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是生活”在中国还有一个认识过程。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取得骄人的成功,与其对足球的态度不无关系,在许多优秀足球运动员看来,足球,首先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用对待生活的态度来对待足球,才能体会到足球的乐趣,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足球,首先是生活,还体现在国家的足球氛围。反观中国足球为什么发展如此艰难,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缺乏“足球是生活”的理念。......
2023-10-23
当谈及汉代陶器的时候,我们特意从浮雕和浮雕上的彩绘两方面来阐述。因为浮雕的彩绘和汉代的雕刻更加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将其与墓葬浅浮雕一起研究。
和之前的固有思想相反,我们最为熟悉的汉代雕刻并不是浮雕。要探究浮雕的来源,我们还要探究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墓前的圆雕动物像。霍去病,这位击溃匈奴的英雄,曾经率骑兵远征的伟人。他的墓葬,留给后人无数启迪。1913年,赛加林和拉提古考察团第二次考察这位英雄的古冢,发现了一座雕像。一名石头雕刻的胡人被石马踏在脚下,即著名的“马踏匈奴”石刻。除此之外,还有一头石牛的雕像。这些石刻粗糙简陋,保持着原始的外貌,也没有遵循汉代装饰的艺术法则。经过多次考察确认,它们是以圆雕的线条式的轮廓作为基准。在圆雕的不断发展中,中国的墓祠浮雕在后来变得更加完善。
□霍去病墓(公元前117年)
墓祠刻石画及墓柱浮雕,产生于定都洛阳的后汉,即公元25—220年。沙畹氏主要研究从山东及河南出土的作品,而在四川出土的作品则由赛加林和拉提古做过研究。在这三处出土的文物的年代,经过研究,都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河南出土的一些浮雕也十分引人注意。例如,作于公元118—123年的登封县石柱;始建于公元129年以前的山东孝堂山祠浮雕;雕刻于公元147—167年的著名的武梁祠浮雕。而在四川出土的浮雕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创作于公元121年的梁山柱雕。在出土的刻石中,最古老的莫过于冯德海悌的藏品,年代为公元114年。
汉代墓碑雕刻者采用的技术分三种。第一种是根据人物轮廓,依据当时通用的图案或者线画方法,以简单的线条进行雕刻;第二种是将周围无用的材料凿去,只留下人物的形象,因此,除了人物形象凸起的那一块之外全是平坦的表面,这种雕刻以武梁祠浮雕为代表;第三种是第二种的演变,工匠们同样地凿去边缘区,但留下的图案并不是完全平坦的,而是有些微凸起,这类作品以冯德海悌藏石为代表。第三种雕刻,其工艺不仅包含着汉代的风格,还迎合了平面雕刻派的喜好。这些平面浮雕和河南及山东的汉墓石壁雕刻表现出的特点相似,所以人们常以“刻石画”相称。
关于墓祠刻石图像,伯希和教授及维格纳等中国美术及文物的权威鉴赏家们都指出,流传至今的汉浮雕,仅仅是为了重现死者生前生活的情景和居住过的宫殿。绘画由于其保存困难,遗失了很多细节,并不完整,但这些浮雕却能够承受得住时间长河的冲刷。这些浮雕和绘画相差不多,仅仅缺少了绘画的彩色。失去原作的拓本经常被后世认为是:仅仅出自匠人之手。拓本无法表现出原作的精妙,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在我们发现的墓葬的墓主人中,没有太著名的人物,一般都是些二流人物。这些人物和一流人物相比,墓葬规模稍小,装饰也稍逊一筹。但仅仅是这些拓本,就能够引起我们对于原作的遐想——原作该是多么的壮观啊!在河南及山东的石壁上,我们也发现了壮美的狩猎和战争场面,还有一些几乎失传的神话的构图和一些盛大的军事表演的记录,甚至还有一些动物的形象。能和这种史诗级的图景相媲美的,除了当时被盛赞的希腊古瓶之外,再也找不出其他的物品了。
