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已经开始加入课程委员会。从访谈记录中可以看出,尊重学生已有的基础、善于倾听学生“声音”的课程也是适宜学生发展的课程。综上可见,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以上三个层面的因素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与发展。......
2023-07-03
布迪厄的社会场域理论认为,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场域所构成的,在每一个场域中都存在一种资本,这种资本赋予了某种支配场域的权力或力量。接下来就从布迪厄社会场域理论视角出发,阐释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制订者的专业理念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布迪厄认为,在社会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论述的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关系。在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布迪厄提出了场域的概念,所谓的场域是指“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situs)是不同的,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利害攸关的专门利润(specific profit)”[52]。简言之,场域中不同位置意味着不同的权力,这种权力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潜在的。在布迪厄看来,在当今这个高度分化的社会中存在着无数个相对独立自主的小社会,每一个小社会都具有其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也就是场域,例如,艺术场域、宗教场域、经济场域等。每个场域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逻辑和必然性,布迪厄专门以经济场域的形成具体说明了每个场域所特有的逻辑,在经济场域中“生意就是生意”,对于亲情、友谊和爱情这种令人心醉神迷的关系,原则上必须摒弃在经济场域之外。那么,一个场域运作的原动力是什么呢?在场域中积极活动的各种力量所确定的特定资本就是其活动的原动力。只有在某一特定场域中,一种资本才得以存在并发挥作用。“这种资本赋予了某种支配场域的权力,赋予了某种支配那些体现在物质或身体上的生产或再生产工具的权力,并赋予了某种支配那些确定场域日常运作的常规和规则,以及从中产生的利润的权力。”[53]换言之,场域存在,相应的资本才得以存在,离开了相应的场域,资本也就不存在了。
根据布迪厄的社会场域理论,一所学校、一个学院乃至一个专业都是一个场域,每个场域都有其特定的资本,拥有这种资本就意味着拥有某种支配场域的权力。就高等学校的某一专业来说,一般情况下,专业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相对具有更先进的专业理念、更高的学术水平、更多的学术成果,这也意味着这些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属于这个场域的资本,而这种资本赋予了他在确定场域日常运作的常规或规则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权力,其中就包括了确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等等。因为,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模式不同于中小学,中小学课程设置主要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以文件(如教学计划或课程规划)规定,而高等学校除外语、政治等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必须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设置外,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课程则主要由各院系、各专业教研室自主规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或课程制订者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性质、任务、价值取向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的理解、判断、期待与认同,对建构学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一个人设计课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根植于其对课程的处理方法和定义,以及他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信念等。”[54]如果学术知识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则设置课程很可能强调的就是教育理论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如果专业技能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则可能会设置大量的有关技能培养和训练的课程;如果满足市场需求被视为是极其重要的,则设置课程很可能会强调用人单位的利益。对部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制订者或教师的访谈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培养方案主要的框架还是由我来进行全局把握。我个人一直认为本科院校培养的幼儿园教师应当与中专、专科学校的有差异,那就是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研究能力。所以,从办专业开始我就坚持理论课和实践课各占一半的做法,有几年,学生艺术技能不行,找工作很困难,但我还是挺过来了,现在看来这个坚持是有道理的。”
“之所以按照这三个方向设置课程是因为,✕✕教授经常参加国内外的一些重要学术会议,他对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把握得更到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他提出未来幼儿园教师资格可能会实行全科和专科分类,你是全科方向就主要修读除了艺术课之外的所有课程,实际上,他也是考虑到我们这些大学生的艺术技能比较差的现实,我们也觉得这样安排确实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所以,培养方案更多体现的还是这些学术领军人物的专业思想吧。”
有关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的文章
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已经开始加入课程委员会。从访谈记录中可以看出,尊重学生已有的基础、善于倾听学生“声音”的课程也是适宜学生发展的课程。综上可见,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以上三个层面的因素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与发展。......
2023-07-03
对于课程设置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宏观层面是指影响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大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国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等;中观层面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教师资格政策以及高校课程权力分配方式等;微观层面是由那些直接影响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诸因素所组成,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办学环境、课程制订者的专业理念以及学生等。......
2023-07-03
因此,翻译课程的开设和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外语专业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教育,除翻译方向或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外,课程设置中包括部分翻译课程。目前,面向大学英语教学的翻译课程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设置为公共选修课,甚至有些院校根本就没有设置面向全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课程。......
2023-11-30
北滘中学挖掘并整合校内外资源,将特色项目转化成特色课程。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并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校本研训的作用。北滘中学多元特色课程的建设包括特色课程建设和课程特色建设,特色课程建设是人无我有,课程特色建设是人有我优。......
2023-07-04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基于国家教师教育宏观政策的现实要求,也要反映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传统的历史背景,并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只有在基于自身办学传统、特色和风格的基础上来设置课程,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学前教育人才。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访谈也印证了学校办学目标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2023-07-03
围绕着这些政策建议,美国政府各部门及各地区已经部分实施了相关政策措施。当然,目前我国在政策层面对智能制造的支持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资金和项目层面,在人才层面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推出,这些方面都将帮助企业解决在6.3.1节中提到的部分问题。因此,可以发现对于智能制造来说,政策导向将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长期存在。......
2023-06-23
但是课程体系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课程的设置还要考虑到专业融合的问题。微课则是信息技术驱动的另一种课程形式。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2023-06-15
课程领导者的领导力不必然会对课程实施发挥积极的影响,只有正确地发挥作用才能促进课程发展,其中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课程观是决定性因素。因此,观念对课程领导能力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课程领导共同体模式的有效实施,依赖于正确的观念。......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