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此亦一隐者,谓孔子不为其已。(《神仙传》以接舆姓陆名通,隐峨眉山。其说晚出,不足深据。其于隐者,睠怀独深。此二章盖孔子遇隐之后,因尚论古之隐者而致其意。况齐、蔡诸地本是旧名,在商时已有之,周但因其地而封国焉耳。孔子对于古今隐者,本在心许之列。独郑玄以七字为十字之误:伯夷、叔齐、虞仲,避世者;荷蓧、长沮......
2023-11-21
完成任何产品的施工过程,都必然消耗一定的工作时间。工作时间是指施工过程中的工作延续时间。
研究工时消耗的目的,就在于编制或测定定额时,要充分考虑到哪些工作时间消耗是必需的,哪些工作时间消耗是不必的,以便于分析、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减少和消除工作损失,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研究工时消耗,还可以总结先进的施工方法,以便加以组织推广,分析损失和浪费工时的原因,加以改进。研究工时消耗,还可以增强人们的时间价值观念,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时间是一种珍贵的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时间就是财富,它是创造财富不可缺少的尺度和要素。从定额管理的原理上看,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时间是企业或劳动组织优化组合后的班组计算工人劳动时间、编制施工定额和衡量劳动生产率发展水平的重要计量单位。无论是使用先进的技术装备,还是手工从事施工活动,都要以时间来衡量,都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因此建立和增强时间价值观念,贯彻时间节约规律,对测定和编制定额,取得定额资料,加强定额的日常管理,都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工时消耗的研究,从测定和编制定额的观点,可按照两个系统进行分类和研究,即工人工作时间消耗和机械工作时间消耗。
2.1.2.1 工人工作时间消耗
工人工作时间消耗,是指工人在同一工作班内,全部劳动时间的消耗。工人在工作班内消耗的工作时间按其消耗的性质分为两大类:必需消耗的时间和损失时间。
必需消耗的时间是工人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一定数量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时间。它是制定定额的主要根据。
损失时间,是与合格产品生产无关,但与施工组织和技术上的缺点有关,与工人在施工过程的个人过失或某些偶然因素有关的时间消耗。
工人工作时间的一般分类,如表2-1所示。
1.必需消耗的工作时间
必需消耗的工作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和休息时间。
(1)有效工作时间是指从生产效果来看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时间消耗,其中包括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的消耗。
表2-1 工人工作时间分类表
1)基本工作时间是指工人完成基本工作所消耗的时间,是完成一定产品的施工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这些工艺过程可以使材料改变外形,如钢筋弯曲等;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如混凝土制品的养护干燥等;可以使预制构件安装组合成型,如预制混凝土梁、柱、板安装;也可以改变产品外部及表面的性质,如油漆等。基本工作时间所包括的内容依工作性质而各不相同。例如,抹灰工的基本工作时间包括:准备工作时间、润湿表面时间、抹灰时间、抹平抹光的时间。工人操纵机械的时间也属基本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工作量大小成正比。
2)辅助工作时间是指为保证基本工作能顺利完成所做的辅助性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在辅助工作时间里,不能使产品的形状大小、性质或位置发生变化。例如:施工过程中工具的校正和小修;机械的调整;搭设小型脚手架等所消耗的工作时间等。辅助工作时间的结束,往往是基本工作时间的开始。辅助工作一般是手工操作。但在机手并动即半机械化的情况下,辅助工作是在机械运转过程中进行的,这时不应再计辅助工作时间的消耗。辅助工作时间的长短与工作量大小有关。
3)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是指执行任务前或任务完成后所消耗的工作时间。例如:工作地点、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准备工作时间;工作结束后的整理工作时间等。
准备和结束工作时间的长短与所担负的工作量大小无关,但往往和工作内容有关。所以,这项时间消耗又分为班内的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和任务的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班内的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包括:工人每天从工地仓库领取工具、设备的时间;准备安装设备的时间;机器开动前的观察和试车的时间;交接班时间等。
任务的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与每个工作日交替无关,但与具体任务有关。例如:接受施工任务书、研究施工详图、接受技术交底、领取完成该任务所需的工具和设备,以及验收交工等工作所消耗的时间。
(2)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是指由于施工工艺特点引起的工作中断所消耗的时间。例如:汽车司机在等待汽车装、卸货时消耗的时间;安装工等待起重机吊预制构件的时间;电气安装工由一根电杆转移到另一根电杆的时间等。
与施工过程工艺特点有关的工作中断时间应作为必需消耗的时间,但应尽量缩短此项时间消耗。与工艺特点无关的工作中断时间是由于劳动组织不合理引起的,属于损失时间,不能作为必需消耗的时间。
(3)休息时间是指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为恢复体力所必需的短暂休息和生理需要的时间消耗。这种时间是为了保证工人精力充沛地进行工作,应作为必需消耗的时间。
