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水源优化措施

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水源优化措施

【摘要】: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等都可以作为冷却水水源,但作为循环冷却水,不同的工业、不同的生产设备、产品、不同的换热器等,对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也有所不同,不论哪种水源,都应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水质的基本要求。各类水体的水质标准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避免与城镇供水、渔业用水等争水,循环冷却水的水源应取自Ⅳ类水体。

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等都可以作为冷却水水源,但作为循环冷却水,不同的工业、不同的生产设备、产品、不同的换热器等,对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也有所不同,不论哪种水源,都应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水质的基本要求。有关工业循环冷却水水源的特点如下。

1.地表水水源

地表水是指地表淡水,包括江、河、湖泊、水库等水源。水源选择的原则是: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保护。

地表水是循环冷却水的主要水源。地表水的特点是浊度较高,硬度较低,有机物细菌含量高,水质和水温随季节性变化大,易受人为污染。但地表水取用相对较方便,管理较集中,水量能满足冷却水量的需要。山区性河流水量受季节变化大,洪水期与枯水期会相差几十倍之多,有些河流洪枯水位的变幅(水位差)竟达30m以上,给取水造成很大困难;沿海地区河段会受咸潮的影响;西北、东北的流河会受冰凌及浮冰的影响;有些河段受水草等漂浮物的影响,这些都会对取水构筑物造成影响。

不同的地表水,其水质也存在着差异。江河水一般浑浊度、含砂量、悬浮物较高,平原地区河流易受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农药等污染,一般水质较差;湖泊水常规来说比江河水水质好,湖泊相当于一个天然沉淀池,经过沉淀自净作用,去除了部分物质。但湖泊水流缓慢,春、夏会有藻类繁殖,有些湖泊如巢湖、太湖等,藻类繁殖相当严重,富营养化大幅度上升,夏季水明显发臭,对水处理造成很大困难;水库水是由众多的山区小溪汇集而成,水质一般清晰透明,通常浊度<5NTU,有时<3NTU,只有暴雨洪水期浊度大些,但经水库沉淀自净后又会转好。虽然春夏也会有藻类繁殖,但富营养化不严重,水库水是地表水中水质最好的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依据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地表水划分为以下5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Ⅲ类水体的水质受到了较轻的污染,少量水质指标不符合要求,但超标值不大;Ⅳ类水体的水质部分指标超标,水体受到了明显污染;V类水体已受到了严重污染。各类水体的水质标准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避免与城镇供水、渔业用水等争水,循环冷却水的水源应取自Ⅳ类水体。

2.地下水水源

地下水埋藏于地下含水层中,由地表水经渗流补给,因在地层中缓慢地渗流,经过地层的自然过滤,水质透明无色,一般不需要处理,作为生活饮用水仅需要消毒;与地表水相比,生物或有机物含量很少,但在渗流过程中溶解了不同的矿物质(有些矿物质对人体有益),其溶解性固体物含量高于地表水;地下水不易直接受地面污染物的污染,卫生条件较好;地下水埋藏在含水层中,水温低,基本上不受气温的影响,常年水温变化不大,是冷却用水和空调用水最为理想的水源,因水温低,冷却效率高,用水量少。

因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溶解了各种矿物质,故含盐量和硬度较高,特别是硬度(Ca2+、Mg2+),用作冷却水来说,在水温升高的过程中更容易形成CaCO3、Mg(OH)3沉淀,进而结垢产生危害。因此,对于硬度高的地下水用作冷却用水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软化处理或实施防垢、阻垢、除垢的措施。

3.海水

海水是量最大的水资源,可以说“取之不完,用之不尽”。但海水含盐量高,平均为35000mg/L,腐蚀性特别强,如一般的水泵叶片,使用3个月就可被腐蚀穿透。

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成本很高,只有某些沿海和岛屿地方,没有淡水源,为解决饮用水问题配备淡化装置。中东海湾地区的国家,因产石油经济实力雄厚,建造海水淡化水厂来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大的海水淡化处理厂的处理水量已达20万m3/d。

把海水用作冷却水在世界很多国家采用。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而冷却水量又大,也采用海水冷却,如浙江秦山核电厂、上海金山石化总厂的发电厂等。用海水冷却必须注意两点:一是直流式冷却,即热水直接排入海中,不存在循环使用;二是设备一定要严格做好防腐蚀处理。

对于冷却水量大的企业,通常自建自来水厂,经水厂净化处理后供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等;民用冷却水(影剧院、体育馆、宾馆饭店、综合办公楼等)通常直接采用城镇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