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冲压过程中,毛坯和各个部分在同一模具的作用下,有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变形,即具有不同的变形趋向。冲压成形时,毛坯内各处的应力与应变关系都不尽相同,在应力状态满足屈服准则的区域内将产生塑性变形,此区称为塑性变形区;没有满足屈服准则的区域不会产生塑性变形,称为非变形区。......
2025-09-29
针对冲压加工中分离和变形两大类工序各自的特点,在工艺方案的制定及冲模设计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分离类工序由于变形及加工过程较为简单,因此,冲模设计中更侧重于模具结构的思考,主要是依据零件的具体结构和不同生产批量的要求,使设计的模具结构简单、巧妙而又实用,以满足生产及产品质量的需要。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先采用套用或仿照等方法,通过借助适当加工实例的剖析与自身的生产实践相结合,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设计能力便会有较大的提高。
对变形工序类零件,由于板料塑性成形较为复杂,冲压成形时,毛坯内各处的应力与应变关系都不相同,影响正常成形过程的因素,可能发生在变形区,也可能发生在非变形区。因此,该类零件工艺方案制定和模具设计时,除了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验外,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学会对零件成形过程进行分析。尤其要注意到材料成形遵循“弱区先变形,变形区应为弱区”的条件。
基于这一成形条件,要使冲压工艺过程顺利地进行,在制定工艺方案时,就应针对性地创造外部条件,保证变形的趋向性符合工艺的要求,以实现对金属流动的控制。为此,必须合理确定毛坯的初始尺寸及中间毛坯的尺寸。
如图2-14a所示的环形毛坯,当其外径D0、内孔d0及凸模直径d凸具有不同的尺寸及比例时,有三种可能的变形趋向:拉深、翻边和胀形,从而形成三种形状完全不同的零件。
在图2-14b中,D0、d0都比较小,D0/d凸<2,d0/d凸<0.15,宽度为(D0-d凸)的外环部分成为弱区,于是产生外径收缩的拉深变形。
在图2-14c中,D0、d0都比较大,D0/d凸>2.5,d0/d凸>0.2,宽度为(d凸-d0)的内环部分成为弱区,于是产生内孔扩大的翻边变形。
在图2-14d中,D0比较大,d0比较小甚至等于零,D0/d凸>2.5,d0/d凸<0.15,这时,毛坯外环的拉深变形和内环部分的翻边变形的阻力都增大了,使中间部分的材料成为需要变形力最小,因而最易实现变形的部分,于是产生毛坯中间部分变薄的胀形工艺。

图2-14 环形毛坯的变形趋向
a)变形前的模具与毛坯 b)拉深 c)翻边 d)胀形(https://www.chuimin.cn)
F—冲压力FQ—压边力R凸—凸模圆角半径R凹—凹模圆角半径
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对金属流动实行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开流与限流。
开流是在需要金属流动的地方减小阻力,让其顺利流动,当某处需要金属流动而又不能流入时,就会产生变薄甚至导致断流而破裂;限流则是在不需要金属流动的地方加大阻力,限制其流动,当某处不需要金属流入,而又任其流入时,金属就会多余,就会发生波浪形甚至起皱。
尽管材料本身的特性及其应力状态是影响金属流动的主要因素,但具体到模具结构的设计时,通过改变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的圆角半径,改变摩擦(正确的润滑,调整压边力,采用拉深筋等方法)和改变间隙等措施还是能实现对金属流动的有效控制,这些措施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
上述措施具体实施的前提是分清变形区的部位及变形性质,这除了可通过塑性力学的分析方法来描述冲压加工中的应力、应变分布,建立主应力图、主应变图分析外,在生产实践中常利用成形试验(或试模)进行判断,因为金属流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试验中得到的结果既方便、准确又真实可靠。根据试验结果,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开流和限流。
