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海阳市革命老区史触及龙山佛教徒暴乱

海阳市革命老区史触及龙山佛教徒暴乱

【摘要】:龙山佛教徒暴乱是抗战胜利后在海阳境内发生的一次重大事件,它是由国民党投降派安插在人民内部的奸细一手发动的。周思敬,国民党员,龙山区前辛治村人,海阳的主要佛教会头子。到1945年初,仅混入龙山区民兵、干部队伍的佛教徒就达400余名。为防止突发事件,龙山区武装部及时采取措施,在该村布设了严密的岗哨,并开展了户口清查工作。其阴谋暴乱的举动很快被发现。

龙山佛教徒暴乱是抗战胜利后在海阳境内发生的一次重大事件,它是由国民党投降派安插在人民内部的奸细一手发动的。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杨荣德为首的反动佛教会,在胶东各地发展了一批佛教徒,其中的一部分卖国求荣,投靠日本侵略者,并改道号为“十节”。在海阳,除佛教会外,还有普济佛教东会、圣贤道、金丹道、一贯道等会道组织,共有道徒1万多人,分布在县内200多个村庄。这些佛道徒篡改佛道教义,不断向周围群众灌输迷信思想、殖民意识,并以迷信活动为掩护,极力搜刮民财,资助日伪军,杀害革命干部和群众,破坏抗战,对党和政府威胁很大。1942年4月,中共海阳县委责成县公安局大张旗鼓地揭露了他们的反动本质,敦促其首领向抗日民主政府登记悔过,教育佛道徒及早退出组织。经过斗争和教育,其活动有所收敛,一些人悔过自新,但迷信组织始终没有根除。

国民党反动派利用这些残存的迷信组织,继续在海阳发展反动佛道教,愚化群众,毒害人民。以周思敬为首的所谓佛教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不但继承了以前反动佛教组织的衣钵,以传教为幌子,到处散布反抗日、反革命言论,更为严重的是还伺机组织叛乱,妄图颠覆抗日民主政府。

周思敬,国民党员,龙山区前辛治村人,海阳的主要佛教会头子。1932年,他加入普济佛教东会,并担任盘主,主持会务。1944年,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济南召开了各地会道门首领会议,周思敬前往参加,并接受了日本侵略者的反共使命。之后,受日本特务高振亮、崔芙蓉的指使,准备组织“反共佛兵”,进行反共反人民的活动。为达到其罪恶目的,周思敬经常借传教之名,外出发展佛教徒,以愚化为手段,煽动群众入会,“诚心”信教。其谬论有“世界将要大乱,天昏地暗的时候就要到来”“只要入了佛教会,敬天敬地敬鬼神,顺从日本天皇,才能逃脱大灾大难”等,并画了很多恶意的画进行宣传。为了让群众追随他、相信他,还编谎言威胁群众,如谁不听其言、从其命,死后就会被鬼磨成肉汁;谁要暴露佛教会的秘密,死后就用秤钩挂他的舌头等。在周思敬的欺骗、迷惑下,到1945年上半年,先后有2000余名群众误入了佛教会,走上了反对抗日活动的歧途。纪疃、刘家、迟家庄三个村的佛教徒最多。其中,纪疃32户,刘家村55户,迟家庄17户。佛教会计划每盘发展到3600人。许多佛教徒,为了买入会的“准”,不惜出卖家畜、家产。纪疃刘月聚买了个总令,花了30块大洋。所有这些金钱,都由佛教会首资助了日本侵略者。仅前辛治村一盘,除会首周思敬、石培芝外,尚有总令8名、副总令16名,下设教长、提盘督、秘书、办道员、引进师等若干人。佛教会设有自己的旗号,正副盘主、正副息令各持一支。其中,盘主的旗号是一个三角形的大红旗,锯齿边,上写“天三孝协佛”的字样;息令的则是一个方形黄旗,黑绒镶边,中央一个黑圆,内写一“日”字。