翻阅沙畹氏的巨大画册,就能够看到汉代艺术品的线条在不同的构图中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在古老年代,人们最熟悉的话题是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这代表了古代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神话人物作为艺术题材再好不过。画册中的一幅作品描绘的是中国传说中天上的王母娘娘。她常在闲暇时陪伴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在民间就与西王母互为配偶,死后一起成为仙界的主神。图中还有王母娘娘饲养的家禽、家畜:有她所役使的神鸟——金足鸟,还有月宫中的玉兔九尾狐等。此外,图中也可以看到北斗七星。艺术家们的想象力异常丰富。还有一幅图,描绘的是华夏民族的鼻祖伏羲,以及传说中补天的女娲娘娘。两者各自拿着规与矩,他们的身体一个代表着蛇,一个代表鱼,两者相互缠绕。画册中还有“三皇”“五帝”,以及一系列的上等仙,再到神话中的怪物,如半人半兽或多头的异兽。画图中也有长着双翼的有趣神仙,就像是西欧的地仙或者小妖一般,此外还有用蛇尾代替腿的神仙。总而言之,这些诸多的神话人物,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彩。
这些幻想中的生物形象鲜明,非常引人注目。在武梁祠前,有一幅奇异的景观图,聚齐了全部的神话中人物。一位安坐着的有羽翼的神,依靠着羽翼,轻松自在地上下飞翔,自上空下降。一名羽人正在向神献出一株“三珠树”,另一名则屈膝奉上一只杯,还有一名在跳舞。这些小小的人物雕像,和西方中世纪时刻画的戴着双耳帽的小丑图画并无二致,每个人物的姿态都十分优雅动人。在神的旁边,有凤凰半身、头部及上半身为双人形的怪物,有人身鸡头或者马头的大鸟。这些怪物都围绕着神飞进飞出。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可以飞行的羽人,在落地时,下肢都会变成人的腿,但在飞行时,又自动变回羽翼或者蛇尾。这种自由奔放的表达方式,也只有希腊古瓶上的绘画才能够媲美了。
□武梁祠浮雕
武梁祠中还有几幅巨作,均表现了各种神话国土,例如“水国”“天国”等。水国呈现的是一个水的世界,水神乘车,有群鱼牵引着车前行,四周簇拥着蛙、龟、水鼠和鱼,这些水下生物还装备着刀枪等武器。一些生物具有人形,但仍可以生活在水下,跨越鱼群行走,有些没有进化完全的,还呈现出人头鱼身的怪物形象。羽人在水中时,下肢已经变为鱼尾了。
再看天国,卷云中有架车,由与希腊神话中的飞马相似的马牵引。云在空中形态多样,通常是以螺旋纹为基础。云的一段作鸡头形状,其形态极像飞鸟。一位动作灵活的羽人,爬着云梯,攀登而上。羽人的腿部有时如人,有时为双蛇尾,变化难测。画面中充满了活力和韵律感。
飨堂上的雷神雨师,也令人产生同样奇怪诡异的印象。有着双翼的神灵狂奔在龙的脊背上,或者在龙的一旁相伴飞翔。这种神灵异兽呈现出半虎半马的造型,这和周代铜器上所印刻的几何图案有类似之处。这种奔腾感,与周代艺术品释放出的能量感类似。在这飞腾的图案下方,是一幅气势凶悍的场景。有一位相貌狰狞的神坐在云车上,云车的周围有6个侍从,前方有位羽人手拿指挥棒驾驶,周围的侍从,体现出了一种辛苦劳役的感觉。电神匍匐在死去的人背上,用锤子和凿子将雷电击进他的颈后,四周顿时翻云滚雾,混沌一片。此时雨师也不断倾洒雨水。虽然,这幅画再拓印时,已经失去了原作大部分的精细感和震撼力,但戏剧感丝毫没有被磨灭。再往下看,妖魔鬼怪正吞食着小孩,和挥舞着各种武器的战士们。在狂风暴雨肆虐的大地上相互厮杀。