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法治模式重在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代议制影响下的一种形式,其最高理据在于,这种制度依据的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样的前提;之所以采用代议制,是因为所有人直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在现实中不可行,无法完成技术操作,这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实条件制约;人民的整体性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是这种制度设计的理论假设;国家公权部门和公职人员受到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这是这一制度的初衷。......
2025-09-29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内省修行”的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中华茶道广泛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与修行方式,提倡通过饮茶启发智慧,将个人的感情融入自然,在饮茶养生之余,对自我的内心作出提升。茶人习茶,通过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感受茶的形态、色泽、滋味、香气,静心领悟涤器、煮水、点茶、品饮诸过程的节奏韵律之美。同时要在用具、衣着、环境、情绪、举止、修养、品位等多个方面不断自我约束与提高。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即煎茶、斗茶、功夫茶。
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最早的艺术品尝形式。
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功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功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功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功夫茶讲究品饮功夫。饮功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这就是书中所说的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的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一个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在茶道中,茶艺是“茶”和“艺”的结合。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个系统。
茶艺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对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是一种美好的意境,其过程体现了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传统的茶艺,是用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和人的自身体验,从灵与肉的交互感受中来辨别有关问题。所以在技艺当中,既包含着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https://www.chuimin.cn)
茶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茶叶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第二,茶艺的技术,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三,茶艺的礼仪,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四,茶艺的规范。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作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很投入地去品茶赏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悟道。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简单地说,茶艺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茶艺是茶人把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根据茶道规则,通过艺术加工,向饮茶人和宾客展现茶的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赋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
茶艺多姿多彩,充满生活情趣,对于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品位,是一种积极的方式。另外,茶艺也是一种舞台艺术,要展现茶艺的魅力,需要借助于人物、道具、舞台、灯光、音响、字画、花草等的密切配合及合理编排,给饮茶人以高尚、美好的享受,给表演带来活力。
茶艺在融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他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华茶文化。茶艺起源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山云雾出好茶,清泉活水泡好茶,茶艺并非空洞的玄学,而是生活内涵改善的实质性体现。饮茶可以提高生活品质,扩展艺术领域。自古以来,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四艺,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茶艺还是高雅的休闲活动,可以使人精神放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误会和冲突,建立和谐的关系等。这些都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茶艺,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
茶艺更是一种人生艺术。人生如茶,在紧张繁忙之中,泡出一壶好茶,细细品味。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炼过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
相关文章
 
                                
                                (二)法治模式重在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代议制影响下的一种形式,其最高理据在于,这种制度依据的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样的前提;之所以采用代议制,是因为所有人直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在现实中不可行,无法完成技术操作,这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实条件制约;人民的整体性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是这种制度设计的理论假设;国家公权部门和公职人员受到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这是这一制度的初衷。......
2025-09-29
 
                                
                                “不应为”轻律折责之后,实际处罚为十五板。减轻了原定的刑罚。除非在上报审理的过程中,再遇新的恩旨、恩诏。譬如有一案中,地保收受贿赂将私和人命案隐瞒不报,受赃枉法,法官认为,作为地保,有觉察命案、如实上报的职责,反而收受贿赂私和命案。因此,所得杖罪应不准援免,折责发落并且革役。此外还有一例因“过误致罪”而“照例纳赎”的案件。皇帝、法官及律例往往给予这些人员在刑罚之上的宽免。......
2025-09-29
 
                                
                                效率是庭前会议程序设置的首要价值,但公正是庭前会议程序的核心价值,当两者发生价值冲突时,应当以公正为先,同时兼顾效率。(三)庭前会议所解决的问题:程序还是实体庭前会议是为解决刑事审判的程序性问题而设计的,其是不是一定不能逾越雷池半步,丝毫不得涉及实体问题。但基于息诉止争,附带民事调解作为例外,可以依据庭前会议中达成的和解协议,对附带民事部分进行实体处理。......
2025-09-29
 
                                
                                我们已经对各种校勘方法作了介绍,下面再谈谈改正书面材料、撰写校勘记的具体方法。如何注明记录校勘情况,也有一些规定。今人张舜徽先生将历来校勘记的写作方法归纳为十条,今录之如下:一、凡文字有不同者,可注云:“某,一本作某。”[82]作者采用他校的方法,广征博引,以丰富的资料证明“秦丞相”系“秦承祖”之误,令人信服。[83]“沈本”指沈宝砚据传是楼藏宋椠本之校本,作者采用对校的方法,录其异同,判定其是非。......
2025-09-29
 
                                
                                也许精确界定计算被征收不动产价值的时间标准过于复杂,国家标准只是注意到了该问题,对该问题的解决进路不置可否。从该规范可以看出,上海市补偿被征收房产的时间标准是房屋拆迁许可证颁发之日。在补偿方案做出日期和拆迁许可证颁发日期之间的1个月,潘蓉的房产价值的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上述列举的美国各法院的判例中,存在变通计算被征收不动产价值时间标准的可能。该数额是潘蓉房产本身得到的补偿。......
2025-09-29
 
                                
                                泛泛而言,中国3000年历史长河中,主流风俗受周代礼法的影响最大。周代的礼法不会凭空产生,可能大部分承于商。周以后的丧葬、婚姻、祭祀、衣、食、住、行等风俗大多被纳入周礼,且以相当于国家法律的地位予以规定。因此,周代礼俗是合二为一的,可从《礼记》《周礼》《仪礼》中找到源头;而与农业活动相关的四时习俗则多源于《礼记·月令》和《大戴礼记·夏小正》。因此,周礼的核心是尊上卑下,贵贱有别。......
2025-09-29
 
                                
                                截至2015年,已查获分布在新疆十个地、州内十多所高校的300多名大学生参加了恐怖分裂组织,而伊犁地区目前在押犯有恐怖活动罪的犯人约1500余名,年龄在18岁~20岁之间的占大多数。从2012年4月5日公安部公布的第三批恐怖分子名单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从事恐怖活动或成为恐怖分子时普遍比较年轻。......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