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1”和“许多”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1.认识“1”和“许多”的含义“1”和“许多”是数学中的两个基础概念。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在理解幼儿学习集合与统计概念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幼儿集合与分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的要点。......
2025-09-29
(一)教学内容
“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一般在大班开展,幼儿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明确总数比两个部分数都大,部分数比原来的总数小;掌握互补、互换规律。
(二)设计要点
“数的组成与分解”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对数有真正的理解,因此教师应结合多种方式设计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等方式学习,切忌死记硬背。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1.操作为先,注重数实物
幼儿对“数的组成与分解”这个内容的理解与其数数能力密切相关。例如:2个青苹果对应2,3个红苹果对应3,幼儿通过数数发现这里一共有5个,初步理解了5的组成与分解,详见图5-5。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正面、反面两种颜色不同的圆点,让幼儿随机撒5个圆点,然后分别数出不同颜色的圆点有几个,最后记录数量即可,详见图5-6。
因此,实物操作是幼儿理解数的组合的第一步,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如:小木棍、雪花片、水果、玩具等,让幼儿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感知数的组合。

图5-5 数实物

图5-6 5的组成与分解
2.推理并归纳规律
幼儿在数实物的过程中,会逐步发现一些原则,如:1与2、2与1合起来都是3,这就是互换规律,幼儿就是在发现、推理和归纳过程中理解数的组成与分解。
3.识记与背诵
当幼儿理解了数实物与推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背诵的方式来识记和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不能要求每个幼儿都快速识记数的组成与分解的口诀。
总之,在设计“数的组成与分解”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借助数数、数实物、推理归纳、识记背诵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数的组合及其规律。
思考与练习
1.游戏名称:碰球。
玩法:教师任意给出一个数,问幼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需快速回答:嘿嘿,你的1球碰×球。反复如此。
2.选定某个数,自主设计两个该数的“数的组成与分解”的小游戏。
【案例分析】
大班数学教育活动:聪明的喜羊羊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幼儿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分解和组成是幼儿学习加减法的基础,幼儿在学习时往往觉得很枯燥。本活动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本着直观性、参与性的原则,从动手操作、情感需要和快乐学习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数的组成与分解中的交换规律。
2.能够准确地将数字9按照8的不同分法分成两份。
3.在集体游戏活动与合作中,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儿歌《大家一起喜羊羊》;棋子若干、彩笔、记录纸、课件、泡沫板、小草、灰太狼头饰、沙包等。
2.知识经验准备:初步掌握了8的组成与分解,熟悉《大家一起喜羊羊》儿歌。(https://www.chuimin.cn)
3.空间环境准备:干净宽敞的教室。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播放音乐《大家一起喜羊羊》,幼儿做手指律动,通过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提问:小朋友,刚才的歌里都唱到了谁?你喜欢喜羊羊吗?为什么喜欢他?(因为喜羊羊很聪明。)
2.引导幼儿复习8的组成。
教师扮演慢羊羊并提问:今天,我是羊村的村长慢羊羊,你们想当聪明勇敢的喜羊羊吗?那我就先考考你们:前段时间喜羊羊已把8捆青草分别送给了沸羊羊和美羊羊,当时有几种分法?(7种分法)分别是几捆?(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
二、幼儿自由动手操作,尝试9的分解
1.教师提问:今天,我准备了9份礼物,我想请喜羊羊帮忙,请帮我把这些礼物分给美羊羊和沸羊羊,愿意帮忙吗?
2.教师分发材料,每位幼儿一盒棋子、一张大图片。
(1)幼儿第一次进行9的自由分配。
(2)幼儿进行第二次自由分配,提出要求:不能和上次分的一样。
(3)依此类推,一直到第八次自由分配。
三、教师出示分解结果,幼儿对比、验证
1.请幼儿观看课件,带领幼儿验证自己分配和记录的结果。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分的和老师分的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交流讨论:9还能不能再分。
4.教师小结:9一共有8种不同的分法。
四、游戏,巩固9的组成和分解
1.游戏“拔草”
(1)教师准备好绿色的大泡沫板,在上面插上很多的小草。在游戏进行前老师会告诉每个小朋友一个数字密码,数字密码是几就拔几棵草,请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提问:谁拔了8棵草,那8和几可以组成9?(拔了1棵草的小朋友起立)幼儿一起说:8和1组成9。
(3)依次提问。
2.游戏“打倒灰太狼”
玩法:羊村的警报响了,灰太狼来了,怎么来了这么多灰太狼?原来灰太狼新发明了克隆机器,克隆出好多的灰太狼。
(1)请幼儿点数灰太狼的个数。(9只)
(2)喜羊羊准备好武器——沙包,拿出来当石头砸向灰太狼。
(3)打倒了几个?请幼儿列出相应的数的分解。
(4)带幼儿到室外庆祝战胜了灰太狼,活动结束。
活动评析
本活动选取的内容是“9的组成与分解”,是在幼儿熟悉了数字8的组成与分解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教师设计了先让幼儿根据之前的知识经验,操作实物来自由探索9的组成与分解,再进行对比、验证,总结归纳出9的8种不同的分法。同时,还借助了情境化的游戏“拔草”和“打倒大灰狼”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9的组成与分解的掌握,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活动目标。
相关文章
(一)认识“1”和“许多”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1.认识“1”和“许多”的含义“1”和“许多”是数学中的两个基础概念。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在理解幼儿学习集合与统计概念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幼儿集合与分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的要点。......
2025-09-29
计数能够帮助幼儿掌握数数的规则,而有关基数、序数、单双数、相邻数、零的教学活动能让幼儿获得数的实际意义。[4]下面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数的实际意义”教育活动的设计。......
2025-09-29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依据,是幼儿学习并感知自己周围生活中最初步的数、量、形、空间、时间等有关数学的知识。(三)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具体见表2-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题型多以选择题和活动设计题型为多。......
2025-09-29
布卢姆认为,一个恰当的数学目标的表述应该具有两个特征:必须详细说明目标内容;应当用特定的术语描述教学后学生应能做的而以前不能做的行为。(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分类结构是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从横向结构上进行区分的,这在广度上体现了目标体系的有序性。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从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按情感态度、认知能力和操作技能进行分类。......
2025-09-29
快乐转起来为什么太阳光照射在太阳能板上,秋千、旋转木马、摩天轮、风扇会转动起来呢?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探索出了水量多少和喷泉高度的变化规律。通过探索、比较,孩子们发现太阳能板的大小决定了船的速度。活动评析在此案例中,幼儿在补充6的组成形式的过程中,运用了互换律和互补律,从而对数的组成规律形成了完整的认识,提供了幼儿探索和推理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7~10的组成形式。......
2025-09-29
作为影响儿童数概念的重要因素和条件之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环境问题得到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区角活动的特点是支持幼儿个别化的学习方式,幼儿在操作区角材料时经常会自主突破常规思维,创新活动内容和材料,这是幼儿通过假设、想象另谋活动途径和方式,赋予活动内容和材料以新的诠释,这也是幼儿下意识的变通。......
2025-09-29
(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放在一起归为交通工具一类,称为交通工具的集合。集合的表示法有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法。(三)幼儿集合的发展阶段与特点苏联儿童数学教育家A.M.列乌申娜的《学前儿童初步数概念的形成》指出了不同的年龄时期幼儿的集合概念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在3岁前,婴幼儿的集合的概念发展是比较笼统、泛化的阶段。......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