休息时间的长短和劳动条件有关。劳动繁重紧张、劳动条件差 (如高温),则休息时间需要长一些。
2.损失时间
损失时间包括多余和偶然工作、停工、违背劳动纪律所引起的时间损失。
(1)多余和偶然工作的时间损失包括多余工作引起的时间损失和偶然工作引起的时间损失两种情况。
多余工作是工人进行了任务以外的而又不能增加产品数量的工作。如对质量不合格的墙体返工重砌,对已磨光的水磨石进行多余的磨光等。多余工作的时间损失,一般都是由于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差错而引起的修补废品和多余加工造成的,不是必需消耗的时间。
偶然工作是工人在任务外进行的工作,但能够获得一定产品的工作。如电工铺设电缆时需要临时在墙上开洞;抹灰工不得不补上偶然遗留的墙洞等。从偶然工作的性质看,不应考虑它是必需消耗的时间,但由于偶然工作能获得一定产品,也可适当考虑。
(2)停工时间是工作班内停止工作造成的时间损失。停工时间按其性质可分为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和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两种。
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施工组织不善、材料供应不及时、工作面准备工作做得不好、工作地点组织不良等情况引起的停工时间。
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气候条件以及水源、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时间。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又不在冬、雨季施工范围内的时间损失,应给予合理的考虑作为必需消耗的时间。
(3)违背劳动纪律所引起的时间损失是指工人在工作班内的迟到、早退、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内聊天或办私事等造成的时间损失。由于个别工人违背劳动纪律而影响其他工人无法工作的时间损失,也包括在内。此项时间损失不应允许存在。
2.1.2.2 机械工作时间消耗
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对工作时间消耗的分析和研究,除了要对工人工作时间的消耗进行分类研究之外,还需要分类研究机械工作时间的消耗。
机械工作时间的消耗和工人工作时间的消耗虽然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其自身特点。机械工作时间的消耗,按其性质可作如表2-2所示的分类。
1.必需消耗的工作时间
在必需消耗的工作时间里,包括有效工作、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和不可避免的中断三项时间消耗。
(1)有效工作时间,包括正常负荷下、有根据地降低负荷下和低负荷下工作的工时消耗。
表2-2 机械工作时间分类表
1)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是机械在与机械说明书规定的计算负荷相符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时间。
2)有根据地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是在个别情况下机械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低于其计算负荷下工作的时间,例如,汽车运输重量轻而体积大的货物时,不能充分利用汽车的载重吨位;起重机吊装轻型结构时,不能充分利用其起重能力,因而低于其计算负荷。
3)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是由于工人或技术人员的过错所造成的施工机械在降低负荷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例如,工人装车的砂石数量不足、工人装入碎石机轧料口中的石块数量不够引起的汽车和碎石机在降低负荷的情况下工作所延续的时间。此项工作时间不能完全作为必需消耗的时间。
(2)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是由施工过程的特点和机械结构的特点造成的机械无负荷工作时间。例如,载重汽车在工作班时间的单程 “放空车”;筑路机在工作区末端调头等。
(3)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是与工艺过程的特点、机械的使用和保养、工人休息有关的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与工艺过程的特点有关的不可避免中断时间,有循环的和定期的两种。循环的不可避免中断,是在机械工作的每一个循环中重复一次,如汽车装货和卸货时的停车;定期的不可避免中断,是经过一定时期重复一次,如把灰浆泵由一个工作地点转移到另一工作地点时的工作中断。
与机械有关的不可避免中断时间是由于工人进行准备与结束工作或辅助工作时,机械停止工作而引起的中断时间。它是与机械的使用与保养有关的不可避免中断时间。
工人休息时间要注意的是:应尽量利用与工艺过程有关的和与机械有关的不可避免中断时间进行休息,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
2.损失的工作时间
损失的工作时间中,包括多余工作、停工和违背劳动纪律所消耗的工作时间。
(1)机械的多余工作时间是机械进行任务内和工艺过程内未包括的工作而延续的时间。如搅拌机搅拌灰浆超过规定而多延续的时间;工人没有及时供料而使机械空运转的时间。
(2)机械的停工时间按其性质也可分为施工本身造成和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前者是由于施工组织得不好而引起的停工现象,如由于未及时供给机器水、电、燃料而引起的停工。后者是由于气候条件所引起的停工现象,如暴雨时压路机的停工。
(3)违背劳动纪律引起的机械的时间损失是指由于工人迟到、早退或擅离岗位等原因引起的机械停工时间。
有关工程建设定额与实务的文章
(同上)此亦一隐者,谓孔子不为其已。(《神仙传》以接舆姓陆名通,隐峨眉山。其说晚出,不足深据。其于隐者,睠怀独深。此二章盖孔子遇隐之后,因尚论古之隐者而致其意。况齐、蔡诸地本是旧名,在商时已有之,周但因其地而封国焉耳。孔子对于古今隐者,本在心许之列。独郑玄以七字为十字之误:伯夷、叔齐、虞仲,避世者;荷蓧、长沮......
