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区扩张案例研究:克拉玛依市的发展与推进

新区扩张案例研究:克拉玛依市的发展与推进

【摘要】:地处荒漠的克拉玛依市是随着油田的建设而逐步发展壮大的。单位模式下强调生产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对克拉玛依市的产业结构具有深远的影响。根据《克拉玛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对城市性质的定位,克拉玛依市将向现代化综合服务型城市发展,到2020年总人口突破50万人。总体而言,克拉玛依市的空间扩张体现了城市去单位模式下空间扩展的特点。

地处荒漠的克拉玛依市是随着油田的建设而逐步发展壮大的。2025年一号油井出油,2025年正式建市。2025年总人口只有1.8万余人,此后随产业发展,人口不断增长。2025年总人口为18.5万,2025年达到了37.5万(其中非户籍人口8.9万)。单位模式下的克拉玛依市与大庆市相似,是典型的单位型城市,是生产石油的一个基地。整个城市的发展围绕石油产业而组织和发展,包括人口迁移以及产业设置。单位模式下强调生产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对克拉玛依市的产业结构具有深远的影响。2025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57∶88.07∶11.36,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在空间上,因生产职能的分散而形成了相互分离的片区,包括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和乌尔禾区。

根据《克拉玛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对城市性质的定位,克拉玛依市将向现代化综合服务型城市发展,到2025年总人口突破50万人。2025年的《新疆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研究报告》提出克拉玛依建设“世界石油城”的目标,要发挥其对外开放和在区域内的辐射与服务作用。从城市定位而言,克拉玛依市不再是强调生产、为祖国提供石油的简单角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产”基地,而是向“综合的”“城市性”的方向发展;不仅注重非油产业的发展,更强调城市服务业的增强。

这一发展战略的转变将主要由中心城区来承担。事实上,发展战略的调整已经促进城市空间开始调整,未来将随着规划的实施发生更大的变化。在调整、优化现有城区功能的同时,克拉玛依区将重点向南部扩张,形成新的产业与生活城区(城南新区)。机场、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园、行政中心已经投入使用。规划建设的还包括图书馆、剧院影城、博物馆、综合体育场等生活服务设施,另外还有火车站及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等。同时在建的还有大量的住宅,主要面向三部分群体,包括区内居民的改善性需求、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和其他城区的迁移需求。第三部分群体的产生是主城区生活服务设施改善导致吸引力增强的自然结果,同时也是对单位模式下空间布局的一种调整。(https://www.chuimin.cn)

总体而言,克拉玛依市的空间扩张体现了城市去单位模式下空间扩展的特点。首先,作为一个整体从单位模式下的生产基地向去单位模式下的现代城市发展,城市的自主性增强,面临未来发展的竞争压力,因考虑到不同城市间竞争的地位,主动谋求多元化发展。其次,先生产、后生活的主导原则发生变化。在发展中,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成为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空间扩张的动力。基于此,多样化的生活性服务设施得到建设。最后,从具体操作来说,是按市场机制展开,通过新区的规划开发和招商引资等形式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