构合理、组织优化、运行顺畅的均衡、和谐的演化过程。通过上述对可持续发展思想演变与内涵的分析界定,考察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与现实,则可以为可持续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内容的研究提供更为深层的思想指导与行动指引。......
2025-09-30
可以发现,全球资本与地方城市的利益同盟往往是暂时的,如何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本地社会经济和本土文化等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是上海未来发展必须深入思考和建构的方面。......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