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3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成果1.工况1模拟结果分析由图5.2-2可以看出,初始地应力条件下计算平衡后,天然工况时最大位移点位于滑体后缘,主滑动体整体位移量较小,最大位移值仅为40.0cm,并趋于稳定。......
2025-09-30
崩滑堵江形成的天然堵江坝高几米至几百米,溃坝后形成的洪水异常凶猛。因此,做好溃坝洪水灾害的定量预测至关重要。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是峰顶流量和洪峰演进变化预测,其计算方法如下。
1.溃决洪水顶峰流量计算
图6.4-3 河道断面示意图
由于堵江坝体逐级溃决过程相当复杂,且计算结果也与实际出入较大。因此,为计算简便此处仅考虑坝体的瞬间全部溃决。在分析坝址处溃坝后初瞬水流流态的基础上,假定河道底坡水平,忽略阻力影响,并近似认为溃坝前上下游流速为零,河道断面形状如图6.4-3所示。设Bx=B(Hx/H1)n(n为河槽形状指数),利用特征线法,联解动力方程和连续方程,可得初溃水流的特征如下。
则可归纳出统一的峰顶流量计算公式:
式中:qm为峰顶流量,m3/s;λ为流量参数;B为坝长或全溃时溃口宽度,m;g为重力加速度,m/s2;H1为溃坝前(上游)水深,m。
本法适用于坝址下游为干涸河槽,或坝下游水深H0与坝前水深H1之比值小于一定的临界值。此临界值可由下式计算:
对于几种典型河槽断面,可参照表6.4-3进行计算。
2.溃决洪峰演进过程计算
溃决洪水洪峰高度演进是决定灾害程度的直接因素。溃决洪水过程线与溃坝型式、最大流量、入湖(库)流量、下游水位等有关,至今无统一推求方法。采用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出的概化过程线,作为近似的溃坝洪水过程线。图6.4-4(a)为四次抛物线形式,在溃决初瞬流量即达Qmax,紧接着流量迅速下降,最后趋近于上游来水量Q0;图6.4-4(b)为一条无因次溃决洪水过程线形式,即溃坝初瞬泄量由一初始流量迅速增至最大流量,再逐渐递降趋近于上游入库流量。(https://www.chuimin.cn)
表6.4-3 滑坡坝全溃时峰顶流量计算简表
图6.4-4 溃坝洪水过程线
理论分析表明,坝体突然溃决后,溃坝洪水向下游传递的流态可分为上游静水区、过渡区、涌波区和下游静水区。一般采用不恒定流计算方法进行洪流演进计算,经检验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下游距坝址某处的洪峰高度Hmx:
式中:Hmx为距坝址x处洪峰高度,m;H10为溃坝最大水深,m;A为河谷断面系数,A=F/H(F为断面面积,H为断面高度);i0为河床比降;W为堰塞湖库容,m3;x为下游距坝址距离,m。
此处选取乐安水电站林达滑坡为例计算峰顶流量和洪峰高度。对形成的堵江坝体,按式(6.4-12)计算溃决洪水的顶峰流量,其计算参数和计算结果见表6.4-4。
表6.4-4 溃坝峰顶流量计算结果
在顶峰流量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溃决洪峰的演进过程。运用式(6.4-12),计算溃决洪峰传递至下游拟建坝址处(距离约6km)的洪峰高度。其计算参数和计算结果见表6.4-5:1号次级滑体局部滑动形成的堵江坝体一旦溃决,在下游拟建坝址处将形成13.25m高的洪峰;1号次级滑体整体滑动形成的堵江坝体溃决,将在拟建下坝址处形成23.54m高的洪峰;2号次级滑体局部滑动形成的堵江坝体溃决,在下游拟建坝址处将形成6.23m高的洪峰;2号次级滑体整体滑动形成的堵江坝体溃坝,在拟建坝址处会形成12.55m高的洪峰。
表6.4-5 下坝址处洪峰高度计算结果
相关文章
5.2.2.3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成果1.工况1模拟结果分析由图5.2-2可以看出,初始地应力条件下计算平衡后,天然工况时最大位移点位于滑体后缘,主滑动体整体位移量较小,最大位移值仅为40.0cm,并趋于稳定。......
2025-09-30
调整层面参数来对岩层进行归并,减小结构面的数量:本次数值模拟的斜坡规模较大,而实际调查测得的岩体层面及节理面的间距均在0.1~1m的范围。表4.4-1岩块参数选取表表4.4-2结构面参数选取表4.4.3.4斜坡整体变形演化过程分析河谷第一次下切模拟结果分析。......
2025-09-30
涌浪计算的前提是地质灾害滑速计算,目前对于滑坡失稳后滑速计算方法很多,其中国内应用较多的方法有能量法、潘家铮法等。汪洋等对潘家铮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并应用于新滩滑坡、大堰塘滑坡运动研究[72]。特别是地表滑坡显示了强烈的线性关系。目前国内外地质灾害涌浪研究的方法有5种:①模型试验公式法;②原型物理相似试验法;③数值模拟法;④经验公式法;⑤理论分析法。近年来众多学者对上述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成果。......
2025-09-30
通常情况下,覆盖层滑坡按滑坡运动形式可分为:牵引式滑坡和推移式滑坡。最终,形成受前缘渐变式牵引变形控制——中后部逐步变形失稳的变形破坏模式,即牵引式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图3.2-1牵引式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图3.2-2推移式滑坡破坏模式4.冰水堆积物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川西地处我国第一个地形梯带。......
2025-09-30
在滑坡时空发育规律研究方面,随着技术方法的不断更新与进步,逐渐由以前简单的定性分析转向结合GIS、遥感技术、数值模拟等手段来综合分析滑坡的发育规律或形成机制。地形地貌对滑坡的时空发育通常具有控制性作用。地层岩性与构造作用往往也是导致滑坡时空发育规律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2025-09-30
图4.3-5滑坡形成前河谷形态图4.3-6滑坡失稳后斜坡形态4)滑坡失稳后,一方面使后缘岩体失去了支撑条件,为后方岩体向临空方向变形提供临空条件,另一方面导致后方岩体内发育的某些软弱结构面在临空面出露,这样伴随地表水下渗过程中,上述软弱结构面也产生进一步软化作用,从而促使上覆岩体沿软弱结构面向临空方向滑移变形,在地表沿岩体内陡倾结构面形成拉张裂缝,如图4.3-7所示。......
2025-09-30
图5.6-1唐古栋滑坡FLAC3D模型计算采用莫尔—库仑屈服条件的弹塑性模型,选用适合岩土体应力—应变分析的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法计算,共划分340563个单元和69411个节点。......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