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际贸易法概述-国际贸易法

国际贸易法概述-国际贸易法

【摘要】:承运人、托运人和收货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受国际货物运输法的调整。在国际货物运输合同项下,托运人、承运人、收货人之间产生因货物运输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在通常情况下,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形式是由承运人单方面拟订、签发的货运单证。国际货物运输中,人们根据不同的运输种类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当事人的活动。

一、国际货物运输法概念

(一)国际货物运输概念

国际货物运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当事人为了完成货物运输目的,采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把货物从一国的某一地点运至另一国的某一地点的运输。

国际货物运输是转移国际货物买卖标的物的行为。它是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后的一种实际履行合同的方式。因此,国际货物买卖双方当事人为了保证将货物按质、按量、按时从一国运送到另一国,还需要签订货物运输合同。该货物运输合同就是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它对当事人(托运人、承运人等)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明确的规定。

国际货物运输方式很多,有海洋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江河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等。在国际货物运输中,托运人可以选用一种运输工具为其完成运输货物,也可以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工具为其完成运输,选用两种以上的称为国际多式联运。在这些运输方式中,每一种运输方式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其中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每次载运量最大,其次为铁路运输,而航空运输运量最少。但从运载速度上讲刚好相反。并且,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易受气候和自然条件限制,风险较大、成本较低。国际航空货物运输行业惯例制度较为严格,货物受损率低、成本高。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可以经常性正常运输,其仅适用于以铁路相连接的内陆国家。而国际多式联运可以综合各种运输方式特点。

(二)国际货物运输法概念

国际货物运输法是指调整货物跨国境运输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为了确保国际货物运输的顺利进行,各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国际社会通过国际条约来加以协调。这类法规包括:海商法、空运法、铁路法和公路法及与其有关的国际公约。

由于国际货物运输与国内货物运输相比,其涉及面广,法律关系复杂,因此,国际货物运输法主要有以下特征:

1.调整跨越国境运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在整个国际货物运输过程中要牵涉到不同国家的海关、商检、卫生检疫、边防移民等管理部门。在国际货物运输过程中,国际货物运输的标的是货物,即有形动产。承运人、托运人和收货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受国际货物运输法的调整。

2.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具有其独立性。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当事人签订合同后,为了将合同的标的物从卖方转移至买方,就必须签订运输合同。该运输合同尽管在合同的订立、货物的交付与保管等方面均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有一定的关联。但实质上,该运输合同独立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而存在。在国际货物运输合同项下,托运人、承运人、收货人之间产生因货物运输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在通常情况下,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形式是由承运人单方面拟订、签发的货运单证。

3.调整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法律规范是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国际货物运输中,人们根据不同的运输种类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当事人的活动。这些法律对承运人、托运人和收货人以及有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法律适用、赔偿规定、诉讼时效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法律规范反映在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以及国内立法中。

二、国际货物运输法种类

国际货物运输法,根据运输方式可以分为: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法,国际铁(公)路货物运输法和国际多式联运法等。根据法律规范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国内法、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其中,国际货物运输法中的国内法,一般主要包括:海上货物运输法,海商法以及商法典国家制定的商法典。而在铁路和航空国际运输中,由于牵涉国家地理国境,因此,只能通过国际条约予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