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我们切不可忽视语言心理,要十分重视言语交际的艺术。现在有些人,不论对方年龄、身分、职业,也不论交际场合,随意称呼,带来的麻烦确实不少。与此同时又派邮车紧急报告郑国。弦高考虑到郑国的安危,设法阻挠秦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考虑不周,言事过直,反而会激怒对方,导致郑国灭亡。......
2023-08-02
同言语交际一样,非言语交际类型是千姿百态、丰富多采的。它是对言语交际的自然连拉和重要补充,它可以用于强调、替代、重复或者补充言语包含的信息,使言语表达更加连续和通畅,暗含的信息意义更加明确完整。当然,非言语表达也可能与言语表达不相一致,甚至相互冲突,呈现出复杂的情况。对此,我们不能草率从事,随意划分类型。这里,我们仅从非言语交际方式的角度,进行尝试性的划分。
1.动觉交际
所谓动觉交际,是指引起交际对象注目的表情和动作。这种表达方式主要诉之于对象的视觉,从看的方面来把握情感、捕捉信息。所谓察颜观色,从别人的表情、动作、眼神中领会情感意图、获得信息,就是这种动觉交际方式。
关于动觉交际的研究,很早就引起心理学家们的重视和注意。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的面部表情、目光暗示、全身势态,都与他的内部感情、性格特征直接联系着。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面部的“阴晴雨雪”的变化,都深刻地反映了这点。这是因为人体各部分的动觉,反映了一个人的总体情绪,一旦符号的动觉系统纳入交际情境中,就会给交际带来细微差别。动觉交际就是通过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动作实现的,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动觉交际中的面部。面部表情,是指对于信息的发出和接收,交际双方发生交互作用和感情交流的方式,不是通过语言或人体其他部位的动作变化来反映,而是通过面部神色的变化显示出来。人的面部表情是丰富而复杂的,它直接联系着人的心理活动。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人的固有性格特征,都可以通过面部的细微变化反映出来。人的面部是人的内心的晴雨表,得意时则满面春风、喜形于色;失意时则愁眉不展、情绪无常;谈得投机则面带温情、和颜悦色;话不投机则恼羞成怒,面红耳赤。喜怒哀乐,无一不显之于面部表情。即使是性格内向的人,也不可能情不外露,只不过是比较含蓄而已。当然,内心与面部表情也有不相一致的时候。比如说,反常心理,极端悲痛时却哈哈大笑,滥用表情,言不由衷,等等。而这些也是人的某种心理的曲折反映,有的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我们如果联系此人的真实情境,是可以发现其表里不一的性格差异的。它与反常的心理状态毕竟不同。但不能由此而断定人的表情的无确定性,更不能据此而否定面部表情与其内部性格特征的必然联系。
(2)动觉交际中的目光接触。目光接触是示意动作交际的方式之一。目光既能穿透他人的心灵,又能展示自己的心灵,它是无声的语言。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睁得大小,眼神光彩程度,可以准确地传递信息。瞪眼瞠目,表示愤怒和反抗的情绪;目光柔和,流波顾盼,饱含着内心的柔情蜜意。眼睛神采的变化,甚至可以反映一个心灵的发展变化。《史记》上有一则“鸿门宴”的故事。项羽要杀掉刘邦,范增与项羽商议行动暗号,饮酒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范增以目示间,又举起所佩玉示意再三,可见他杀刘邦的决心。只是由于项羽未作反应,所以没有杀之。鲁迅写祥林嫂的命运变化,也抓住了祥林嫂眼神的变化。第一次祥林嫂到鲁四爷家,顺着眼,也很精神,可第二次来时也是“顺着眼”,“只是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的。”然而死之前的祥林嫂,“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表现出了祥林嫂的心灵变化,透视了她那一生不幸的悲惨命运。我们接触别人,首先要观看对方的眼神变化,因为眼睛是面部表情中最灵活、最富于传神的器官,目光是最有吸引力的。西方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任意两个平行列的圆圈或环状物,尤其是大圈内套有小圈或大环内套有小环,近似人的瞳孔,特别能吸引人的视线。可见,目光接触所产生的交际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尽管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道德观和性别的不同,会导致千差万别,但对于这一点的认识已成为代代相传的定式,它的作用显然是不可能否定的。
(3)动觉交际中的身体动作。身体动作在交际环境中出现,无疑都具有示意作用。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频频点头或摇头,则表示极力的赞同或反对,这几乎无一例外。当然,点头、摇头的动作所表示的意义,只是就同一国家或民族而言的,绝不能一概而论。希腊人以摇头表示赞同,点头表示不同意;日本人不同意时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只是客气地笑笑。但身体动作能传递一定的交际信息,则大概是肯定的。我们平常说的点头哈腰,蹬足曲膝,以致接吻拥抱,都含有它的特殊意义。
身体动作都是交际方式,手势的作用则更能实现示意动作的实际含义。相对于面部表情而言,手势是一种更重要的交际方式。用手势作暗语,表达某种意思,交流某种感情,加强某种语气,会使表情更加有声有色,神情毕现。当然,手势的示意反映着民族的文化心理,中国人称赞别人的发明创造了不起就翘起大拇指,对庸碌无为者便以小指表示。日本人则不同,他们伸出大拇指是表示“老爷子”,用小指表示“情人”。欧洲人站在路旁伸直手臂翘起大拇指则表示要“搭车”,这些与中国完全不同。手势所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其传递的信息内容很不一样。
除此以外,交际时双方的姿势也是一种示意性动作方式。如果两人相向而坐,距离很近,这表示相互接纳,谈话一定很投机;如果两人相背,则一定是不和,或谈不拢,表示相互抗拒;如果肩并肩,更能表示关系密切、友好。当然,以姿势示意,并不是只有上述三种方式,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不同,姿势的示意内容也有差别。动作姿势是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不能乱加运用。
2.外言语交际
除了动觉交际外,外言语交际也是常见的方式。外言语交际是口头语言交际的补充形式之一,对于突出语义和明晰信息有其特殊作用。
外言语交际包括副语言交际和额外语言交际两种方式。副语言系统是元音化系统,指的是声音的声幅、音质和音调性。如说话的快慢,声音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变化,发音的准确程度等等。有的声音悦耳,有的声音刺耳,其音质存在着差别。此外,还有些特殊声音,如“喔”、“噢”、“哎唷”、“嗬”等,对于具有言语意义的信息传递和信息的明晰都有补充作用。额外语言系统是指言语的停顿和其他附加动作,如边说边笑,哼哈、咳嗽之类,不仅补充,而且还可以修饰语言,与副语言系统起着同样的作用。
3.触觉交际
