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FANUC18/0iA系统的功能板和接口信号详解

FANUC18/0iA系统的功能板和接口信号详解

【摘要】:图3-21 FANUC 0iMA系统的基本配置CP4:电源单元开/关的触点输入信号,可用于机床面板上的NC启动和NC停止开关。JA2:系统MDI键盘信号。图3-22 FANUC18系统的信号接口图JA8A:模拟量主轴信号接口,将CNC发出的主轴速度信号作为变频器的频率给定信号。图3-23 FANUC 0iA系统的信号接口图JF21~JF24:位置检测装置的反馈信号接口,分别与第1~4伺服轴的位置检测装置连接。

1.FANUC18系统

FANUC18系统的基本配置为电源模块、CNC主模块和内置I/O模块,其系统的信号接口图见图3-22。

(1)电源模块接口

CP1:外部单相交流电源(AC200~240V、50/60Hz)的输入端,一般来自三相伺服变压器的输出端。

F1:外部单向交流输入电路保护熔断器(7.5A)。

CP2/CP3:交流电源(AC200~240V、50/60Hz)的输出端(同ON/OFF控制开关同步的交流电源输出)。

BATTERY(CP8):系统SRAM数据保持存储电池(DC3.2V)。

PIL:电源控制电路指示灯,绿色。

ALM:电源模块故障指示灯,红色。

978-7-111-39403-7-Chapter03-25.jpg

图3-21 FANUC 0iMA系统的基本配置

CP4:电源单元开/关的触点输入信号(ON/OFF),可用于机床面板上的NC启动和NC停止开关。

CP5:+24V直流电压输出接口电路,一般连接显示器

CP6:+24E直流电压输出接口,与机床控制面板的输入信号连接。

F3:+24V直流输出电路短路保护熔断器,3.2A。

F4:+24E直流输出电路短路保护熔断器,5A。

(2)CNC主模块接口

JA1:系统视频信号,与显示装置LCD的JA1接口或CRT的CN1接口连接。

JA2:系统MDI键盘信号。

JA3:机床面板的手摇脉冲发生器接口。

JD5A:RS232串行通信接口1,系统串行通信0通道、1通道的连接接口。

JD5B:RS232串行通信接口2,系统串行通信2通道的连接接口。

JD1A:系统I/OLink串行接口,用于CNC与各I/O单元的连接,如机床标准操作面板、I/O扩展单元及具有I/OLink接口的伺服放大器连接,以实现附加轴PMC的控制。

JA7A:系统串行主轴或主轴位置编码器的信号接口。当机床采用串行主轴时,JA7A与主轴放大器的JA7B连接;当机床采用模拟量主轴时,JA7A与主轴独立位置编码器连接。

978-7-111-39403-7-Chapter03-26.jpg

图3-22 FANUC18系统的信号接口图

JA8A:模拟量主轴信号接口,将CNC发出的主轴速度信号(0~10V)作为变频器的频率给定信号。

JA4A:绝对编码器的位置检测装置电池接口(标准DC6V)。

JS1A~JS6A:第1~6伺服轴的伺服信号接口,分别与伺服放大器的第1~6轴的JS1B~JS2B(两个伺服放大器)连接,第5、6伺服轴为可选择配置。

978-7-111-39403-7-Chapter03-27.jpg

图3-23 FANUC 0iA系统的信号接口图

JF21~JF24:位置检测装置的反馈信号接口,分别与第1~4伺服轴的位置检测装置(如光栅尺)连接。

JA26:系统伺服检测信号接口,系统制造厂家专用。

CNMC:PMC编辑卡或备份数据使用的存储卡接口。

(3)内置I/O模块接口

JD5B:高速串行数字通信接口。

C70~C75:机床侧输入/输出信号接口。

2.FANUC 0iA系统

FANUC 0iA系统的基本配置为CNC主模块和内置I/O模块,电源则由外部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其系统的信号接口图见图3-23。

(1)CNC主模块接口

JD1A:系统I/OLink串行接口,用于CNC与各I/O单元的连接,如与机床标准操作面板、I/O扩展单元及具有I/OLink接口的伺服放大器连接,以实现附加轴PMC的控制。I/OLink分为主单元和子单元,系统的控制单元为主单元,与CNC连接的各I/O单元为子单元。子单元可分为若干个组,一个I/OLink最多可连接16组子单元。另外,I/OLink子单元的电缆均是从一个单元的JD1A连接到下一个子单元的JD1B,最后一个子单元的插座空置。