2023-11-21
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城市发展是通过单位模式下的具体制度实施的。基于单位在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面向本研究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本书以单位为切入点,将单位模式作为具体的研究视角。相对于理解中国城市总体发展历程的单位视角,单位模式更加具体,目的在于更直接和细致地从制度变迁和空间演进两个方面解读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并探寻未来的发展具体启示。......
2023-07-22
2)对中国城市发展过程进行了单位模式和去单位模式的划分研究根据单位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过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发展过程分为单位模式阶段和去单位模式阶段。后者是单位模式逐步退出的阶段,对应于中国城市的市场化转型过程。去单位模式下,中国城市演绎了计划机制退出与市场机制进入的双向互动过程。......
2023-07-22
1)焊条消耗量通常按下式计算式中 m——焊条消耗量;A——焊缝横截面积;l——焊缝长度;ρ——熔敷金属的密度;Ks——焊条损失系数。表9-1 焊缝横截面积的计算公式(续)表9-2 焊条损失系数Ks例1:某工字梁长10m,焊脚尺寸为10mm,求用E5014焊条焊接时,需要多少千克焊条?表9-3 药皮质量系数Kb表9-4 焊条转熔系数Kn例2:有一角接头,焊脚尺寸K=10mm,h=2mm。求焊接1m焊缝需E4303焊条的数量。......
2023-06-15
学者们还认定,这些女性首先是与商朝结盟的各方国和部落的首领,其次才是统治集团中王、诸侯、重臣的配偶或亲属。当温暖的母爱与激烈的权力争夺战相遭遇时,多数母亲都会主动参与政治权力的角逐,从而站成儿子身后强大的动力和后盾。[40]在“父母”连称的文化秩序里,作为行孝的对象,母亲已在无形中拥有了非男非女的无性别属性。......
2023-11-30
当溶液中加入2.68×10-7mol/L dsDNA充分反应后,p1和p2均出现显著降低,表明最初的双核铁配合物和其EC-C单核产物均与dsDNA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与dsDNA发生相互作用以后,p1和p2的峰电位向相反的方向偏移。据此,我们判断,双核铁配合物与dsDNA可能发生了静电作用,而其EC-C产物则可能是通过嵌插模式与dsDNA发生结合作用的。图2.1.7{[Fe3]2O}4+与dsDNA和ssDNA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图图2.1.8为离子强度对p2峰电位的影响。......
2023-06-22
此后日书翻译仍逐年上升。大量的日书翻译成为日语借词进入汉语的最主要渠道。就连《辞源》也收入许多日语借词,词条的释义中也出现不少日语借词。此外上海农学会、广学会、教育出版社、作新社、会文学社、中国医学会,都是当时国内较有名的日书翻译出版机构。日本的东亚公司、启文书局、东京并木活版所等都翻译出版了不少汉译日书。......
2023-11-29
一旦电动斥力的数值超过触头预压力,动触头即斥开并在触头间产生电弧。此后,Holm力即消失,然而与此同时,由于电弧与电极、器壁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在动触头上作用另外一个力,称之为气动斥力FB,其方向和动触头的运动方向相同。FB=Δp×Ac Shea[6-1]和Zhou[6-2]结合实验,从理论上给出了气动斥力的分析和计算方法。以下主要介绍气动斥力的实验研究结果。......
2023-06-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