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相氏角色的记载,最早见《周礼·夏官第四》:“方相氏狂夫四人。”[63]本文因此框定周礼同时代的这一概念则兼融两方面论述,相对宽泛地定为先秦时期,主要侧重对上古时期的文献关于“方相氏狂夫”的相关记载等作一梳理,因为这一时期可能才是诠释“方相氏狂夫”最接近原貌的史料。孟子有关“狂”者的观念承续孔子,具体释解为有大志而行为不掩者。......
2025-09-29
足利氏缺乏强大的武力,经常需要依靠众将的力量破敌,扩展势力。因此,众将肆意妄为,很难驾驭。众将中有不少人稍不顺心就造反,而且这些人都是采取通过投降南朝的手段来要挟足利氏。而足利义诠对他们姑息养奸,留下了后患。足利义诠不够果断,意志不够坚强,不能显示自己的绝对权力,导致众将为所欲为。众将中有的自高自大,争夺地盘,不遵守足利氏的命令,遭到其他将领的怨恨。足利义诠和众将的关系属于主仆关系,但其中有势力的将领对足利义诠不够尊重。这导致有人因为反对有势力的将领进而背叛足利义诠。另外,众将中很多人对足利义诠没有忠君观念,只不过跟随足利义诠为自己谋私利、谋求荣华富贵而已。因此,如果足利义诠不给好处或者本人得不到好处,就会有人反抗。众将中有人公私不分,不顾足利氏的成败,专谋私利。畠山国清和细川清氏十分暴戾,堪称自私自利的典型。
足利尊氏死后,就有传闻说足利义诠和足利基氏不和。畠山国清是镰仓的执事,为了居中调解,他为幕府出兵至摄津国与河内国之间,打败了南朝军队,向足利义诠表示关东没有其他意图。而且畠山国清立功心切,他于正平十四年(2025年)十月在关东招兵买马。正平十四年十一月,畠山国清在河内国、大和国进攻南朝的军队。南朝已经把行在迁到河内国天野山金刚寺,而今又将行在迁到金刚山的观心寺,楠木正仪、和田正武等把守千早、金刚山,四条隆俊等把守纪伊国龙门山,进行持久性防御。南朝想通过这个方法让关东的军队疲劳不堪,最终退兵。足利义诠率领众将从京都出发,坐镇尼崎,指挥畠山国清等进攻金刚山。正平十五年(2025年)正月,南朝军队趁敌人进攻放松下来之际,在赤坂、平岩、八尾、龙泉山筑城防守。正平十五年三月,畠山国清等进入河内国,和南朝军队作战,火烧天野山金刚寺。正平十五年四月,畠山国清让弟弟畠山义深前往纪伊国,进攻南朝军队把守的高野山。南朝将士有勇有谋,将畠山义深引诱至龙门山,大败畠山义深。然而,在芳贺禅可的进攻下,龙门山陷落。南朝军队退到阿赖川城。南朝天野行宫的君臣打算夺回纪伊国,但兴良亲王和赤松氏范叛变,烧毁了贺名生的行宫及公卿的府邸。因此,南朝天皇让关白二条师直进攻叛军,兴良亲王的部队溃败。兴良亲王于逃往奈良的途中,在吉野川山谷被村民杀死。南朝发生了这一变故,又遭到细川清氏等的进攻,龙泉城、平岩城陷落,八尾城也陷落了。正平十五年五月,畠山国清攻克赤坂城。楠木正仪等率领的南朝军队聚集在金刚山,孤立无援,岌岌可危。足利义诠班师回京都。楠木正仪乘机出兵,想要收复摄河泉地区的各座城堡。
在北朝方面,仁木义长专横跋扈,深为畠山国清、细川清氏等宿将痛恨,他们在天王寺谋划杀掉仁木义长。仁木义长在京都要求足利义诠征伐要杀他的众将。然而,众将从天王寺来到山崎,准备进攻京都。足利义诠偷偷逃进西山谷堂,跟随仁木义长的将士们纷纷弃仁木义长而去,仁木义长迫不得已逃到伊势国,足利义诠又回到京都。由于北朝方面发生内讧,南朝军队在摄河泉地区扩张势力,收复城堡。山名时氏入侵因幡、美作两国。畠山国清因为没有立下战功,感到脸上无光,悄悄地回到了关东。畠山国清多行不义,很多将士对他恨之入骨。因此,足利基氏乘机赶走了畠山国清。畠山国清逃到伊势国,占据长野城。然而,畠山国清的部队粮食匮乏,在足利氏军队的进攻下,畠山国清向南朝请降,得到允许。(https://www.chuimin.cn)
正平十六年(2025年),佐佐木高氏受到足利义诠的重用,非常得意,这导致佐佐木高氏与细川清氏不和。因此,佐佐木高氏在足利义诠面前构陷细川清氏。足利义诠下令征讨细川清氏,细川清氏逃到若狭国,投降南朝。南朝趁京都发生内讧之机,打败了摄津国的佐佐木氏诠,并将其斩杀。南朝军队和细川清氏的部队一起进攻京都。足利义诠逃往近江国,南朝军队占领京都。后来,足利义诠又夺回京都。细川清氏逃到阿波国。足利义诠任命斯波氏赖为若狭国守护,让细川赖之去征讨细川清氏。虽然细川清氏在四国有一定势力,但在细川赖之的进攻下,细川清氏战死在赞岐国。
山名时氏虽然已经归顺南朝多年,但请求足利义诠任命自己做因幡、伯耆、丹波、丹后、美作五国的守护。之后,山名时氏投降足利义诠。大内弘世在得到周防、长门两国的守护职位后也投降足利义诠,仁木义长也投降了足利义诠,足利义诠的势力逐渐恢复。上杉宪显在把越后国守护芳贺禅可赶走后,成为越后国守护,足利基氏成为关东的执事,二人都归顺了足利义诠。这样,宿将又逐渐归顺足利义诠,足利义诠势力大增。然而,这对于足利义诠来说并非好事。这些宿将归顺足利义诠,增强了足利义诠的势力,但他们绝非因为害怕足利义诠而归顺,而是因为足利义诠姑息养奸。如果这些人的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或者这些人包藏祸心,就会背叛足利义诠,给足利义诠带来危害。在足利义诠执政期间骚乱不断,就是这个原因。
