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外写作评分标准:理论与工具

国外写作评分标准:理论与工具

【摘要】:加拿大BC省写作评分标准中也反复出现相关要求,如“读者意识清晰”“对读者产生预期的影响力”“目的明确”“根据目的变化语言”等。当然,国外写作评分标准开发者也会考虑操作性问题,譬如加拿大BC省开发的详细评分量表和快速评分量表,既能让评分者充分理解期待的学生写作表现,又有助于评分者快速把握评分要点,使用者可以酌情选用或配套使用这两类评分标准。

将我国的写作评分标准与国外的写作评分标准对照可以看出,内容、结构、语言是各国各类写作评分标准共性、基础的观察和评价维度。不过,细读这些评分标准还是可以发现,国外写作评分标准的开发与运用,有不少异于我国经验的地方。

(一)分文体、贴合任务设计写作评分标准

前文对我国高考写作评分标准的梳理可以看到,文体并未成为我国高考写作评分标准研究和开发的重要视角。在我国高考考试大纲中,虽然提出了“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要求,但提供的评分标准是不分文体的通用评分标准。对此,已有人呼吁开发有文体倾向的评分标准。国外的写作评分标准则基本都分文体开发。

譬如NAEP考查三类写作:劝说类、解释类和传递经验类,评分标准也就相应地提供三个。在具体设计上,先开发一个基础评分标准,勾勒出内容、结构和语言三个观察维度及各维度的主要观察点[56],然后再兼顾关于各类文体的既有研究和测评目的,形成分文体六级评分标准,如NAEP写作评分标准。加拿大BC省的写作评分标准分得更细,兼有针对写作大类的详细评分标准和针对写作亚类的快速评分标准,而且写作大类评分标准也会适当考虑文体差异。如“交流思想和信息类写作”详细评分标准中,“形式”维度分列了适用于“论文或其他表达观点类写作”的评分标准和适用于“报告或程序类写作”的评分标准。

ACT虽然只考一类写作,但明确是论述类写作,具体而言是需要进行观点选择和辨析的论述类文章写作,评分标准便贴着这一类写作而设计。譬如,评分标准中的第一条“结合给定的多个观点,提出自己的主张”,就只适用于ACT的写作题型。因此ACT的评分标准不仅仅是有文体倾向的评分标准,还是与具体任务匹配的专门的评分标准。

(二)基本取向上均重视写作的交际目的

NAEP写作测评明确指出,写作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其基础评分标准中对内容、结构、语言各维度各个观察点都提出了“对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读者而言是有效的”这一基本要求。②在分文体的具体评分标准中,也反复提到“服务于劝说的目的”“对于劝说的目的和读者而言是有效的”。加拿大BC省写作评分标准中也反复出现相关要求,如“读者意识清晰”“对读者产生预期的影响力”“目的明确”“根据目的变化语言”等。

相比较而言,ACT的写作评分标准没有那么直接地、反复地提及读者、目的等要素,但其描述语较为生动、深入地刻画出了写作者具备写作目的意识、读者意识和交流意识应有的具体表现。譬如,“作者批判性地结合给定的观点,提出自己的主张”“论点反映出其思考精细和论述目的精准”“语言运用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评分标准既在描述写作结果,似乎也勾勒出了一个善于与读者或其他观点持有者展开对话的写作者形象。

(三)标准描述较为具体,同时考虑操作性

就前文呈现的我国的写作评分标准来看,各层级的描述语主要是短语、要点式的。这样的表达,好处是可以让评分者快速把握要点、便于记忆,缺憾是偏笼统、抽象,不利于在评分标准与具体文章之间建立有效关联。相比之下,国外的评分标准描述得要具体和充分一些。

首先,从表达方法看,即使是条目式描述,也都是用句子尽量完整地描述具体观察点上的可能表现。各级描述语,基本能让评分标准阅读者想象出特定层级文章可能的样子。其次,在实际评分时,会根据学生的表现酌情调整、丰富评分标准。NAEP测评框架文件中专门指出,提前公布的各类评分标准中的部分“描述可能会根据现场测试的实际表现进行修改,然后再进行评分”,“最后的评分规则将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来制定。所有需要评估的写作特征都将出现在NAEP写作评估的最终评分规则中”。[57]另外,如第一章所述,国际读写评估项目都有十分详细的测评框架文件,已经详细阐述了测评构念、内容等,这些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写作评分标准做了注解。