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中,神仙骑着自己的坐骑,穿梭在茫茫云海间,他们速度惊人,身影稍纵即逝。还有一位相貌奇特的仙人,他长着鹿一样的身体,上面布满了豹子一样的花纹。他的头像是孔雀的头,头上的角峥嵘古怪,还有一条蛇一样的尾巴。人们称他为风师。风师也与其他仙人一样乘着四脚的蛇兽,蛇兽一扭身子,便消失在人们眼前。再看天上的奇观,我们还能看到雷公和电母。雷公拿着奇大无比的电锤,只见他一挥手,雷声轰鸣。电母也不逊色,她挥一挥手上长长的丝带,只见闪电一道一道地出现在天空。大地混沌,乌云密布。鸟拍打着翅膀,乌云似乎知道鸟儿的意思,纷纷让路,世界万物,一丝一毫皆有灵气,它们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云、异兽、鸟儿、神仙,这一切都因被赋予了最好的形态而有了生命力。这种惟妙惟肖的刻画,展现出中国艺术的特色之一。根据上文的描述,我们由此想到周代艺术典型的表达形式:强劲有力的刻画之中,又富有一种朦胧之美。雕刻家们在描绘云时从云的本身大胆展开想象,把柔变化为凶猛的龙和异兽等。周代这种富有特色的表达形式,结合汉代的几何手法,从细节方面加上对线条的勾勒,即成为上文中富有生命的云。艺术随着历史发展而演变,更在历史中撷取精神上的内涵。宋朝、元朝艺术家们对山水画的造诣便因此而来。宋元山水画中,一草一木皆有灵魂。观画者欣赏画中郁郁葱葱的树木,如同身处山间,四周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但是抬头一看,竟有一条龙穿梭云中,让人一下子转换了心境。这种出乎意料的艺术手法,可见中国美学发展的境界之深,人类的智慧又是多么值得敬畏。
当想象的大门被打开,自由开放、大胆想象的艺术家们所创造的艺术作品会带来巨大的惊喜。然而这种想象力是造物主的独宠。之前介绍过的埃及、希腊艺术作品中,没有这种令人惊叹的、富有超然想象力的艺术作品。仔细观赏这面浮雕,前文所述的云好像在继续成长。它可以幻化成世间万物。它幻化成:一队气势汹汹的四脚翼兽,头部像鸟,身子巨大无比,尾部像蛇,似乎马上要直冲云霄。还有的云幻化成了龙马,龙马着实俊俏,有着一双美丽的双翼,身上的花纹清晰迷人,优雅的身姿宛若一位美人。龙马昂首嘶鸣,声音响彻天空。当然,有的云幻化成了神仙,他们选择了自己的坐骑,驰骋在浩瀚的云海里。这一幅活灵活现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伟大。在埃及和希腊的艺术中,则少了一份大胆的元素,更多的是对动物以及其他人物的形态所做的更细致的修饰。但是,对比周代与上述时代的艺术作品,可以看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汉代艺术更加大胆,富有气势。
艺术有时候是不可言说的,只有画才能表达一切我们想要表达的,从姿态,从神情,从动作。正如我们看到的上述画面,从天上到地上,都属于汉代之前的艺术代表。汉代的艺术,又从哪方面可以表达呢?我们自然可以想到汉代的著名的狩猎图石像画。狩猎是真实的古代活动,描绘它需运用写实的手法。我们就以沙畹画册中最早的一幅画,来感受汉代艺术。画中一眼可见两匹马,一匹马前后蹄踏地,激起了一层厚厚的灰尘,马尾停留在空中。我们可以想象马儿甩着尾巴,蹄子不断踏着地面,十分躁动不安。另一匹马,则与之相反,就如模特一般安静不动,展现自己优美的身材线条。两匹马在同一幅画中,展现出不同的情绪。这与霍去病墓前的圆雕石马区别甚大。动物雕塑的艺术在时代长河中冉冉升起,其中,与亚述的狩猎图相同的是少室石阙上雕刻的狩猎图景,此图足以开启远东动物雕塑艺术的先河。让我们再看看画册另一页的雕塑拓片,有龙、有狗、有羊,还有四处乱窜的兔子,画面甚是热闹。柔软细长的龙,将其蜿蜒的身体炫耀在公羊的眼前,后半身在地面如虫一般爬行。狗正在向前狂奔,动作神情凶猛,它的前方有一只神情慌张的兔子。画中每一根线条都十分优美精致,这使画面鲜活起来,也使人一眼就能看出动态。这幅作品的题材非常优秀,孝堂山的东壁下部的图案与之特色相同。
