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观念的萌芽是法家的韩非子。这里虽无“三纲”之名,却是“三纲”的最初表述。董仲舒还把这三种很正常的人伦关系视为“天”定:“君臣、父子、夫妇之道……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王者三纲,可求于天。”......
2024-04-12
课文译注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正声雅乐,贵族祭祀的诗歌,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室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2.《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诗经》的第一篇。《诗经》中诗的标题一般取自该诗的第一句。
艺术特色
《关雎》通篇采用了起兴的艺术手法。诗的第一章以河中沙洲雌雄雎鸠的和鸣声起兴,写了淑女的被“逑”,表达了作者对美满婚姻的期待。第二章以采荇菜为兴,写对淑女的思念,甚至到了“辗转反侧”的地步,说明追求美满婚姻的艰难曲折。第三章仍以采荇菜为兴,以琴瑟喻君子和淑女的般配,预言婚后和谐。后世以“琴瑟”比夫妻,即发源于此诗的“琴瑟友之”句。此诗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将青年男子的爱慕之情、相思之苦及追求美好爱情的大胆热烈表现得淋漓尽致,令读者情感亦随着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而起伏。
诗中用“参差”“窈窕”等双声(声母相同)和叠韵(韵母相同)词,既形象地描绘出景物的特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又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有关八年级课堂古诗文巩固与提升的文章
“三纲”观念的萌芽是法家的韩非子。这里虽无“三纲”之名,却是“三纲”的最初表述。董仲舒还把这三种很正常的人伦关系视为“天”定:“君臣、父子、夫妇之道……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王者三纲,可求于天。”......
2024-04-12
董仲舒和李斯一样,都是做那“别黑白而定一尊”的工作的人。武帝即位,举贤良对策,因董仲舒之言,才正式把儒家定为一尊。董仲舒的对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自此以后,儒家既居独占地位,于是代表儒家之学的六经遂成为学人必读的经典。自董仲舒以下,直至康有为,凡著书立说,欲以取信于人,也无不本诸六经。仲舒著作,今传《春秋繁露》八十二篇,兹分述其学说如下:天仲舒学说的基础,就是“天”。......
2023-08-17
爱情山水意象在《诗经》中也占有重要位置,甚至可以说是《诗经》中至关重要的题材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意象山水审美资源。这两个基本特点体现了人文山水意象的基本特质,是《诗经》山水意象的重要构成要素。《诗经·国风·山有扶苏》中的爱情意象山水同样富有生动的情意内涵: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诗经·国风·汉广》提供了另一则更加经典的爱情山水意象: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2023-08-22
《春秋繁露》有17卷,82篇。注本很多,最详尽的是苏舆的《春秋繁露义证》。《春秋繁露》宣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春秋繁露》大力宣扬"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观,为封建等级制度和伦常关系的合法性制造舆论。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时曾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在《春秋繁露》中又加以详尽论证。......
2023-12-03
如果说文学是人学,那么,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中国人生存状态、生活现实、情感风貌、生命力量、精神气质等等的真实写照,从“以文观史”的角度来看,《诗经》是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但有的学者怀疑这一说法,因《诗经》内容丰富驳杂,非一人能为之。《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诗在数量上最多,有160篇,是《诗经》中公认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部分。......
2023-08-27
每座建筑的细部更是充分展现精湛的建筑工艺,堪称古希腊建筑的经典之作。此后,雅典的执政官培里克利斯积极设立民主体制,大力推广文化、艺术活动,将雅典文明带向最鼎盛的时期,并在此时着手于卫城的重建工程。这两种刚柔混合的建筑形式是雅典卫城的特征,也对日后许多希腊建筑形式有所影响。直到公元前333年,观众席才延伸至卫城所在的岩石山麓,甚至扩建成日后共可容纳15000人的大剧场。......
2023-10-26
安德来公爵又抓住军旗,拖着旗杆,和全营的兵一同向前跑。安德来·保尔康斯基公爵躺在卜拉村山上,就是他手拿旗杆倒下的地方。骑马来的人是拿破仑和伴随他的两个副官。拿破仑骑马从战场上走过,下了最后命令,要加强那射击奥盖斯特堤的炮兵,他看着留在战场上的死伤的人。“Voilàune belle mort![这是光荣的死!]”拿破仑望着安德来·保尔康斯基说。他们渡过了河,一年前他曾经在这里同彼埃尔[112]谈过话。......
2023-07-15
《诗经》中的道德山水意象主要是通过山水赋德、山水比德、山水兴德这三种主要的审美建构方法来实现的。所谓山水赋德,表明《诗经》通过描写山水的自然面貌来喻指道德意味,它在凸显或引出山水意象的道德意味的同时,也彰显了自然山水自身的审美价值。道德山水意象在《诗经》中存在一些具体内涵上的区分。......
2023-08-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