1)改变凸模和凹模圆角半径。圆角半径增大,可以减小变形时的阻力,起到开流作用。如在图2-14a中,增大凸模的圆角半径R凸,减小凹模的圆角半径R凹,从而可使翻边的阻力减小,拉深变形的阻力增大,因而有利于翻边的进行;反之,R凸减小,R凹增大,则有利于拉深变形。
2)改变毛坯和模具之间的摩擦阻力。例如,增大图2-14所示的压边力FQ,使毛坯和压边圈及凹模端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结果不利于拉深变形而有利于翻边或胀形的实现。减小压边圈的压力,在毛坯和凹模之间加润滑油,可以减小毛坯和凹模表面的摩擦阻力,从而有利于拉深变形。
此外,采取改变毛坯局部区域的温度也可获得最大程度的板料变形,这主要包括局部加热或局部冷却的方法。例如,在拉深和缩口时,采用局部加热变形区的方法,使变形区得到软化,从而有利于变形的进行。又如在不锈钢工件拉深时,采用局部深冷传力区的方法,来增大其承载能力,防止大变形下拉裂。
材料“弱区先变形,变形区应为弱区”是成形的条件,金属的“开流与限流”则是对金属流动实行控制的基本原则,掌握并合理运用好,既有助于工艺方案的制定,又有利于模具的结构设计,同时还可运用于生产中缺陷件的修复,往往能产生“出奇制胜”之效。
相关文章
在冲压过程中,毛坯和各个部分在同一模具的作用下,有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变形,即具有不同的变形趋向。冲压成形时,毛坯内各处的应力与应变关系都不尽相同,在应力状态满足屈服准则的区域内将产生塑性变形,此区称为塑性变形区;没有满足屈服准则的区域不会产生塑性变形,称为非变形区。......
2025-09-29
焊接应力与变形直接影响焊接结构的制造质量及使用性能,如焊件的尺寸精度、刚度、稳定性以及耐蚀性等。焊接应力与变形过大时,不仅会使产品制造难度加大,而且会导致产品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实际焊接结构中,应尽量减少焊接变形。预防焊接变形主要从结构设计及焊接工艺措施方面进行。......
2025-09-29
随着载荷的增大,塑性变形量也逐渐增大。实验证明,即使在很小的载荷作用下,轴承中也产生塑性变形。图2-51 δ与Q2/3的关系图图2-52 塑性变形δs与载荷Q的关系图2.塑性变形的计算公式滚动轴承中塑性变形的计算公式为对点接触:式中 δs——滚动体和一个滚道接触处总的塑性变形量;Q——滚动体载荷;Dw——滚动体直径;ρⅠ1;ρⅡ1;ρⅠ2;ρⅡ2——接触物体Ⅰ、Ⅱ在主平面1、2中的主曲率。......
2025-09-29
当焊缝冷却后收缩,由于受到接头周围金属的限制,而不能自由收缩时受到拉伸,产生拉应力,即焊接残余应力。控制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方法如下:1.机械拉伸法焊后对焊接构件进行加载,使焊接接头中的不协调应变区进行拉伸到屈服,从而减少由焊接引起的拉伸残余应力,使内应力有所降低。......
2025-09-29
如粘结强度大于材料的强度极限时,由于切削的继续进行,切屑的相对运动将发生在切屑底层和上层金属之间,这称为二次滑移变形。这时切削过程比较平稳,切削力波动较小,加工表面质量较高。单元切屑切削中,整个剪切面上的应力都超过了材料的强度极限,产生的裂纹贯穿切削的断面,形成一个个变形单元,如图1-15c所示。......
2025-09-29
本周,我从一些资深同事那里学到了不少销售策略,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实践。这些技巧主要包括:1. 沟通技巧的运用 (1)通过调研顾客需求,深入......
2025-04-09
在气压传动系统中,用来控制与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流动方向和发送信号,以保证执行元件按照设计程序正常动作的元件,称为气动控制阀。顺序阀 顺序阀是依靠气路中压力的作用而控制执行元件按顺序动作的压力控制阀其作用和工作原理与液压顺序阀基本相同。安全阀 为了防止管路、受压容器等的破坏,限制系统中最高压力的压力控制阀称为安全阀。......
2025-09-29
焊接生产过程中,即使采取了预防变形的措施,但还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对超出技术要求的焊接残余变形,应当进行矫正。矫正变形的方法有机械矫正法和火焰矫正法。塑性较好的低碳钢、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的焊接变形可选择机械矫正法。(二)火焰矫正火焰矫正是指利用火焰对工件的局部进行加热,使工件局部产生热压缩塑性变形,冷却后该区域金属产生收缩,利用此收缩引起的变形与原来焊接产生的残余变形相互抵消。......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