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动机与交际行为的关系是很直接的。动机引发行为,并促使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可以说交际行为也是动机性行为,它具有自己固有的特征。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的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为了说明这种影响,勒温提出下列行为公式:B=f(P·E)这个公式中的B表示行为,P表示个体内部因素,E表示环境因素,f是函数。然而有动机必须表现于行为,行为也一定隐藏着某种动机,这是确定无疑的。......
2025-09-29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互递信息,一刻也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会受到阻碍,有的甚至成为不可能。人类的语言是丰富多采的,尤其是汉民族语言,更是多姿多采、富于变化。语言对于深刻而恰当地表达思想和广泛而准确地交递信息发挥着工具的作用。因而首先我们对语言本身作一番探讨。
1.语言
什么是语言,这虽然是语言学所探讨的问题,但对交际心理的研究也十分重要。简单地说,语言是一种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则而构成的符号系统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机能,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准确把握语言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它同其他几个概念加以比较。
首先,语言不同于言语。语言按传统学说讲,它是由表示一定意义的词汇、表示一定声音的语音和一定结构的语法规则等要素构成的,尤其是汉语,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而言语则是语言的实际运用,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思考、表达思想、交流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换句话说,言语是人们用语言交际的心理过程。人们所说话、演讲、写文章、作报告都在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对方通过听、读、看接收信息,感知对方,这一切要靠言语进行。语言与言语是存在着差异的。这差异主要体现在:①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言语则是一种心理现象;②语言是交际工具,言语则是交际过程。
语言同言语又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语言的作用要靠言语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只有进行言语活动,语言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言语如果离开语言材料,不凭借这一表达工具,就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就无法进行言语活动进而交际。它们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
语言同思维也存在某种程度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曾说过“语言与思维同古”的话。这就是说,语言与思维就其起源而言是同时产生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关系。
语言与思维的相互联系及不可分割性是显而易见的。人们运用概念进行思维活动,而表示概念的则是语言,因而语言实际上成了人们进行抽象思维的工具。与此同时,语言所形成的概念不是凭空的,而是人们思维的结果,这是其一。其二,语言表达人的思维是最准确、最完整、最丰富的,可以说它是最完美的表达方式,其他方式,如手势、表情等都无法与之比拟。但语言这种表达方式要靠思维来不断充实和完善,许多新语汇的出现,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思维不断概括出来的。当然有些思维可以靠表象或某种形象来进行,但即使是实物也不能说明思维完全离开语言,因为实物总是可以用语言进行抽象概括的。
然而,语言同思维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彼此还存在着某些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
(1)思维与现实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它们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语言只代表现实中的某种符号,只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的约定俗成的结果,其性质并不依赖于客观现实。
(2)语言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念并无等同对应关系,词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示的概念不一定相同,同一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示。(https://www.chuimin.cn)
(3)思维对于人类来讲存在着共同的规律性,而语言形式和语法结构则因民族而异。
2.语言的表达形式
我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时候,常用的表达形式有三种:
(1)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是以语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见要求的表达形式,如讲话、讲课、唱歌等。口语有双向的,如对话;也有单向的,如独白、自言自语、朗读。它是以发出声音为标志的。
(2)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以规范的书面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意见要求的,它是交流感情和信息的重要形式。
(3)无声语言。无声语言是不发出声音的内部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是内隐性发音的反应,言语器官组织仍然活动,大脑皮层仍然输送动觉刺激,它执行着发音时的同样功能。无声语言是口头、书面语言的内化,它可以使言语活动过程连贯一致,使语言更加简练、浓缩。
3.语言是交际最重要的工具
交际有多种方式,但都离不开语言。因为交际活动,交际双方互相影响、互相沟通,所谓“心灵相印”,都离不开语言符号系统。符号互动论者认为,人们都是借助于符号系统来进行交际的。可以这么说,不论什么交际,如果离开了语言符号,那就不能或者基本上不能进行。在许多的社交和联谊活动中,语言符号的作用是明显存在的。交际活动没有语言符号,等于过江失去了船只,要有效地进行交际实属不可能。
相关文章
交际动机与交际行为的关系是很直接的。动机引发行为,并促使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可以说交际行为也是动机性行为,它具有自己固有的特征。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的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为了说明这种影响,勒温提出下列行为公式:B=f(P·E)这个公式中的B表示行为,P表示个体内部因素,E表示环境因素,f是函数。然而有动机必须表现于行为,行为也一定隐藏着某种动机,这是确定无疑的。......
2025-09-29
交际心理既然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作用、相互联系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它的性质,以及由此带来的十分明显的特征。我们从巴伦德的概括中可以看出:构成交际关系的双方,都存在着如何认识自己、如何揣测和对待对方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和思考,最后形成一个鲜明的观点。......
2025-09-29
讲的是们交往中言行举止要优美。无论入坐、端坐和起坐,这三方面都要注意姿态美。寺庙中的观世音雕像,坐姿优美,笑容亲切,神态自然,使人流连忘返。有的人步伐矫健,动作敏捷,给人以健壮、活泼、精神抖擞之感;有的人步履轻盈,体态端庄,使人觉得斯文、优美而庄重。良好的步态,应该是自如、矫健、敏捷的。男性应注意力度,女性应注重柔性,两者各具特色。人的动作,除了应该表现性格美以外,还应注意教养。......
2025-09-29
交际心理学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种外现,它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它的创建毫无疑问是以人类文化作为广阔背景的。交际心理学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自然与文化态势有着内在联系。......
2025-09-29
面部神态可以传情达意,人的心理往往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辛宏受到辱骂仍然笑脸相陪,彬彬有礼地劝说。因为顾客来到柜台前,首先不是挑选商品品牌、质量、样式,而是先看营业员面孔、表情;不是先买商品,而是先“买”营业员的态度。营业员面带微笑、态度热情就能吸引顾客、减少磨擦、化解矛盾。......
2025-09-29
首先老僧寄希望于坐化升天而成为“真身”,没有轻生之举;其次他用鲜血写了自传,向世人吐露自己的身世和“事迹”,留下与世交际的信息。人只有锲而不舍地进行交际活动,通过信息的传递和感情的交流,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承认自己,才能谈得上“自我实现”,以满足自己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在相互心理的作用中获得进步和发展。......
2025-09-29
人对客观事物的需要,必然隐藏着某种动机,尽管这种动机不一定能产生相应的行动,但也不能否认这种动机对行为的支配作用。有需要才有动力,有目标才有追求,这是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但不论哪种需要,就交际而言,都直接诱发着交际动机,对交际动机具有强大的驱动力,使交际动机更带有明确指导意向和高度的自觉性。......
2025-09-29
人们在事业生活上取得成功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美国的赖斯·布吉林在他的《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一书中说:“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如果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打交道,不管你的工作和职务是什么,那么你就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完了85%左右的行程,而在取得自己的幸福上有了99%的把握。”世界上的“狼孩”、“猪孩”发育成为正常人说明了这一点。王显凤已由一个“猪孩”发展成为一个正常人。......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