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中国的城市生活的,也可以说,全球化加速了这一过程。中国社会也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在面临着与全球范围内其他民族、国家同样的风险与危机的同时,由于本身的独特性,还有许多内生性的问题。图2.1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城市发展境遇的分析维度图......
2023-08-29
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中指出:“当前的中国正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段文字表述了当前中国的社会背景。全球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中国的城市生活的,也可以说,全球化加速了这一过程。事实上,今天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处于一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这已经成为理解当今世界各国及国际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更是观察和预测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框架。正如英国社会学家莱斯利·斯克莱尔所描述的那样:“全球化现象是资本主义体系向全世界扩张的过程。这一体系是由三种相互联系的主要结构所推进的:政治上是全球性的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经济上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组织结构;文化上是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
今天城市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正是将世界各国的城市放在一个全球性的经济、政治体系中来加以观察、分析和解释。萨斯基娅·萨森认为,城市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具有核心作用。当前,全球化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城市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深受其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与发达国家间的工业代际差距、东中西部的发展阶段差距以及城乡二元基础差距所营造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后发追赶动力,我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有1%~2%的增长点,这意味着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逐步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同时,我国通过建立新型工业体系,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和引进外资,工业经济获得跨越式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另一大支撑。但是,随着工业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优化、农村人口转移及城镇化进程深化,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浪潮之中。一方面,我国的城镇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先前过分注重城市规模扩张而忽视人口急剧的城镇化模式,把农业的转移人员仅仅当作生产者和劳动力,而未接纳他们及其亲属进入城市成为市民。另一方面,工业化仍滞后于城镇化,且工业化程度区域不平衡,有待统筹与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要求成本等多方制约,造成了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和社会矛盾的激化,并在长期发展中各类冲突不断积累并集中显现,造成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中国社会也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在面临着与全球范围内其他民族、国家同样的风险与危机的同时,由于本身的独特性,还有许多内生性的问题。
因此,寻求当前我国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建构所面临的冲突视野下,问题的有效应答,也必然需要在一种全球视野下综合考量涉及社会、文化、经济、环境、政治等本土相关的重要因素,以对城市发展向度做出更趋适宜的考量,制定出促进城市功能、形态和结构本土整合的对策与安排。由此,本书首先从自然条件、经济模式、社会状况、制度模式四个特定方面,与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性冲突相联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本土城市发展问题展开分析(图2.1)。
图2.1 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城市发展境遇的分析维度图
有关冲突视野下的可持续城市设计 本土策略的文章
全球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中国的城市生活的,也可以说,全球化加速了这一过程。中国社会也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在面临着与全球范围内其他民族、国家同样的风险与危机的同时,由于本身的独特性,还有许多内生性的问题。图2.1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城市发展境遇的分析维度图......
2023-08-29
由此,城乡统筹的思路逐步形成与完善,而此后发布的十多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重点体现。“国际方案征集”成为“一城九镇”城市规划与设计组织的重要方式,其城市设计思路也对之后郊区城镇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23-08-29
“可持续发展”是关乎人类未来生存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日益扩展和深入。虽然至今为止,概念的表述众多,但简言之,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一种正向而有益的过程,是指一个系统全方位地趋向于结构合理、组织优化、运行顺畅的均衡、和谐的演化过程。通过上述对可持续发展思想演变与内涵的分析界定,考察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与现实,则可以为可持续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内容的研究提供更为深层的思想指导与行动指引。......
2023-08-29
城市是人类最主要的聚居地和经济活动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涉及了多层次、多维度的考察视角。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战略研究、机制建构、评价体系及与城市形态相关的考察视角,可以说构成了其中关键、核心的内容,也成为本书多学科交叉探寻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建构的支持路径,并探索其间的实践机制与应用可能的重要思路借鉴。......
2023-08-29
本土策略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涉及极为广泛的理论体系。究其特征而言,本土策略首先体现为一种尊重传统、强调归宿感、符合国情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冲突应对的哲学思路,既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功用和理论价值,是人类对现代化社会之弊端与缺陷加以反思的一种现代性努力,也反映出人类在面向21世纪时一种更为智慧也更为平等的努力,强调注重各发展要素之间的关联内涵。......
2023-08-29
就社会行动维度而言,在上海朝向可持续建构和冲突面向和社会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社会组织、公民个体等由于目标与诉求的差异而在行动上呈现出现实分歧与多元冲突。......
2023-08-29
基于上述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与空间演进的阶段耦合与特征解析,并借助一种社会建构下空间建构与社会行动策略耦合的生成机制,本书将上海的实证研究具体落实于“技术路线”和“行动路线”的联结性分析。......
2023-08-29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发生了重大变革,日趋严重的生存危机与社会问题威胁着城市的发展,也迫使人们更为迫切地探寻可以促进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与聚集模式。当然,也有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与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联系与影响。......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