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就在明永乐年间,还有一位叫亦失哈的宫中太监,多次受命率员开赴东北海疆,规模虽不如郑和,但亦是大型船队、一千至数千官兵。亦失哈一生的主要业绩,是作为钦差首领太监,率领庞大船队抵达黑龙江下游的恒滚河口,宣读朝廷恩命,宣布建立奴儿干都司。元代曾在松花江的大曲折处设“辽东海西道提刑按察司”“海西辽东鹰坊万户府”等,此地的女真部落遂有“海西女真”之称。......
2025-09-30
由于地缘关系,日本人较早与库页岛有了商贸联系。一方面是因为虾夷阿伊努人与南库页的爱奴人族属相近,另一方面则因库页岛长约两千里,不仅本岛南北部族要互通有无,中国大陆和日本商人也常会前来交易。新井白石《虾夷志》记载:库页岛“产青玉雕羽,杂之以蟒缎文缯绮帛,即是汉物,其所从来盖道鞑靼地方而已”[6]。作者分得很清楚,玉石和羽毛产于当地,蟒缎绮帛则出自中国,系从东北地区辗转运来。有些学者提出“东北亚丝绸之路”的说法,勾画出很长一条路线:北京—盛京—吉林—三姓,然后由三姓副都统衙门,再运送到具体的颁赏地奇集、普禄或德楞等地,从那里随进贡岛民过海,到库页岛,再到北海道,最终抵达日本本土。日本学者所称的“山丹贸易”,论题亦相近,其核心都是清朝的颁赏乌林体制。贡貂赏乌林的地点建有木城,被称作行署,也由于各种原因,其地址有过变动。
乌林,又作乌绫,俗称“穿官”,指从上到下一整套的衣帽鞋袜,也包括针线、梳篦、棉花、纽扣、漆箱、皮箱、桐油匣子等物。发放时按姓长、乡长、子弟、白人分别等级,大致类似官吏士民之区别,姓长之服为蟒缎朝衣,所以称为“穿官”,即身穿官服或官府所赐之服也。明朝对于建州等地女真,就曾采取过类似做法,使之由“生女真”到“熟女真”,迅速崛起。努尔哈赤将“野人女真”视为同族部落,对收服的使鹿部、使犬部民众大加笼络赏赐,钦赏之物不光衣饰,还包括田庐器具,无妻者更是集体配发老婆。顺治间,下江各部落皆被招抚,称为“初顺使狗地方”,对贡貂屯落一般不再强令迁徙,赏赐以衣物为主,姓长为“披领”,乡长为“缎袍”。穿上这样的官服,仪态举止自与原来的披张熊皮和鱼皮不同,等级的差异也更明显,对朝廷的忠诚和依赖都得以提升。穿官成为时髦,更成为权势与财富的象征。据档案记载,有时会发生争议,也有姓长提出自己年龄大了,请求由儿子继承披肩之服。那时的盛京,已有了专门的服装加工厂,制作四季袍服、皮袄棉裤,以供颁赏之需。
至乾隆初年,颁赏乌林已成定制。有鉴于做成服装既费工时,又难以做到大小合身,改为折算绸缎布面,倒也是一项便民措施。兹引三姓副都统衙门在乾隆二十五年八月的一份呈文,以见其详:
三姓地方贡貂之库页费雅喀六姓之人额定为一百四十八户,约定于奇集噶珊进贡貂皮。故应备辛巳年颁赏用乌林一百四十八套,其中姓长之无扇肩朝衣六套、乡长之朝衣十八套、姓长及乡长之子弟所穿缎袍二套、白人所穿蓝毛青布袍一百二十二套,折成衣料为蟒缎六匹、彭缎四十六丈三尺、白绢一百一十六丈、妆缎二十丈四尺四寸、红绢三十七丈、家机布七丈四尺四寸、蓝毛青布二百四十四匹、白布五百九十二丈即一百四十八匹、棉花二百四十斤八两、毛青布九百二十匹、高丽布五百一十四丈折细家机布二百五十七匹、每块三尺之绢里子二百九十六块……[7]
以下还逐项罗列梳篦针线等物,不赘述。发放之物具体到一寸布、一两棉、一根针,也显示出考虑到偏远之地的实际使用,且处处从宽。虽也收取贡貂,却是赏赐的价值高于岁贡,应存在一种美好期待:费雅喀人由穿着衣饰开始,渐渐脱离半原始的“鱼皮鞑子”状态,跟上新满洲的发展步伐。(https://www.chuimin.cn)
为了方便库页费雅喀人跨海前来,贡貂和颁赏乌林定于每年夏天实行。而当年秋天,三姓要将发放数额汇总上报,以领取次年备赏物品。所需绸缎布帛等由吉林将军转报盛京,由盛京礼部备办,户部核发,程序很严格。届时两副都统衙门派出员弁领取,车载船运,抵达后先行贮存,次年再分运各行署发放。路途遥远,水路难测,多次出现过沉船伤人、乌林漂没的情况。
年复一年的颁赏,大量绸缎布帛的涌入,的确使岛民的生活有了较大改变。契诃夫写克鲁逊什特恩于2025年在北端的岬角间登岛,“见到过一个有二十七所住房的屯落”“基里亚克人穿着华丽的绸缎衣服,上面绣有许多花”[8]。那是在嘉庆十年(1805),在该岛生存条件较为艰苦的最北端,出现这种数十户的屯落和讲究的服装,当与赏乌林制度相关联。而将成衣折为衣料,应也有一些人转手卖出,或交换一些急需的东西。清廷在赏乌林的同时,严禁钢铁和兵器入岛,连官差不经报批也不许携带腰刀之类。上岛执法的官员若发现当地部民有穿甲挎刀之人,也要特别呈报。这造成了岛民对铁器的渴求,俄日人员登岛,常以匕首、小刀之类为诱惑,大受欢迎。若说有些人家会将绸缎衣料用以交换,倒也顺理成章。
