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G70~G73复合车削循环优化

G70~G73复合车削循环优化

【摘要】:G70~G73复合车削循环就是用来实现这一加工要求的固定循环。G70~G73复合车削循环的加工轮廓需要通过其他程序段编程,固定循环的动作类似于循环调用子程序,执行循环可通过分步切入的方式使编程轨迹加工成型。G70~G73复合车削固定循环的指令格式与动作见表3.2-2。3)G71、G72、G73循环需要在程序段上指定F、S、T参数,用来指定理论轮廓的程序段Ns~Nf上所编程的F、S、T对G71、G72、G73循环加工无效。

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时,有时需要直接从毛坯加工成型,在这种情况下,其切削余量一般较大,因此需要采用分步进给的方式逐步加工成型。G70~G73复合车削循环就是用来实现这一加工要求的固定循环。

G70~G73复合车削循环的加工轮廓需要通过其他程序段编程,固定循环的动作类似于循环调用子程序,执行循环可通过分步切入的方式使编程轨迹加工成型。因此,使用复合车削循环后,只需要编制一组描述编程轨迹(理论轮廓)的程序段,CNC便可通过固定循环指令,自动实现从粗车到精车的全部加工过程,粗车时能够自动留出余量,程序的编制更为方便。

G70~G73复合车削固定循环的指令格式与动作见表3.2-2。

表3.2-2 复合车削循环的指令格式与动作表

978-7-111-41794-1-Chapter03-23.jpg

(续)

978-7-111-41794-1-Chapter03-24.jpg

1.外圆粗车循环G71

G71循环可用于棒料的直接成型,其成型加工通过径向(X轴)分步进刀现实,每次的进刀量可通过循环参数(Δd)指定;加工完成后,能够自动在半径方向(X轴)保留ΔU、轴向(Z轴)保留ΔW的精加工余量

G71需要通过如下两个连续程序段,定义循环动作和循环参数:

978-7-111-41794-1-Chapter03-25.jpg

1)第一程序段:指定固定循环的每次进刀量Δd和退刀量e,退刀量e是后一次加工和前一次切削轮廓重叠部分的尺寸。Δde是模态有效参数,并可根据指令的AA′轮廓,自动选择方向,不需要指定符号;Δde也通过CNC参数进行设定。

2)第二程序段:选择加工轮廓,指定精加工余量和F、S、T。参数作用如下:

NS:理论轮廓的开始程序段号;

Nf:理论轮廓的结束程序段号;

ΔUX向精加工余量;

ΔWZ向精加工余量;

fst:执行G71循环的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刀具及刀补号。

用来指定理论轮廓的程序段(NsNf),不能编入子程序调用指令,粗加工循环也不需要考虑的精加工的余量。

2.端面粗车循环G72

G72循环同样可用于棒料的直接成型,其作用、编程格式、成型过程和G71类似,但成型加工通过轴向(Z轴)分步进刀实现,每步的进刀量可通过循环参数(Δd)指定;加工完成后,同样能够在半径方向(X轴)保留ΔU、轴向(Z轴)保留ΔW的精加工余量。

3.重复切削循环G73

G73循环可用于锻件、铸件等具有初步外形的毛坯成型加工,成型加工时,径向(X轴)和轴向(Z轴)可同时分步进刀,总进刀量分别为ΔiX向)、ΔkZ向),加工完成后,能够自动在半径方向(X轴)保留ΔU、轴向(Z轴)保留ΔW的精加工余量。

G73也需要通过两个连续程序段,定义循环动作和循环参数,它和G71、G72的区别仅在于第一程序段,其编程格式如下:

978-7-111-41794-1-Chapter03-26.jpg

指令中的循环参数作用如下。

ΔiX向总进刀量和方向;

ΔkZ向总进刀量和方向;

D:进给次数。

Δi、ΔkD同样是模态参数,它们也可通过CNC参数设定。

4.精车循环G70

精车循环G70用于去除G71、G72、G73粗车循环所保留的加工余量,为了完成精车动作,G70指令的编程格式如下:

978-7-111-41794-1-Chapter03-27.jpg

Ns:理论轮廓的开始程序段号;

Nf:理论轮廓的结束程序段号。

执行G70精车循环时,G71、G72、G73指令的F、S、T将无效,其F、S、T值直接在程序段NsNf上编程。

5.使用要点

1)G71、G72、G73的加工轮廓需要通过其他程序段编程,为了防止程序的重复执行,用来指定理论轮廓的程序段NSNf,一般应编制在粗加工循环指令之后,且不能编入子程序调用指令。

2)G71、G72、G73指令的Δd、ΔU都用地址U指定,CNC需要根据G71、G72、G73程序段上是否有P、Q,来自动区分Δd、ΔU

3)G71、G72、G73循环需要在程序段上指定F、S、T参数,用来指定理论轮廓的程序段NsNf上所编程的F、S、T对G71、G72、G73循环加工无效。

4)改变G71、G72、G73指令上的ΔU、ΔW值,可改变ABA′点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粗加工轨迹。

6.编程实例

例3-7假设加工要求和工艺参数如下:

1)粗加工:采用固定循环加工,主轴转速500r/min,进给速度150mm/min;一次进刀量为X方向3.5mm;精加工余量0.5mm(径向、轴向相同)。

2)精加工:主轴转速800r/min,进给速度120mm/min。

3)采用G代码体系A,公制半径编程;使用1号刀具,1号刀补。

试利用复合固定循环G71、G70,编制实现图3.2-2所示、用直径为ϕ140棒料直接加工成型的加工程序。

978-7-111-41794-1-Chapter03-28.jpg

图3.2-2 复合固定循环的编程1

加工程序如下:

978-7-111-41794-1-Chapter03-29.jpg

978-7-111-41794-1-Chapter03-30.jpg

例3-8假设工艺参数同上例,试编制利用复合固定循环G70、G72完成图3.2-3所示棒料直接成型的零件加工程序。

978-7-111-41794-1-Chapter03-31.jpg

图3.2-3 复合固定循环的编程2

加工程序如下:

978-7-111-41794-1-Chapter03-32.jpg

例3-9假设工艺参数同上例,试编制利用复合固定循环G70、G73完成图3.2-4所示锻件直接成型的零件加工程序。

978-7-111-41794-1-Chapter03-33.jpg

图3.2-4 复合固定循环的编程3

加工程序如下:

978-7-111-41794-1-Chapter03-34.jpg

由于程序中指定的XZ方向3次进刀的总进刀量都为6mm,精加工余量为X方向0.5mm、Z方向1mm,因此,第一次切削的起点在离编程轨迹起点径向6.5mm、轴向7mm的位置,XZ方向的每次进刀量都为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