反动佛教会活动的范围,当时达海阳县3个辖区。以龙山为中心,东南至西大滩村,东北至刘家村,西南至大山所村,西北至夼里村周围。开始时,慑于抗日民主政府的威力,佛教会宣传反动教义,愚化、毒害群众的勾当在暗地里进行。许多佛教徒采取韬晦之计,用表面的假积极,掩盖实际的真反动,蒙蔽了群众的眼睛,混入民兵、干部队伍中。到1945年初,仅混入龙山区民兵、干部队伍的佛教徒就达400余名。后来,他们扯起传教的幌旗,在周围村庄公开、半公开地活动,魔爪进一步伸到基层党组织内,以致发展到夺取人民政权和革命武装、杀害进步群众和农救会干部的地步,其反对人民、破坏根据地建设的本质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佛教会首石培芝,经常到纪疃活动,先后发展了佛教会骨干刘月恩、刘维起、刘若章、刘永德等。这些佛教会骨干,对村人民政权虎视眈眈,伺机阴谋夺取。1942年,在“革命”外衣的掩护下,刘永德混入革命队伍,任纪疃文书,利用职务之便,拉拢革命干部,挑拨党群关系。1945年春天,他拉拢村长刘成礼首先入了会,接着拉拢全村上等户也入了会,党支部委员刘成基、刘文海、孙秀兰等被孤立。刘永德对村民兵武装也不放过,先将村团副团长刘文德拉进佛教会,接着在100余名民兵中发展佛教徒30名,孤立了村团长刘文海。1943年,刘家村农救会长选举期间,佛教会有预谋地组织佛教徒起哄,致使党员刘庆锡落选,造成恶劣影响。同年,该村在组建基干民兵队时,佛教会以佛教徒为骨干,组织了22名“民兵”入队,并串通一气,结伙拉帮,推举其教长刘庆芝为基干民兵队长,篡夺了民兵的领导权,使革命武装落于佛教会手中。此后,刘庆芝利用权力,处处与人民为敌,阻挠团结抗日。抗日民主政府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针对他们的种种表现,给予了及时批评教育、争取挽救。1945年春天,胶东行政公署对周思敬等进行了一个月的爱国主义教育,劝其抛弃反动立场,悔过自新,团结抗日,并发给通行证,让其解散佛教会。这些人不但不解散组织,反而借解散之名,行发展之实。特别是周思敬以会首自居,到处串联,加紧发展佛教徒,其对抗人民的反动本性暴露无遗。另外两个会首石培芝、于芳(朱坞村人,国民党员)也兔狐同流,死不改悔。1945年,石培芝与于芳两会首经常聚集在一起,烧香磕头,密谋发展反动组织。他们密谋时被于芳的儿媳荆秀连发觉,报告了村党支部,于芳被民兵当场捉获。在一次贫农救济大会上,荆秀连当众揭发了石培芝、于芳的行径,引起于芳的仇恨。夏天的一个夜晚,于芳纠集佛教徒,先用烟熏荆秀连睡觉的房屋,逼着她睡在屋外,然后趁其睡熟,抱着倒扔于水缸中淹死。到10月份,佛教会对抗日工作的破坏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致使刘家村连会都开不起来,党和政府的政策无法贯彻落实。

为防止突发事件,龙山区武装部及时采取措施,在该村布设了严密的岗哨,并开展了户口清查工作。与此同时,10月9日晚上,佛教会也开始了行动,纠集其骨干刘元恒、刘庆仁、刘庆喜、刘庆聚、刘振国、刘田、刘庆瑞、刘庆都、刘庆禄、刘振通及埠峰村张京东等在刘振松家中开会,密谋龙山暴乱事宜。其阴谋暴乱的举动很快被发现。刘家村党支部决定,组织民兵刘俊、刘庆国等,以查户口为名,对刘振松家进行搜查。因其街门紧闭,民兵刘俊从下水道中往里爬,刚爬到下水道的入口,就被等在那里的暴徒砸了一石头,拖至墙角,压上大石头致死。民兵刘庆国跑去村团部报告,村团部立即组织30余名民兵,将刘振松家团团围住,并在四周点燃篝火,使其明于火光之中,无法逃窜。刘元恒、刘庆都、刘庆瑞、刘庆仁、刘振松等大部分凶手被当场活捉,余者逃出,投奔了周思敬。