触觉交际是指交际双方之间的触摸行为,是人们利用空间建立亲密关系的延续。如握手、摸服袋、拥抱、接吻等等。触摸交际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中产生的,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触摸行为所包含的意义和效果则是由双方所处的特定环境、触摸的部位以及触摸的方式所决定的。如长辈抚摸晚辈,领导同下级握手,都是亲切、爱护、看得起的表示。对悲痛欲绝的人,我们用手按按他的肩膀,或紧紧握住他的手,是一种理解、宽慰的表示,比言语更能显示春特殊的意义。一般来讲,触摸可以促进彼此了解、相互谅解和感情交流地交际友谊的建立和关系的深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4.空间接近交际
E·尔把空间接近称作“空间心理学”,他是空间接近论的创造者。他在空间组织的基础上,提出的评价交际隐秘性的方法,具有实践意义。例如我们辩论某一问题,辩论的胜负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布局,其他的交际因素也会发生作用。然而在其他交际因素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化交际空间组织布局,则有可能出奇制胜。从个体间交际讲,空间是指个人的空间范围,它与个人是形影相随的。每个人总是同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身体距离的,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个人空间的存在是无疑义的,当然距离大小因人而异。因为个人空间受着三个因素的影响,即人们之间关系的深浅和增减变化,外部空间环境,文化背景。例如女性较男性更适应于狭小空间。距离的远近同交际的效果往往成正比。
5.物体语言交际
所谓物体语言,是指象征着交际意图的服装或其他装饰品,其中包括服装、发型、化妆品、珠宝手饰以及其他装饰身体的东西。这些装饰品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对于交际者来讲,既会引起某种好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也会招人讨厌,产生无形的排斥力。它是无声的语言,穿什么衣服象征什么人,有什么服饰,表明什么地位。相容或相拒,吸引还是排斥,都存在于那些装饰品本体。它不是以语言表达,而又代替了语言,能起到交际语言所不能起的作用。
有关交际素养的文章
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我们切不可忽视语言心理,要十分重视言语交际的艺术。现在有些人,不论对方年龄、身分、职业,也不论交际场合,随意称呼,带来的麻烦确实不少。与此同时又派邮车紧急报告郑国。弦高考虑到郑国的安危,设法阻挠秦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考虑不周,言事过直,反而会激怒对方,导致郑国灭亡。......
2023-08-02
语言交际的类型是较多的,而主要的类型无外乎以下几种。文字语言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运用得较为普遍。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充分发挥文字语言的交际功能,提高文字语言的表达艺术,使交际双方很快进入情境,达到心理共鸣的目的。此时,毛泽东虽没有发出声音,却无声胜有声,将一个伟大领袖为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崇高精神,非常深刻有力地表现出来了。情态语言应当说是语言交际活动的重要工具。......
2023-08-02
交际心理既然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作用、相互联系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它的性质,以及由此带来的十分明显的特征。我们从巴伦德的概括中可以看出:构成交际关系的双方,都存在着如何认识自己、如何揣测和对待对方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和思考,最后形成一个鲜明的观点。......
2023-08-02
需要是人们对必需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情感倾向的取舍,它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其根本的原因是看其是否符合需要。另一是社会需要,它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需要。这种需要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又引发人们情绪的本质内涵——情感。人类的多种多样需要,不仅决定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而且导致了人对交际的渴望和要求。再次,人类需要加强自我认识。由以上三个方面可见,需要是交际的前提。......
2023-08-02
交际动机与交际行为的关系是很直接的。动机引发行为,并促使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可以说交际行为也是动机性行为,它具有自己固有的特征。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的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为了说明这种影响,勒温提出下列行为公式:B=f(P·E)这个公式中的B表示行为,P表示个体内部因素,E表示环境因素,f是函数。然而有动机必须表现于行为,行为也一定隐藏着某种动机,这是确定无疑的。......
2023-08-02
首先老僧寄希望于坐化升天而成为“真身”,没有轻生之举;其次他用鲜血写了自传,向世人吐露自己的身世和“事迹”,留下与世交际的信息。人只有锲而不舍地进行交际活动,通过信息的传递和感情的交流,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承认自己,才能谈得上“自我实现”,以满足自己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在相互心理的作用中获得进步和发展。......
2023-08-02
没有语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会受到阻碍,有的甚至成为不可能。简单地说,语言是一种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则而构成的符号系统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机能,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语言与思维的相互联系及不可分割性是显而易见的。书面语言是以规范的书面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意见要求的,它是交流感情和信息的重要形式。......
2023-08-02
当然,今天的个体与群体的交际,除了具有进攻的心理现象之外,还有另外一些心理现象,如人际关系中的求存心理,有悖于群体行为的离异心理,以及在特定环境中的趋同心理、服从心理等等。......
2023-0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