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滑坡根据诱发机理的不同而呈现出复杂非线性的演化特征。在水库滑坡变形破坏机理方面,主要从工程地质角度开展了相关研究。水库运行条件下滑坡变形破坏主要受控于水位波动和降雨。......
2025-09-30
根据大量水库失事经验,水库区内变形体或堆积体的失稳不仅影响岸边工程建筑物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一旦形成高速滑坡将会造成涌浪,若变形体距离坝址近,传递至坝前的涌浪会严重影响大坝的安全运行。现以乐安水电站林达滑坡为例分析滑坡灾变形式和规模。
林达滑坡位于林达坝址下游1.7km处,一旦失稳形成堵江,其回水将直接影响其上游林达电站的正常运行,并对其下游乐安电站、乐安乡及尼古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林达滑坡堆积体进行堵江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
根据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和数值模拟变形分析结果,综合判定林达滑坡稳定性特征如下:①主滑动体:坡体变形较小,整体稳定性较好,不存在失稳滑动的可能。发育其内部的次级滑体整体稳定性也较好,仅在极限工况下,其表层发育的1号次级滑体位移量相对增大,但不存在失稳滑动的可能;②1号次级滑体:坡体变形较大,其变形目前主要发生在坡体的中前部,并向后部发展,在天然工况下即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其发生失稳滑动的可能性较大;③2号次级滑体:坡体变形相对较大,其变形现阶段主要发生在坡体的中后部,天然工况下处于临界状态,在外动力作用下存在失稳滑动的可能;④3号次级滑体:坡体变形较小,整体上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不存在失稳滑动的可能。
综上所述,现阶段林达滑坡体内发育的主滑动体和3号次级滑体整体稳定性较好,不存在失稳滑动的可能。而坡体内发育的1号、2号次级滑体则变形相对较大,稳定性较差,存在失稳滑动的可能。因此,在对滑体形成的堵江和涌浪分析中,主要考虑潜在危险区1号次级滑体和2号次级滑体的失稳破坏。(https://www.chuimin.cn)
滑坡的失稳破坏模式主要受控于现阶段滑坡变形破坏特征,以及滑体潜在最危险滑面。潜在危险区1号、2号次级滑体,受前缘河流冲刷外动力地质作用,可能会形成牵引式破坏模式,将呈现出渐进式塌落后退的破坏形式,次级滑坡一次性整体失稳的概率较小。结合刚体极限平衡法稳定性分析中自动搜索滑面的计算结果,1号次级滑体最危险滑面为搜索滑面,2号次级滑体最危险滑面也为搜索滑面。
综上所述,综合判定林达滑坡的失稳破坏模式是:1号、2号次级滑体沿前缘最危险搜索滑面先行滑动,次级滑坡一次性整体失稳的概率较小。林达滑坡整体将呈现出渐进式塌落后退的牵引式破坏模式,林达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
尽管次级滑体出现大规范一次性失稳的风险不大,但考虑工程的重要性进行了两种失稳情况的工程影响分析:即沿最危险搜索滑面滑动和次级滑体整体滑动(最大方量)。各失稳情况下,具体失稳方量如下:①1号次级滑体沿搜索滑面滑动,搜索滑面后缘高程为3244.00m,厚度约为25m,从次级滑体前缘剪出破坏滑入江中,失稳方量约为75万m3;②1号次级滑体整体滑动,方量约为284.4万m3;③2号次级滑体沿搜索滑面滑动,搜索滑面后缘高程为3330.00m,厚度约为10m,从次级滑体前缘剪出破坏滑入江中,失稳方量约为40万m3;④2号次级滑体的整体滑动,方量约为103.8万m3。
相关文章
水库滑坡根据诱发机理的不同而呈现出复杂非线性的演化特征。在水库滑坡变形破坏机理方面,主要从工程地质角度开展了相关研究。水库运行条件下滑坡变形破坏主要受控于水位波动和降雨。......
2025-09-30
图4.4-5斜坡演化模式图——前缘滑动变形阶段图4.4-6滑坡区库岸岩体结构面3)采用Terzaghi方法对倾向、倾角样本分布的取样偏差进行纠正,得到两者总体的概率分布。8)由结构面优势产状、临空面产状通过赤平投影图初步判断斜坡失稳形式。图4.4-7库岸岩体结构面极点等密度图图4.4-8林达滑坡对岸边坡临空面与结构面的赤平投影关系图斜坡失稳形式。......
2025-09-30
报告中同时采用普通条分法、Janbu法、Bishop法和M-P法等4种常见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对各不稳定体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其中,由于M-P法有概念清晰、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本书刚体极限平衡的稳定性计算将采用M-P法的计算结果为判断依据。......
2025-09-30
图4.3-5滑坡形成前河谷形态图4.3-6滑坡失稳后斜坡形态4)滑坡失稳后,一方面使后缘岩体失去了支撑条件,为后方岩体向临空方向变形提供临空条件,另一方面导致后方岩体内发育的某些软弱结构面在临空面出露,这样伴随地表水下渗过程中,上述软弱结构面也产生进一步软化作用,从而促使上覆岩体沿软弱结构面向临空方向滑移变形,在地表沿岩体内陡倾结构面形成拉张裂缝,如图4.3-7所示。......
2025-09-30
调整层面参数来对岩层进行归并,减小结构面的数量:本次数值模拟的斜坡规模较大,而实际调查测得的岩体层面及节理面的间距均在0.1~1m的范围。表4.4-1岩块参数选取表表4.4-2结构面参数选取表4.4.3.4斜坡整体变形演化过程分析河谷第一次下切模拟结果分析。......
2025-09-30
通常情况下,覆盖层滑坡按滑坡运动形式可分为:牵引式滑坡和推移式滑坡。最终,形成受前缘渐变式牵引变形控制——中后部逐步变形失稳的变形破坏模式,即牵引式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图3.2-1牵引式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图3.2-2推移式滑坡破坏模式4.冰水堆积物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川西地处我国第一个地形梯带。......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