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桃花源:一幅奇绝景致的文学描写

桃花源:一幅奇绝景致的文学描写

【摘要】:①既写出了溪水绵长、曲径通幽,又侧面表现了景致奇绝,令人兴致盎然,并为桃源的出现做铺垫。②散文;五言诗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①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他不慕荣利,只求精神上的安慰,这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②《消失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相当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

【巩固训练】①(1)缘/扶:沿着,顺着 (2)要:同“邀”,邀请,延:邀请 (3)悉/咸/皆/并:都 (4)便/遂:于是 (5)详细 (6)实现 (7)隐隐约约 (8)先前 (9)计划,打算 (10)渡口 ②(1)作者一开始写悠长的溪流、烂漫的桃林、鲜美的芳草、林尽水源时横阻的大山、心生惆怅后发现的洞口,人间尘杂污秽渐被扫除,如此洁净幽寂,尽现大自然内在的静美,为桃花源的出现做铺垫。 (2)从神秘美丽的自然景象、和谐安宁的生活情景、淳朴厚道的人们三个层面来展现这个没有战乱纷争、没有压迫剥削,安宁美好和谐的理想乐土。 (3)世外桃源:指环境幽静或安逸的地方。 豁然开朗: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 与世隔绝:不与人来往,或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事物。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能力提升】①(1)既写出了溪水绵长、曲径通幽,又侧面表现了景致奇绝,令人兴致盎然,并为桃源的出现做铺垫。 (2)渔人在现实世界里的见闻遭遇不是描述重点,故一句带过。而读者能从“皆叹惋”三字中充分感受世上情形和桃源内生活的巨大反差,言简而意丰,令人深思。 ②(1)散文;五言诗 (2)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https://www.chuimin.cn)

【探究学习】①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他不慕荣利,只求精神上的安慰,这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而学生读书要求甚解,要踏实、仔细、严谨。 ②《消失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相当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