JA7A:系统串行主轴或主轴位置编码器的信号接口。当机床采用串行主轴时,JA7A与主轴放大器的JA7B连接,其中,JA7A.3接JA7B.1,JA7A.4接JA7B.2,JA7A.1接JA7B.3,JA7A.2接JA7B.4;当机床采用模拟量主轴时,JA7A与主轴独立位置编码器通过A66L-0001-0286电缆连接(不超过20m),其中,PA、∗PA为位置编码器A相信号,PB、∗PB为位置编码器B相信号,SC、∗SC为位置编码器C相信号。

JA8A:模拟量主轴信号接口,将CNC发出的0~10V主轴速度信号作为变频器的频率给定信号,同时不可连接任何串行主轴。接口信号中,SVC、ES为主轴公共电压和公共线,CLKX0、CLKX1、FSX0、FSX1、±15V、+5V、0V为进给轴的检测信号,DX0、DX1、ENB1、ENB2为主轴使能信号。当主轴命令电压有效时,ENB1、ENB2接通;当使用FANUC主轴伺服单元时,不使用使能信号。

JA4A:绝对编码器的位置检测装置电池接口(标准DC6V)。

JS1A~JS4A:第1~6伺服轴的伺服信号接口,分别与伺服放大器的第1~6轴的JS1B、JS2B(两个伺服放大器)连接。连接电缆规格为A02B-0120-K800、长度为5m,但伺服放大器与伺服电动机之间的连接电缆最长不超过50m。

JF21~JF24:位置检测装置的反馈信号接口,分别与第1~4伺服轴的位置检测装置连接,可连接光栅尺、分离式绝对脉冲编码器和分离式增量脉冲编码器。当使用分离式绝对脉冲编码器时,信号接口的管脚7(+6V)和8(REQ)需要对应连接。位置检测装置的反馈信号主要包含了相位差为90°的A相和B相位置输入信号(B相超前为正向位移,A相超前为负向位移)及用于一转信号的Z相信号(信号宽度Tw大于A相或B相信号的1/4周期)。如果分离式脉冲编码器的旋转方向与伺服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相反,可将二者连接电缆中的信号PCA与∗PCA、PCB与∗PCB对换即可。

JF25:分离型绝对位置检测装置的电池(标准DC6V)接口,其中,管脚7接DC6V,管脚12接0V;连接电缆的规格为A02B-0177-K809。

CP8:保持系统SRAM数据的电池(标准DC3V锂电)接口。

RSW1:系统维修专用的开关,正常时为0位置。

MEMORY CARD CNMC:PMC编辑卡或备份数据使用的存储卡接口。

(2)内置I/O模块接口

CP1A:DC24V电源的输入接口,与外部24V直流稳压电源连接。

CP1B:DC24V电源输出接口,一般与系统显示装置的输入电源接口连接。

JA1:系统视频信号,与LCD显示装置的JA1接口或CRT的CN1接口连接。

JA2:系统MDI键盘信号接口。

JD5A、JD5B:RS232异步串行通信接口,JD5A为通道0、1接口,JD5B为通道2、3接口。

JA3:机床面板的手摇脉冲发生器接口。手摇脉冲发生器与脉冲编码器一样,使用DC5V电源,电缆电阻引起的电压降≤0.2V。连接电缆A66L-0001-0286的长度L由以下公式算出:

978-7-111-39403-7-Chapter03-28.jpg

式中 0.1——手摇脉冲发生器的电流

R——每单位长度的电线阻值Ω/m,m为0V或5V电线的数量;

L——电线长度,通过计算得出。通常,连接1个手摇脉冲发生器时L≤50m,连接2个手摇脉冲发生器时L≤38m,连接3个手摇脉冲发生器时L≤25m。

CB104~CB107:机床侧输入/输出信号接口。

MINISLOT:高速串行总线HSSB通信板,与外设计算机连接以进行通信控制。此项为系统的可选择配置。

(3)FANUC 0iA系统的CNC主模块的连接图及各接口信号(见图3-24)

978-7-111-39403-7-Chapter03-29.jpg

图3-24 FANUC 0iA系统的CNC主模块连接图及各接口信号

(4)FANUC 0iA系统的I/O模块连接图及各接口信号(见图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