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古韵新声:魏军优秀学生论文集(上)-探析秦筝的意义

古韵新声:魏军优秀学生论文集(上)-探析秦筝的意义

【摘要】:在我国有文献记载的两千多年的筝史中,“秦筝”是筝乐器的最早称谓。因此,“秦筝”作为这一乐器的代名词逐渐流行开来。由于各地流派的兴起及秦筝陕西流派的复兴,“古筝”延续了“秦筝”两千多年以后对“筝”的统称。由此说明,筝确为秦人乐器,后人称之为“秦筝”。

一、广义

广义的“秦筝”泛指乐器名称,与“筝”“古筝”同义。

在我国有文献记载的两千多年的筝史中,“秦筝”是筝乐器的最早称谓。筝发源于秦地,由秦人所创,并演奏秦声。因此,“秦筝”作为这一乐器的代名词逐渐流行开来。

古筝一词起于20世纪30年代。1938年在梁在平先生的《拟筝谱序》中第一次以古筝统称筝。由于各地流派的兴起及秦筝陕西流派的复兴,“古筝”延续了“秦筝”两千多年以后对“筝”的统称。

二、狭义

狭义的“秦筝”特指秦筝的演奏风格及它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一)出处:出自秦人之手

“夫击瓮叩击,弹筝搏髀,歌呼呜呜快耳 (目)者,真秦之声也。”(李斯《谏逐客书》)这是文献中最早记述秦筝的资料。这句话说明:“击瓮叩缶,弹筝搏髀,歌呼呜呜”是原始的秦地音乐,打击乐、弦乐及歌者的配合俨然成为秦宫廷中一种较为固定的演出模式,所谓“真秦之声”。在李斯之前,早有西音、秦音、秦风、秦声之称谓,为何如此强调一“真”字? 可以理解为:李斯在向秦王强调由秦人弹奏秦地乐器,秦人表演秦地歌舞,才是真正的秦地音乐。是针对“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而言,缶、瓮之器,随着秦人伐西戎“开地千里”“尽有西戎之地”后,已被“秦俗用之”。由此说明,筝确为秦人乐器,后人称之为“秦筝”。

(二)风格:与西音、秦音、秦风、秦声的关系

风格,泛指事物的特色。什么是秦地风格? 简言之,就是秦筝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秦地特色的音乐,所谓“西音、秦音、秦风、秦声”。

吕氏春秋·季夏记·音初》记载:“周公乃侯于西翟,实为长公。殷整甲徙宅河西,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秦穆公取风焉,实始作为秦音。”秦风的叫法最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十五国风中,文章《车邻》就是用的秦风。汉高诱《汉书注》中载:“筝,秦筝,秦声也。”这是秦声的最早由来。秦筝弹出的音唱出的旋律带有秦风秦韵的风格,这是它自然属性的反应。秦筝奏秦音,二者顺其自然,相辅相成。有天作之默契,璧合之巧妙。从此,秦筝就等同于表现秦声、秦音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