狩猎图的每个细节,都被伟大的艺术家们刻画得淋漓尽致。在武梁祠,后排祠堂的第三面石壁上有一幅狩猎图,描述猎人狩猎满载归来,这幅画把死去的动物刻画得尤为真实自然。只见画面上一头大野猪垂下沉重的身子,四肢失去力量;还有两只老虎,虽然已经死去,但是,依旧让人看了毛骨悚然。这些作品在艺术上的精湛造诣,足以与亚述的艺术品或塔夸—夷·布斯坦的浮雕相媲美。除了猎人狩猎图,还有描绘农民拉住猪腿的浮雕图。这些写实主义的艺术品,将作者的意图表达得非常充分、准确、细致。山东孝堂山的浮雕可谓十分精美,种类繁多。尤其是孝堂山祠堂中描绘鸟类的作品,很少有其他作品能与之媲美。此外,代表着四川浮雕流派兴起的是陕西李氏墓的浅浮雕,作于公元171年。
在孝堂山的祠堂里,藏着文化艺术的瑰宝。这里不仅有狩猎图,有异兽的图景,还有王公贵族的马车、士兵的雕刻。孝堂山石壁上的画面,就是文化艺术的百科全书。我们可以看到石壁上刻着堂皇富丽的马车,马车拥有向前驶去的透视感,它穿过城墙大门。在大门处,有士兵守卫着,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器宇轩昂。从城墙门口望去,还能看见城墙内马匹健壮的身子、强壮的后胯、粗壮的尾巴,和普通的马相比,显得十分壮硕,和皇宫的金碧辉煌交相辉映。画面上还有一排士兵在皇宫附近四处巡逻,使观者感受到皇宫戒备森严的气息。它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完整的画面。与之不同的是塞西亚的艺术,并没有那种完整、有一定比例的画面感,这就是文化差异赋予艺术风格的不同之处。
接下来我们能在孝堂山石壁上看到的是,中国的士兵与蒙古高原游牧民族之间激烈的战争场面。有的士兵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拿着长矛向前冲,每位战士的动作都不尽相同。还有一些是骑着战马的士兵,每一匹马的动作也不同。再看看蒙古族的士兵,有的已经变成一具尸体安静地躺在一片混乱之中;有的从马上摔下来;有的被长矛插进身体,表情痛苦。最终汉族士兵获得了胜利,高举的旗帜在天空中飘扬,还有的俘虏了一些敌兵。这样壮烈的战争的画面,就算不是中国史诗的一部分,也足以称为以战争为题材绝佳的艺术作品。此外的画面中还有来自戈壁沙漠的骑士,他们的坐骑无疑是骆驼;还有来自印度或者印度支那的士兵,他们的坐骑异常独特,他们骑着大象。来自这两个不同地域的骑士们和一支庞大而显赫的骑兵队伍一起前行。总而言之,汉代的艺术是可以震惊整个亚洲的。
在中国史诗中,班超曾经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气魄,驱逐了匈奴的势力。武梁祠中雕刻的那些马,无论哪种类型,都十分矮小且粗壮,甚至会被误以为是牛。有些马匹甩动着尾巴,有的头朝天上,做出吼叫的样子;还有的马咬着马衔子,四处踱步,模样都异常暴躁,一场蓄势待发的战争似乎就要开始。中国史诗中班超的历史地位为汉朝这种风气奠定了基础。汉朝艺术品中关于战争的画面还有很多,在拥挤的战争画面中,战士们誓死拼搏,其动作挥洒自如,神态异常坚定。在激烈紧张的厮杀画面中,可以看出战况的发展,可见艺术家需要对此有多么细致的观察与刻画。在世界上所有的艺术风格中,只有希腊的古瓶绘画和山东的浮雕有这种水到渠成的效果。然而,亚述的艺术家则是保守的一派。
汉代绘画,从浮雕上便可以看出其造诣精深。如果有人要说浮雕不算绘画的类型,那也无妨。在波士顿博物馆里,可以看到卢氏墓上的一些墓砖,来自于中国河南附近。该墓砖得到了费西尔式的鉴定。其结果证明,墓砖上存在汉代绘画,且绘画创造于公元1世纪。我们可以从墓砖上不大清晰地看到,用十分精妙的线条勾勒出的动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仔细一看,图案是一个人牵着一只虎和一头熊,虎和熊表现得异常温顺。动物的主人将其牵引至另一位穿着高贵的先生面前——这可以确定是一场动物杂技表演。虽然墓砖经过长年的侵蚀、风化,但仍可以看到画面。这幅绘画的水平极高,这样的造诣,足以和孝堂山石壁上最精致的浮雕相媲美。还有一幅绘画作品,能够证明汉代绘画达到成熟的境界。事实证明,此画派的作品是真正的杰作。该作品的内容是宫廷王侯将相以及后宫佳丽共同观看竞赛演出。令人感觉奇特的一点是,一同观看演出的还有异兽!凡是画面清晰之处,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其画面设计之伟大,形象之逼真,令人不禁深深感叹。