相关文章
方相氏角色的记载,最早见《周礼·夏官第四》:“方相氏狂夫四人。”[63]本文因此框定周礼同时代的这一概念则兼融两方面论述,相对宽泛地定为先秦时期,主要侧重对上古时期的文献关于“方相氏狂夫”的相关记载等作一梳理,因为这一时期可能才是诠释“方相氏狂夫”最接近原貌的史料。孟子有关“狂”者的观念承续孔子,具体释解为有大志而行为不掩者。......
2025-09-29
鉏麑死在赵府的大槐树下,这消息使屠岸贾不安,因为这意味着他的害人阴谋有可能败露了,他决心一不做二不休。晋灵公立即将屠岸贾提升为上大夫,并下旨:“就命卿家将赵氏满门斩尽杀绝,驸马赐死,庄姬公主带进宫来。”赵朔大骂奸贼,与满门老小一齐倒在屠刀之下。屠岸贾拔去眼中钉,可还没有完全心满意足,他不能放过庄姬腹中的赵氏根苗。庄姬将婴儿放入药箱,看了又看,心如刀割。......
2025-09-29
国外许多研究都证明了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的重要性。此外,组织公民行为还有助于创造组织的社会资本,从而降低组织中的交易成本,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知识卡片6-1组织公民行为的表现Rassoul是巴勒斯坦移动电话提供商JAWWAL的一名经理。它属于一种被称为组织公民的集体主义行为。而以合作和良好意愿为特征的组织公民行为在中国背景下的组织管理中更应受到重视。......
2025-09-29
本文重点探讨范仲淹的治家和家风。[162]范氏家风正,根本原因在于范仲淹个人品德修养高,对自己要求严格,为家人做出好榜样。范仲淹为政清廉,这与其安贫、节俭的家风是分不开的。由于范仲淹不蓄私财,以至于“身殁之后,诸子家贫无归,日借官屋以居,仅蔽风雨。”[170]范氏好家风还表现在严格要求子弟及家人。范氏家风还表现在厚待族人。(二)儒学复兴是范氏良好家风产生的背景范仲淹为何会有这么好的家风呢?......
2025-09-29
姜或姜的提取物一般测试6~10种标志性化合物就足够了,主要有姜辣素、姜烯酚、姜辣二醇和姜辣二酮。HPLC条件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5μm,4.6×250 mm,100 A移动相A:0.1%磷酸水溶液移动相B:0.1%磷酸乙腈溶液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UV 检测波长:282 nm注射量:20μL梯度:出峰次序:6-姜辣素、辣椒素、8-姜辣素、6-姜烯酚、6-姜辣二醇、6-姜辣二酮、10-姜辣素、8-姜烯酚、10-姜烯酚。......
2025-09-29
商事行为与民事行为相对应。许多国家立法中明确规定,只要是以商主体的名义实施的行为,必然为商事行为。所谓经营性是指营利行为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它表明商主体至少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不断地从事某种同一性质的营利活动,因而是一种职业性营利行为。它以行为主体是否为商主体和行为是否具有营利特性为认定要件。双方商事行为适用商法。推定商事行为,是指拟制商事主体所实施的经营性行为。......
2025-09-29
由于研究人员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认知或研究对象的不同,开发了不同的组织公民行为量表。目前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大多数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而从跨文化角度对组织公民行为进行研究也成为了研究的方向。综上所述,组织公民行为是指那些超越员工正常职责范围的行为。......
2025-09-29
1907年3月12日上午,斯坦因和他的考察队进入敦煌县城。3月13日下午,斯坦因礼节性拜访了王家彦。斯坦因到访时,王家彦作为一位新任敦煌县知县,没有及时看到有关斯坦因到访的任何官方文书或信函,因此对于这位不速之客的到访起初并没有在意。斯坦因到达敦煌后,在1907年3月13日与林太清初次见面之前,林太清就已经派遣了一些士兵充当斯坦因的营帐护卫队。两人见面后,斯坦因更是意识到林太清实际上控制着敦煌县的实权。......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