刘家事件后,龙山区武装部连夜召开了紧急治安干部会议,计划密捕周思敬。此前已经被拉入佛教会的前辛治村村团长唐永茂也参加了会议。会后,唐永茂将计划泄密给周思敬,并献计让他逃跑。10月10日晚间,唐永茂按事先约定,布置了岗哨。九点钟左右,唐永茂对站岗的民兵抛了一石头,民兵不知是计,遂被“调动”它处,周思敬趁乱逃走,我方的密捕计划落空。

迟家庄是个30户的行政村,其中加入佛教会的17户,占总户数的一半还多,党员和普通群众在该村成了少数。10月11日傍晚,迟家庄召开村民大会,大部分人没有到会。农救会长姜世成和预备党员迟万元发觉情况有异,就逐户寻问,均被搪塞,理由是到山上刨地瓜去了。可他们到山上一看,除了镢和篓子外,一个人影也没有。两人旋即报告了区武装部(驻台子上村)。区武装部接到报告,立即组织民兵搜山。无果后,在各佛教徒门口附近派岗监视。大约9时多,佛教徒迟文宝手持长矛,赤足朝家里爬行,被民兵逮个正着。经审讯得知,周思敬已经召集佛教徒1000余人,组成“反共佛兵”,在廒上村东的旋顶山东沟开会,妄图发动暴乱。暴乱的时间定在10月13日,周思敬亲任暴乱“司令”,石培芝任“副司令”。具体计划是:先暴龙山区武装部的民兵训练班,再暴刘家区武装部(磊石村)的训练班、龙山区公所、县政府,最后扛着大旗到金口,投靠日军(日本虽已宣布投降,金口的日军还未撤离)。

得到消息后,区武装部连夜通知各联防队,集合民兵,于13日上午11时从四面八方将暴乱的1000余名(没到齐)佛教徒包围。因为佛教徒敬鬼敬神,所以其战术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每个佛教徒先在胸前胸后贴上“符”,然后念上几遍咒语,认为这样就可以刀枪不入了。当民兵从四面八方围上来时,众佛教徒特别是骨干分子,自以为有神灵保佑,有恃无恐,手持长矛、大刀、锄钩子、木匠凿、二齿子等,向山下冲来。尽管民兵多次制止,令其放下武器,仍坚信刀枪不入,不顾一切地向前冲。佛教徒骨干刘福起手持长矛,瘸着一条腿,冲在最前面,当离民兵20余步远时,龙山区武装部长孙宝荣朝他开枪示警,因子弹质量不高,未打响。刘福起真认为神鬼在保佑,更加猖狂起来。不得已,民兵只好开枪将其击毙。其他佛教徒见神鬼保佑失灵,便一哄而散,漫山遍野地逃窜。民兵们张起等候多时的围捕大网,将他们一一擒获。有的被从大石头下揪出,有的被从松墩下“挖出”。有一佛教徒钻在石缝里,双腿曲跪,求天保佑,被捉住双腿拖出来。周思敬等33名首要分子在路疃东的山顶上被活捉。同年,周思敬被处决于纪疃河。

另一会首石培芝也于10月13日被纪疃民兵逮捕,押送到县公安局,后越狱潜逃到青岛一年之久。1947年秋,他窜回老家吴家埠村,妄想长期隐蔽,被其叔兄弟石培喜拒绝,报当地政府活捉,后被处决于文登

龙山暴乱被平息后,龙山区人民和全县人民一道,展开了取缔反动会道门运动,取缔了一批反动会道门,教育处理了一批会道门成员。1949年,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取缔反动会道门的布告,海阳县公安局贯彻执行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立功赎罪,立大功受奖”的政策,对全县反动会道门组织进行了坚决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