□沈君阙,朱雀
□沈君阙,饕餮
山东及河南的浮雕与绘画,令人不禁深深感叹,而四川的石壁刻与山东、河南的浮雕在表达方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四川的石壁雕刻作品是真正的雕塑作品,具有合适而正确的比例。例如:公元121年在渠县为纪念与表达对冯焕的敬畏之意而修建的;还有在锦州为平阳所建造的以及在渠县为沈君建造的雕刻品等。其中沈君阙的雕刻与山东的浮雕那种模仿绘画的含蓄表达手法并不相似,而是使用了以线条直接表达的手法,其自由、豪放、高雅、秀逸,又不乏炽热激情的风格,总体而言着实伟大。我想和大家一起好好欣赏一番沈君阙上的雕刻作品,比如,右侧柱子正上方的朱雀,似火焰一般的形态,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在其左柱正面,有比游牧民族的形象更具有野性的送葬骑士。这种艺术风格绝不是短期内形成的,而是经历时代的磨难和馈赠而诞生的。“饕餮”在这个时代不再使用简单的刻画手法,而是具体而形象地被刻画出来,相比汉代之前的作品,其变化异常明显。除了左侧的青龙和右侧的白虎,我们还能在石柱上看到修长的、盘旋的异兽。青龙、白虎在欧洲人收藏的玉器上也能够见到。这些惟妙惟肖的画面,流露出超然的、高雅的艺术风格。这样的风格,则是汉代常见的、朴实无华的浅画式轮廓的产物。但是,这样的风格并不会一直存在下去,因为维及尼尔提出所谓的“新秦式”的风格开始出现了,自此新的艺术风格取代了旧的艺术风格。此后,以动物为题材的文化元素将成为六朝的艺术风格。
公元4世纪,四川境内出现包氏墓的队列车骑图。这说明中国的艺术在不断地发展,开始越来越接近希腊的文化艺术,并与希腊的某些传统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要介绍希腊的艺术,我们理所当然地就会想到希腊、罗马的艺术家们的独具匠心,以及他们在罗布博以南的米兰创作的壁画。对其更具体的阐述我们将在下章仔细讨论。此处我们不必斤斤计较四川文化与希腊—罗马文化是否曾互相渗透、融合,只要我们了解到它们具有相似的美学气息即可。
□汉砖,虎
汉代艺术作品中的常见元素有:朱雀、苍龙、白虎等。这些艺术表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与前文所述的艺术法则有联系。例如吉美博物馆及李维拉氏的一些藏品。吉美博物馆所藏的朱雀雕刻与拉廷格及色加阑拍摄的青龙雕刻图片,都有种令人目眩的感觉,即使它们缺少沈君阙上雕刻的那些神兽的高傲神态。还有,吉美博物馆所藏、李维拉氏搜集,以及卢氏搜集的白虎雕刻,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运用了汉代雕刻线条的特色,让这些形象顿时活灵活现。
有关东方的文明的文章
“足球是生活”在中国还有一个认识过程。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取得骄人的成功,与其对足球的态度不无关系,在许多优秀足球运动员看来,足球,首先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用对待生活的态度来对待足球,才能体会到足球的乐趣,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足球,首先是生活,还体现在国家的足球氛围。反观中国足球为什么发展如此艰难,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缺乏“足球是生活”的理念。......