评分标准描述得细致,刚开始使用时可能会慢一些,但一旦领会了标准所描述的文章“形象”,将关键的表现描述加以内化,其实能更加准确地将不同水平的写作成果区分开来。

当然,国外写作评分标准开发者也会考虑操作性问题,譬如加拿大BC省开发的详细评分量表和快速评分量表,既能让评分者充分理解期待的学生写作表现,又有助于评分者快速把握评分要点,使用者可以酌情选用或配套使用这两类评分标准。另外,详细评分量表和快速评分量表第一行呈现的都是“快照”(snapshot),利于评分标准使用者快速了解特定类型写作、特定层级的基本表现。

(四)按规则选用不同类型写作评分标准

我国和国外都有分项写作评分标准和总体评分标准,不过相比之下,国外在运用各类写作评分标准时,规则性更为明显。日常教学以分项评分标准为主,因为这类评分标准有助于师生准确诊断学生写作特定方面的具体表现。正规考试,有的用分项评分标准,有的用总体评分标准,但若用到分项评分标准,就会落实分项打分规则并采用专门的分数计算方法给出总分。

(五)重视评分标准的使用培训环节

写作测试成绩趋中、区分度不高,是写作测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这可能与评分标准的设计和评分方法有关,但也可能是在实际的评分环节评分者未能充分理解和恰当使用评分标准。为了让评分标准真正发挥指导作用,提高评分成效,国外读写测评项目都重视评分者培训环节。譬如,NAEP写作测评框架文件对评分者培训作出了专门的说明:在培训中,需让评分者充分感受各分数段的作文样例,充分理解评分标准中的所有要点,以此领会、内化评分标准所描述的各层级表现要点和各层级之间的表现差异。评分者经培训,可以准确评分后,才能获得评分者资格证书[58]。评分标准的使用培训和评分者的选拔,是整个评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我国上海市也有类似的高考作文阅卷师培训,已持续多年。这不仅能提高高考作文阅卷质量,也能对日常写作教学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教学和评价之间的良性互动,值得推广。

综上,通过梳理和剖析国内外写作评分标准,可以看到写作评分标准设计和使用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能发现其中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写作评分标准的设计既要尊重写作的基本规律、遵循特定考试的考试目的,还要尊重评分标准开发的基本规则。(第八章中将专门探讨评分标准的设计规则和技术。)

写作评分标准能提炼、体现我们的写作和写作教学理念,能丰富我们评估学生写作表现的话语体系,值得关注。应通过集体的智慧尽量研发适用于不同场合、针对不同类型写作的写作评价标准,构建丰富的写作评价标准体系。

【注释】

[1]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

[2]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84.

[3]张开.高考语文作文的类型及评价标准[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2(3):6-10.

[4]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EB/OL].[2020-03-26].http://gaokao.neea.edu.cn/html1/report/19012/5987-1.htm.

[5]参见第二章。

[6]详见第四章第三节。

[7]香港考试及评核局.2020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国语文评核大纲[EB/OL].[2020-03-26].http://www.hkeaa.edu.hk/Doc Library/HKDSE/Subject_Information/chi_lang/2020hkdse-c-clang-PlanB.pdf.

[8]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教育和文化事务部.德语高中课程标准[EB/OL].[2020-03-26].https://www.kmk.org/fileadmin/veroeffentlichungen_beschluesse/2012/2012_10_18-Bildungsstandards-Deutsch-Abi.pdf.(详见第七章第二节)

[9]温儒敏.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印象[EB/OL].[2020-03-26].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432ccb0102yxdr.html.

[10]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Writing Framework for the 2017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EB/OL].[2020-03-26].https://www.nagb.gov/content/nagb/assets/documents/publications/frameworks/writing/2017-writing-framework.pdf.

[11]周群,张开.开发具有文体倾向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必要性[J].中学语文教学,2020(1):63-65.

[12]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4.

[13]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11:52-54.

[14]Flower,L.,Hayes,J.R.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J].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1981(32):365 387.

[15]祝新华.促进学习的作文评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54.

[16]试题完整信息见第四章第三节。

[17]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Writing Framework for the 2017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EB/OL].[2020-03-26].https://www.nagb.gov/content/nagb/assets/documents/publications/frameworks/writing/2017-writing-framework.pdf.

[18]参见第二章第二节。

[19]White,E.M.Teaching and Assessing Writing[M].SFO:Jossey-Bass Inc.,1985:110.

