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应用文的语言:准确、情景适应、庄重

应用文的语言:准确、情景适应、庄重

【摘要】:应用文的语言称为事务语体或应用语体。准确是应用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客观事物,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文语言的准确性应做到:1)用词当。应用文语言要因情境变化而变化,做到切情切景,有的放矢,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应用文“庄重性”的语言要求,在公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最为强烈。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应该体现庄重性。庄重的语言要做到:1)严格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章思想内容的直接体现,是构成文章的第一要素,应用文的主旨、材料、结构都要通过语言来实现。应用文的语言称为事务语体或应用语体。这种语体只要求对客观情况做如实的说明,表明作者的意图,不追求表达的艺术化,排斥想象和夸张,无须激发人们的感情,力求平实、质朴无华、言止意尽,它的特点是准确、简练、朴实、庄重。

1.准确

即能恰如其分地说明情况、阐述做法、表达思想。准确是应用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客观事物,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文语言的准确性应做到:

1)用词当。即措词要准确。

一是要选用最恰当的词语,确切地表达概念的含义,符合表达对象的实际,避免误用,慎防歧义。

二是要精心辨别同义词,从感情色彩、范围、程度等方面注意词义差异,根据表达需要选用适当的词语,防止混淆、失当。

2)合语法。即句子合乎语法规范,合乎逻辑,句子成分齐全,主谓宾搭配合理,意思前后不矛盾。应用文中语法不规范的例子很多。

3)标点准。即要正确使用标点,保证语义准确表达。应用文中标点使用不准确,同样会带来麻烦,甚至导致经济损失。

4)切语境。应用文语言要因情境变化而变化,做到切情切景,有的放矢,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5)书写明。即文字书写准确、清楚,不写错别字。写错别字不仅词不达意,易引起误会,还导致感情隔阂,甚至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准确”是相对的,根据场合的需要,有时巧用“模糊语言”更能准确表意,因“模糊”而更准确。

2.简练

即简明精练,应用文语言力求用最精练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正如古人所说的“文约而事丰”,“意则期多,字唯求少”。

1)注意使用习惯用语。应用文写作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定型化、规范化的词语用法,并且约定俗成,成为习惯。尤其在公文写作中,这些习惯用语使用频率很高。

2)经常使用缩略语。缩略语是对专有名词及名词性词组进行概括、压缩而形成的稳定性词语。

3)删繁就简,力求简明扼要。不能说明观点,或与观点关系不大的字、词、句、段,都应删去;重复啰唆的语句,那些无谓的堆砌,过度的修饰及套话、大话也要毫不留情地从应用文中删去。

但“简练”必须以“达意”“庄重”为前提,不得随意简缩、生造词语。

3.朴实

即用平实、朴素的语言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容,实话实说,直陈其事,不浮华藻饰,正所谓“修辞立其诚”。因此,应用文写作应注意:一是根据不同文体需要,说话讲究分寸、适度;二是一般不使用语气词、感叹词、儿化词,不用富于描绘性、形象性的词语。

4.庄重

庄重就是端庄、郑重。应用文“庄重性”的语言要求,在公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最为强烈。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应该体现庄重性。庄重的语言要做到:

1)严格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公文的用语造句,要严格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求。用书面语言,不用口语,更不用土语方言。书面语言不但可以使语言简洁明快,而且还能增强语言的庄重色彩。

2)恰当使用专用语。在长期办理公务的实践中,由于行文关系和处理程序的需要,公文逐渐形成一套常用的专用语,叫作公文专用语。现代公文专用语规范、定型,它不仅能准确表达办理事务的意图,同时也增强了公文简明、庄重的语体风格。现将常用的公文专用语列举如下:

①开端用语。主要用作发语词,或用来表述引文的目的、依据、范围、时间。例如,根据、顷据、查、兹、为、关于、鉴于、据查、据反映、为了、由于、兹有、兹因、按照、依照、兹悉、兹定于、顷悉、据报等。

②称谓用语。用于对人或单位的称谓,没有等级色彩,上下级均可用。例如,第一人称:本(局)、我(司),第二人称:贵、你(公司),第三人称:该(公司、项、人)等。

③经办用语。用于说明工作处理过程,表明处理时间及前后情况。例如,经、业经、兹经、均经等。

④引叙用语。即引述来文的用语。例如,悉、收悉、谨悉、前接、近接、现悉、敬悉、惊悉等。

⑤递送用语。用于递送公文、规章制度等。例如,上报、呈报、发送、颁布、印发、发布等。

⑥表态用语。用于对问题明确表态。例如,照办、同意、不同意、可行、不可行、遵照执行、准予备案、研究办理、现予转发等。

⑦综述过渡用语。用于引据之末,连接下文分述或承叙,起到承前启后的连接作用。例如,为此、对此、为使、据此、鉴此、鉴于、以上各点、综合所述、总之等。

⑧期请用语。用于表达公文作者的期望、请求,写于文末。例如,即查照、希即遵照执行(参照、依照)、拟请、尚望、请希等。

⑨征询期复用语,用于文末表示意向、请求。例如,当否、是否可行、是否同意、可否、妥否、敬请、恳请、特请、分请、切盼、渴望、希予、希将、请批示、请回复、请批复、请核批、(如无不妥)请批转,或合并使用,例如,“以上意见,当否?请批示”等。

⑩结尾用语。用于公文结尾,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例如,是荷、为盼、为荷、特此报告、特予公布、此令为要、为宜、为妥、特此通知(通报、函复、函达)、贯彻执行、参照执行等。

⑪谦敬用语。用于向对方表示谦敬。例如,承、承蒙、惠赠、惠书、惠寄、鼎力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