2023-10-23
“来和我一起玩吧,”小王子建议道,“我很苦恼……”狐狸沉默不语,久久地看着小王子。小王子回答道,“可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还要去寻找朋友,还有许多事物要了解。”第二天,小王子又来了。就这样,小王子驯养了狐狸。因此,《小王子》既是对我们存在处境的一种洞察,让我们看到自己灵魂中国王、商人、酒鬼、地理学家、点灯人的一面,又是一种疗治,让我们经过爱与希望的洗礼,重新思考师生关系,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2023-10-15
随着博客、微博等社会化媒介的普及,各类原生新媒体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逐渐扭转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传统“某家传统媒体报道→原生新媒体转载扩散→网民跟帖、BBS讨论形成热点舆情→其他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公共议题演化模式,逐渐演化为“微博热搜→传统媒体跟进”的新型公共议题生成模式,有些公共议题传统媒体虽然鲜有跟进,但依然在网络形成广泛讨论,导致相关事件被解决。......
2023-11-25
随着学校生源质量的下滑,我们学校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一些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把所有独生子女的不良性格集于一身: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爱惜、对己不严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有的学生在升旗仪式时嘻嘻哈哈,抓耳挠腮,笔者会严肃地批评他们,红旗是革命者的鲜血染红的,不能随意亵渎。人都需要相互尊重,笔者尊重学生的思想,学生也乐意接受笔者的引导。......
2023-11-06
汉代的极端简洁的风格,在钟鼎铜镜上表现得清晰明显。圆雕式的器具盖、柄和器身分开,各部位都做独立处理。浅勾的轮廓,纯线条的纹饰,是汉代铜镜最普遍的构造。汉代的铜镜与周代的铜镜相比,装潢上有着天与地般的差别,乍一对比,会让人感觉这种风格不应是同一个民族能够产生的。汉代的铜镜有很多独特的形式,但大多是简单的几何形。另一种更加普遍的汉朝的铜镜样式,叫做“八弓式”。......
2023-07-03
西汉王朝在河西地区的屯田,可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河西归汉之后,西汉为经营这一地区,先后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徙民活动,把中原地区的贫民和“罪犯”迁徙至河西。因此,大量的劳动力进入河西,加之徙民带来中原人民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大大促进了河西走廊一带的开发。汉代的河西屯田,分担了汉政府经营河西所需的浩繁支出,是国家对西部疆土最有价值的投入。......
2023-08-07
汉代的卦气说刘光本卦气是两汉易学家用以解易的重要范畴之一。讲卦气的代表人物是孟喜、京房,《易纬》亦主卦气说。按传统说法,卦气说出于《孟氏章句》。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卦与气的结合是汉代象数易学的一大特色。用天人感应的观点来看,大自然的变化与人事密切相关,而能沟通天人的八卦自然可以表现一年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坎卦的阳爻,其数为七,意味着阳气微弱;震卦阳......
2024-04-04
中部地区海侵线基本不变,主要原因是淄河水库渗漏常年补给地下水,从而有效地防止海水入侵。可知未来20年除了34号井和淄河水库北部点外,其余4点均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水位下降同时Cl-浓度上升,这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咸淡水水头差,从而加剧海水入侵,造成Cl-浓度上升。......
2023-06-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