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最大洪水确定:水文分析与水资源评价

最大洪水确定:水文分析与水资源评价

【摘要】:设计只需要提供某种时段的可能最大洪水总量时,往往采用径流系数法进行估算,需检查所用径流系数是否反映了地区特点,并与设计流域及相似地区实测最大值进行比较。此外,可将采用其他方法计算的成果与用径流系数法计算的成果比较,看其是否合理。

根据不同方案计算所得的可能最暴雨及其时空分布,采用多种产、汇流方案推求得可能最大洪水成果(洪峰、洪量及洪水过程线),对其成果最终选定,主要是从可能最大暴雨到可能最大洪水计算各个环节处理的合理性,是否符合地区规律以及从成果的可能性及极大性等方面分析。

可能最大暴雨成果的选定前面已述及,下面主要介绍产、汇流部分的检查分析内容。

10.4.1.1 产流计算检查

首先检查产流计算各方案选定的相关参数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地区规律,如流域最大损失量(土壤最大含水量)Im,前期影响雨量Pa,流域稳定下渗率fc等,这些参数与地形、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关系密切,在地区上有一定规律,可参照表10.13或参照各省设计暴雨查算图表进行。

流域机构及各省根据流域工程设计和预报要求,大都建立了各种经验的降雨~径流关系,在用于推算可能最大洪水时,应用近期出现的大暴雨洪水资料进行检验(注意资料的一致性),并考虑合理外延。在湿润地区,土层含水量容易达到田间持水量,且有条件出现全面产流。因此,降雨径流关系在可能最大暴雨情况下,可按45°线外延。在干旱地区,降雨量很难使全流域包气带土层达到田间持水量,因此降雨—径流关系外延的斜率一般会小于45°线,此时宜根据大、特大雨洪的点据顺趋势外延。

设计只需要提供某种时段的可能最大洪水总量时,往往采用径流系数法进行估算,需检查所用径流系数是否反映了地区特点,并与设计流域及相似地区实测最大值进行比较。

此外,可将采用其他方法计算的成果与用径流系数法计算的成果比较,看其是否合理。

10.4.1.2 汇流计算检查

流域汇流多采用单位线进行汇流计算,应检查单位线的适用条件与流域降雨的分布是否一致(根据暴雨中心位置而分析出不同的单位线),当流域面积较大时,是否考虑降雨不均进行分区计算。

河道汇流计算,需检查采用模型的参数,例如马氏京根法中槽蓄曲线坡度K、流量比重因素x的合理性。

推算较大流域可能最大洪水,需采用多种方法。根据流域的资料条件及暴雨特性,采用分区产、汇流计算;对典型暴雨洪水进行流量差值产、汇流计算;净雨同倍比放大计算及总量单位线计算等。应根据方法的原理、资料条件、各个处理环节误差的大小,尤其是用特大暴雨洪水资料检验的精度等,择优选定最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