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3D打印技术应用分析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3D打印技术应用分析

【摘要】:当下私人订制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使用3D打印技术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制作中开发应用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中引入3D打印技术等新技术,人民群众将会对博物馆文物历史文化有更大兴趣,使博物馆文化真正走进人民群众中去。

(一)3D打印技术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中的优势

首先是体验多元化,传统参观博物馆文物都是隔着玻璃看的,因为博物馆文物都是很珍贵的,文物一般都是在特定的玻璃罩里面供参观者观看。3D打印产品消费者可以拿在手中观看抚摸,延伸了对文物的更多体验。其次是地域方面,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开模生产,需要有大型生产线做支撑,我国东部明显比西部基础条件要好,同时开模工艺制作难度高,需要成本较高。3D打印产品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各地区适应性强,灵活性高,只需要有一台电脑和一台3D打印机就可以满足生产需要。3D打印产品即增材制造方式,可以先制作出小批量样品供消费者挑选,使用原材料少,降低了能耗,节约了人力、物力和生产成本。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关于产品造型问题,设计师绘制一个效果图,传统制作方式会出现产品做不出来的尴尬情况;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外观形态很复杂的产品,如跑车,公共空间灯饰、灯具。

(二)将博物馆文物“带回家”

基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量很大,节假日组团去博物馆看展览已成为社会潮流,看完展览很多参观者有把藏品“带回家”的冲动。假如博物馆或者参观者使用3D打印技术将这些文物复制出一个三维立体模型,立体文物模型这项服务将会带给参观者全新的观展体验,从而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发挥到最大值。

(三)3D打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可选材质多元化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材质选择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材质选择表达出不一样的设计效果,同时不同的材质选择会给消费者不一样的触觉体验。博物馆文物都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精品,制作工艺难度大且复杂,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可能实现不了完美的复制,而且材料的选用单一。3D打印技术可以选用多种原材料制作,不同文物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表达其内在精神气质。

(四)3D打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激发参观者的学习兴趣

教育体验活动中,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出一些拼装的文物模型,家长和孩子一起拼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当然,博物馆文物模型需要设计师采用一些创新方法进行设计,如文物差异化设计、体验型设计等,让消费者体验到文化存在感和普遍性,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

新时代产品设计需要新方法。当下私人订制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使用3D打印技术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制作中开发应用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在博物馆角度下,如何利用3D打印等新技术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同时在各方面有更多的创新,将是设计师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相关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中引入3D打印技术等新技术,人民群众将会对博物馆文物历史文化有更大兴趣,使博物馆文化真正走进人民群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