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2023-08-05
1.联合金融部门监管
按照我国行政原则中的依法行政原则,电影局仅能在其业务领域内直接行使职权,而对于与产业链重合的涉及资本运作等的环节,应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即由金融监管机构等部门来负责。当电影与金融领域重叠时,相关监管就对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分工、协调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6年,某电影被曝光虚假票房和资本运作,电影局在其职责范围内对涉嫌违规的主体进行了惩戒和处罚,但是制片方在当时的金融市场上的影视资本运作和行为是否属于违规,则需要由当地的金融监管机构等部门自行做出反映和回应。[59]
2.加强与行业组织合作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的要求,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规范会员依法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电影行业组织在电影从业者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之间起着协调和沟通的重要作用,是建立和规范电影行业的重要力量,目前在我国注册的电影行业组织已经达30多个,如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等。[60]其中,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常规工作之一便是规范电影市场,该协会还积极联合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向全社会公开通报各类违规的电影院,在规范电影市场、保障行业成员的利益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因此,对于行业中贴近市场和主体内部的管理事宜,行政部门可以通过与行业组织合作的方式实现简政放权,由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自律规范或章程来监督、约束协会成员,杜绝票房造假行为。对于造假的成员,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向全社会通报;对于受害的成员,应积极鼓励并帮助其维权;还应通过组织学习、人才培养的方式定期对成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引导,努力从源头上去减少票房造假。
其实,主管单位的明确化、多元化,也有利于公民发挥监督作用,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提出质疑、提供信息,提高监督效率。某电影以24.3亿元的票房成功夺得2015年度中国电影票房冠军,但是网民对其上映票房统计的数据提出质疑,当时已上映一个半月的该电影被排了很多午夜场,且上座率高、场次间隔时长短,夜间的排片每场只间隔15分钟。近年来,由于电影市场受众的扩大,公民对电影的群体期待值使得其监督自觉性提高,很多票房造假的情况由网民自发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台曝出。此外,公民自发检举票房造假也有利于电影制片方提高警惕,从消费者层面拒绝行业内偷漏瞒报票房、票房注水等票房造假行为。[61]
有关民法典与文化传媒行业的法治化的文章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首次确立了新闻报道、舆论监督行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类型和责任认定,列举了三类不予免责的侵权情形,即虚构事实、过失传播严重失实的内容和侮辱性言辞,属于穷尽列举。要求新闻机构不得捏造、歪曲事实,是要求新闻机构要有合理可信的消息来源作为报道支撑,但允许其出现不可避免的细节失实和阶段性失实。新闻从业者还应当尊重现有证据材料反映的客观事实,不要将“主观猜测”作为事实描述。......
2023-08-05
截至200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53亿人,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成为微博元年,截至2010年10月,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21.7万。各网站须将本年度引进计划向广电总局申报,并在“网上境外影视剧引进信息统一登记平台”上发布。2015年是“互联网+”元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达到4.61亿,用户使用率为69.1%。......
2023-08-05
该原则就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首先,民法典确立了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政府的各项外包应当按照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拟定合同内容,并诚实履行契约,为全社会树立诚信守约的榜样。......
2023-08-05
民法典设“民事权利”专章,凸显民法典中民事权利的中心位置。由于文化产业促进法主要是为政府创设义务,民法典的相关条款为政府权力的行使提供了指引,也设定了边界。就人身权利而言,文化产业促进法与民法典应当相互配合、协同发力,保障个人权利实现。......
2023-08-05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也迅速出台了相关规范性文件和行业自律规范。2016年7月,《文化部关于加强网络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督促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和表演者落实责任,违法违规表演者将被列入黑名单或警示名单。......
2023-08-05
2017年的《规定》主要遵循的是“平台管账号、事后监管为主、内容监管为主”的思路,并不足以解决目前公众账号存在的诸多问题。这次《规定》的修订,是在对行业现状进行研判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规范传播秩序,建设优秀网络文化,维护文化安全,壮大主流舆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建设良好网络生态。......
2023-08-05
以往的互联网监管更强调平台责任,而《办法》分别规定了直播营销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的义务,实现了主体责任全覆盖,直播营销流程全覆盖,有利于各方明确行为边界,增强相关主体行为的可预期性。直播营销平台负有信息安全管理义务,未成年人保护义务,实名认证义务,对违法、不良信息进行处置和报告义务,制定直播营销目录义务,税收信息报送义务,健全投诉举报机制义务。......
2023-0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