[20]赵静宇.从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看高考作文的症结[J].课程·教材·教法,2015(3):87.

[21]潘新和.试论高考写作命题的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8(11):30.

[22]潘新和.再论高考写作命题的理念[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71.

[23]White,E.M.Teaching and Assessing Writing[M].SFO:Jossey-Bass Inc.,1985:104.

[24]教育部考试中心.落实“五育并举” 提升育人功能——2019年全国高考试题评析[N].中国教育报,2019-06-13(3).

[25]White,E.M.Teaching and Assessing Writing[M].SFO:Jossey-Bass Inc.,1985:107.

[26]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06.

[27]White,E.M.Teaching and Assessing Writing[M].SFO:Jossey-Bass Inc.,1985:106.

[28]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06.

[29]White,E.M.Teaching and Assessing Writing[M].SFO:Jossey-Bass Inc.,1985:118.

[30]White,E.M.Teaching and Assessing Writing[M].SFO:Jossey-Bass Inc.,1985:118,118,105.

[31]White,E.M.Teaching and Assessing Writing[M].SFO:Jossey-Bass Inc.,1985:118,118,105.

[32]White,E.M.Teaching and Assessing Writing[M].SFO:Jossey-Bass Inc.,1985:118,118,105.

[33]宋文翰.小学作文教学概论[M]//徐林祥.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二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04.

[34]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开放拓展视野 文化引领价值——专家点评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EB/OL].[2019-06-08].http://edu.people.com.cn/n1/2019/0608/c427386-31125566.html.

[35]何永康.高考语文试题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326.

[36]评分标准类型,详见第八章第一节。

[37]黄厚江.作文评价的标准及其实施办法[J].语文教学通讯,2008(10/B):10.

[38]黄厚江.作文评价的标准及其实施办法[J].语文教学通讯,2008(10/B):11.

[39]张开.高考作文评分“基础等级”重要指标分类及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8(1):71.

[40]李明柱.200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质疑[J].语文教学通讯,2001(10):36.
郑玉财.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语文建设,2014(6):58.

[41]冯国生.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有文采”之不足[J].语文学习,2010(9):8.

[42]张开.高考作文考查目标中“有文采”的含义辨析[J].语文学习,2011(2):15.

[43]Writer's Choice:Gramma and Composition Grade 6[M].OH:Glencoe/McGraw-Hill,2001:102,108.赵静宇.从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看高考作文的症结[J].课程·教材·教法,2015(3):86-87.

[44]祝新华.促进学习的作文评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70-273.

[45]章熊.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5):33-35.

[46]祝新华.促进学习的作文评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71.

[47]张开.高考作文评分“基础等级”重要指标分类及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8(1):73.

[48]胡乐乐.“高考体”拷问作文评分标准[N].光明日报,2012-07-03(7).

[49]雷新勇.教育测量理论应用于高考改革实践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考试,2020(1):10-11.

[50]周群,张开.开发具有文体倾向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必要性[J].中学语文教学,2020(1):63-67.

[51]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Writing Framework for the 2017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EB/OL].[2020-04-19].https://www.nagb.gov/content/nagb/assets/documents/publications/frameworks/writing/2017-writing-framework.pdf,2017:59-60.(NAEP写作测评详见第三章第三节)

[52]见第四章第三节,指NAEP写作测评中所关注的考查内容之一,即分析、总结、描述等思维方法或组织内容的方法。

[53]ACT.Sample Writing Prompt[EB/OL].[2020-04-09].https://www.act.org/content/act/en/products-and-services/the-act/test-preparation/writing-sample-essays/writing-sample-essays/sample-essay-1.html.

[54]ACT.The ACT Writing Test Scoring Rubric[EB/OL].[2020-04-09].http://www.act.org/content/dam/act/unsecured/documents/Writing-Test-Scoring-Rubric.pdf.

[55]Ministry of Education.BC Performance Standards[EB/OL].[2020-04-09].https://www2.gov.bc.ca/gov/content/education-training/k-12/teach/curriculum/bc-performance-standards/writing.

[56]详见第八章第一节。

[57]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Writing Framework for the 2017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EB/OL].[2020-0409].https://www.nagb.gov/content/nagb/assets/documents/publications/frameworks/writing/2017-writing-framework.pdf,2017:41.

[58]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Writing Framework for the 2017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EB/OL].[2020-0409].https://www.nagb.gov/content/nagb/assets/documents/publications/frameworks/writing/2017-writing-framework.pdf,20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