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在传抄出版过程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2]可见脱文现象也出现甚早。脱一两个字的例子较多,如《战国策·秦策》云:“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孝公行之八年,死。惠王代后莅政。”古代简书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称为脱简,后世因而也称脱文较多的现象为脱简。至于书前脱序及目录,书后脱跋文附录,也往往有之,此不详述。......
2023-07-25
倒指原稿文字具存,并无讹误、缺脱或衍羡,但在流传过程中,文字的先后次序却被弄颠倒了的现象。先后次序被弄颠倒了的文字称倒文,纠正之则称为乙正或乙转。字数较多的倒文习惯上称“错简”。这其中又有字倒、句倒、篇章倒等不同情况,甚至目录、表格也有错乱现象。今分别述之如下:
字倒之例,如《淮南子·人间》篇云:“家富良马。”王念孙指出:“良马本作马良,与家富相对为文。《汉书》、《后汉书注》、《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引此并作家富马良。”[10]再如《庄子·秋水》篇云:“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俞樾认为“海”字当在“曰夫”之下。原文当为“……告之曰:夫海,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王叔岷按:“俞说是也,《艺文类聚》八、《御览》六十、九三二、《事类赋》六《地部》一、《天中记》九,引‘海’字皆在‘曰夫’二字之下,今本误错在‘曰夫’二字上,不词。”[11]
句倒之例,如《老子》第十四章有“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两句。周祖谟指出:“汉代帛书《老子》乙本作:‘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唐广明元年焦山《道德经幢》作‘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与帛书合。今本误倒。”[12]
错简之例,如今本《管子·七法·为兵之数》云:“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当其前,莫害其后,独出独入,莫敢禁圉。”同篇《选阵》复云:“有风雨之行,故能不远道里矣;有飞鸟之举,故能不险山河矣;有雷电之战,故能独行而无敌矣。”而在1972年于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的《管子》残简中,上面的这两段话却是连在一起的,作:“动如雷神(电),起如蜚(飞)鸟,往如风雨,莫当其前,莫害其后,独出独入,莫能禁止。有风雨之疾,则不(难)远道;有蜚(飞)鸟之起,则□□山河;有雷神(电)之威,则能独制而无適(敌)。”周祖谟认为:“这些文句的层次很顺,今本因简册错乱而传录有误。”[13]
篇章颠倒之例,如1973年12月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甲、乙两本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张政烺说:“关于帛书《老子》中《德经》在前的问题,我以为古本本来如此,传世的材料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不过久不为人注意而已。《韩非子》中《解老》、《喻老》两篇,都是先‘德’后‘道’。今天所见最早的《老子》注解,是西汉严遵的《道德真经指归》,开卷就是《德经》的‘上德不德’篇。”[14]
有关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文章
文献在传抄出版过程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2]可见脱文现象也出现甚早。脱一两个字的例子较多,如《战国策·秦策》云:“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孝公行之八年,死。惠王代后莅政。”古代简书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称为脱简,后世因而也称脱文较多的现象为脱简。至于书前脱序及目录,书后脱跋文附录,也往往有之,此不详述。......
2023-07-25
三代时,钟、鼎为最重之器,铸刻的金文器具以钟鼎居多,故后世又称金文为“钟鼎文”。在我国古典文献学史上,“金石”常常并称,成为一个名词。宋代学者在青铜器及其金文拓本的搜集著录、金石文字的考释记载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吕大临的《考古图》、《续考古图》,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等,都是至今仍为人参考的学术名著。......
2023-07-25
二是覆刻本是照原本覆刻,其序跋只能作为鉴别原刻本的依据,并不能用来鉴别覆刻本。因为该书版刻的时间绝不会在成书之前,我们依据书籍的内容,即可断定该书版刻的上限。审查书籍内容主要是审查那些可以判断该书成书时间的内容,例如人名、地名、官名、年代、事件等,都可以据以鉴定版本。......
2023-07-25
类序包括各大类(略、部)之序和小类(种、类)之序两种形式。《汉书·艺文志》散《辑略》之文,分载各略、各种(家)之后成为类序,更便观览。兹举《隋书·经籍志》两例类序于后。上述书名、叙录、类序三项,是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
2023-07-25
别集是相对总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此后,历代书目几乎都设立了“别集”类。分类、分体、编年这三种别集编排体例的功用和价值有所不同。别集的流传情况相当复杂。别集在古典文学文献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这首先是因为它们在古典文献中所占比例数量很大。别集也是一些总集、丛书编纂的基础。......
2023-07-25
分析古今的辑佚成果,其整理形式基本是六大类型。有些辑佚书虽列为一种,然其所得佚文实仅数条或十数条,有的甚至仅一条或几个字,整序编排比较简单,只能算是辑而存之,凑为一种。遗漏过多的辑佚辑佚本应广搜博采,网罗殆尽,可有些辑佚搜集不广,佚文遗漏甚多,此类辑佚只能视为辑存性的辑佚。校注性的辑本即在单纯性辑本的基础上,又对佚文作较为精细的校勘,有的还作较为简单的训注或按语。......
2023-07-25
伪书就是指那些作者不真、年代不实及内容假造的古典文献。[2]由此不难看出,前人划分伪书种类的标准并不一致,正如梁启超所言,“伪书的种类很多,各家的分类法亦不同”,他承认自己所分的10类也是“不科学的方法”[3]。为了更科学、全面、准确地反映伪书的种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伪书加以分析,在同一角度中尽可能坚持相同的划分标准。......
2023-07-25
关于丛书的起源,说法不一。综合性丛书是指包罗各种各类著作的丛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丛书。所谓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的丛书。就涉及古典文学某一文体和类别的丛书而言,可以说诗、词、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体的丛书都有。这两部书是诗话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丛书。要了解历代丛书的大致情况,可以通过阅读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目录》等工具书。......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