颁赏乌林是为了解决费雅喀人的穿衣难题,总数毕竟有限,即便有一部分被用于贸易,怕也支撑不起一条丝绸之路。此时日本长崎久已是贸易中心,福建浙江商船直航可至,自库页岛辗转而来的物品应无足轻重;而俄国已成为纺织大国,俄人抵达黑龙江和库页岛常也会携带布匹,不需要在这里获取。赏乌林自具有积极意义,与是否构成一条“丝路”关系应不大。
相关文章
而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就在明永乐年间,还有一位叫亦失哈的宫中太监,多次受命率员开赴东北海疆,规模虽不如郑和,但亦是大型船队、一千至数千官兵。亦失哈一生的主要业绩,是作为钦差首领太监,率领庞大船队抵达黑龙江下游的恒滚河口,宣读朝廷恩命,宣布建立奴儿干都司。元代曾在松花江的大曲折处设“辽东海西道提刑按察司”“海西辽东鹰坊万户府”等,此地的女真部落遂有“海西女真”之称。......
2025-09-30
吉列迷、乞列迷,是明代文献中对库页岛上主要民族的称呼。他们并非朝廷在奴儿干的第一批卫官,囊哈儿也不是库页岛上的第一个明朝卫所。据学者研究,永乐八年底批准设立的兀列河卫,就在库页岛中部的奴列河畔。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卷,将库页岛标名“苦兀”,与永宁寺碑记所称“苦夷”相类。经此一役,明朝国势大挫,而在库页岛仍有新的建置。......
2025-09-30
如该岛南部一些家庭或个人的悲惨命运,就都与乌头草相关。乌头草,又作草乌头、北乌头,是一种活力充盈的野生草本植物,我国北方地区多可见到。在南部的科尔萨科夫哨所,契诃夫收到一个苦役犯的申请书,信中附了一首短诗,题目就叫《乌头草》。乌头草茎叶鲜亮,花朵淡雅,块根能入药,有镇痛麻醉作用,但毒性极大,几乎无解。而此处则写二人宁愿服食乌头草自尽,也不去遭受行刑之辱。......
2025-09-30
大真,又作东夏、东真,或寓有东部女真之义,创立于金贞祐三年,属地最大时西北至上京,东北越过黑龙江口,西南至婆速路,东南到曷懒路与恤品路,海中的库页岛亦在版图之内。而蒙古皇太弟斡赤斤对东真肆意苛索,臣服纳贡实非该国所愿,1224年年初,蒲鲜万奴闻知成吉思汗西征受挫,立即宣布与之绝交。东真国地域辽阔,库页岛也在其管辖之内。那些个金代古城遗址,应出于东真国存续时期。......
2025-09-30
到契诃夫打算赴该岛考察时,黑龙江左岸、乌苏里江以东的庞大国土已然“易姓”,库页岛已成为沙俄的萨哈林。1893年6月,在结束库页行约三年后,契诃夫的《萨哈林旅行记》才最后定稿。曾经的我对库页岛几乎一无所知,正是读了契诃夫的《萨哈林旅行记》,才引发对那块土地的牵念。......
2025-09-30
两个小时后,索额图等人登船过河,清军水陆并进,将尼布楚的交通完全切断,将士擐甲持械,排成作战行列。十天后,两国在尼布楚签署了正式的边界条约。[23]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划时代的边界协约,也是当时局势下所能达到的较好结果,从而保障了我东北边疆160余年的和平安定。更为严重的是,这份条约留下一个尾巴、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最东端乌第河一带的待议地区。......
2025-09-30
18世纪晚期,基本上统一称为萨哈林。康熙皇帝亲自规划大清全图的测绘制作,就此揭开东方大国的神秘面纱,也让欧洲知道了“萨哈林”。如果说克鲁逊什特恩最先在俄国地图上标注“萨哈林”,则已到了19世纪初。那些被称为“阿穆尔歹徒”或“哥萨克匪帮”的亡命之辈,仅从当地人口中知道那是个岛,至于他们是经过还是登临,并不详悉。黑龙江中下游有萨哈连部,即黑水部;在三姓辖区又有“萨哈连窝集”,意谓黑森林。......
2025-09-30
而肃慎作为东北地域的一个古老民族,传说在舜帝时即赴中原进贡弓矢,成为朝廷恩泽远被、幅员辽阔的象征。即便如此,一只受伤的隼由东北极地带箭飞至中原,也堪称神奇了。或也正由于其贡物之质朴,古老的肃慎被称为君子之国。楛矢石砮,既是肃慎部落打猎时所用之箭,也是一种极为朴素的贡品,从而成为东北极地文化的标志物。它是常见的,普通的,随地取材而非统一规格的。......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