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的原理构成如图7-3所示,实物结构如图7-4所示。由于数控加工的特点,数控机床在整体布局、外观造型、传动系统、刀具系统的结构以及操作机构等方面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适应数控机床的加工要求和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功能。计算机数控装置数控装置又称CNC单元,由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部分组成,是数控机床的核心。2)程序编制及程序载体数控程序是数控机床自动加工零件的工作指令。......
2023-06-23
(1)数控机床的发展
数控,即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NC)。数控技术,即NC技术,是指用数字化信息(数字量及字符)发出指令并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这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控制技术。目前,数控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支撑,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因此,世界上各个经济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1952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在一台立式铣床上装上了一套试验性的数控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同时控制三轴的运动。这台数控机床被大家称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如图7-2所示,这是一台试验性机床。1954年11月,在派尔逊斯专利的基础上,美国本迪克斯公司(Bendix-Cooperation)正式生产出第一台工业用的数控机床。
在此以后,从1960年开始,其他一些工业国家,如德国、日本都陆续开发、生产及使用了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的发展中,值得一提的是加工中心。这是一种具有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它能实现工件一次装卡而进行多工序的加工。这种产品最初是在1959年3月,由美国卡耐—特雷克公司(Keaney&Trecker Corp.)开发出来的。这种机床在刀库中装有丝锥、钻头、铰刀、铣刀等刀具,根据穿孔带的指令自动选择刀具,并通过机械手将刀具装在主轴上,对工件进行加工。它可缩短机床上零件的装卸时间和更换刀具的时间。加工中心现在已经成为数控机床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品种,不仅有立式、卧式等用于箱体零件加工的镗铣类加工中心,还有用于回转整体零件加工的车削中心、磨削中心等。
图7-2 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
现代数控机床正在向高速化、高精度化、高可靠性、高一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机床向高速化方向发展,可充分发挥现代刀具材料的性能,不但可大幅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而且可提高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和精度。
精密加工正朝着超精密加工(特高精度加工)发展,其加工精度从微米级到亚微米级,乃至纳米级,应用范围日趋广泛。
数控机床的可靠性越来越高,当前国外数控装置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已达6 000 h以上,驱动装置达30 000 h以上。
数控技术的智能化内容体现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主要涉及如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前馈控制,电动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智能诊断,智能监控等方面。
数控机床向柔性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趋势:从点(数控单机、加工中心和数控复合加工机床)、线(FMC、FMS、FTL、FML)向面(工段车间独立制造岛)、体(分布式网络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方向发展。
(2)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
数控机床(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是指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对机床加工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一类机床。国际信息处理联盟第五次技术委员会对数控机床作的定义是:“数控机床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该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使用代码或其他编码指令规定的程序。”它是集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信息技术于一体,采用数控装置或计算机来部分或全部地取代一般通用机床在加工零件时的各种动作(如启动、加工顺序、改变切削量、主轴变速、选择刀具、冷却液开停以及停车等)的人工控制,是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和高自动化的光、机、电一体化的数控设备。
简而言之,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
图7-2 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
现代数控机床正在向高速化、高精度化、高可靠性、高一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机床向高速化方向发展,可充分发挥现代刀具材料的性能,不但可大幅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而且可提高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和精度。
精密加工正朝着超精密加工(特高精度加工)发展,其加工精度从微米级到亚微米级,乃至纳米级,应用范围日趋广泛。
数控机床的可靠性越来越高,当前国外数控装置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已达6 000 h以上,驱动装置达30 000 h以上。
数控技术的智能化内容体现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主要涉及如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前馈控制,电动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智能诊断,智能监控等方面。
数控机床向柔性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趋势:从点(数控单机、加工中心和数控复合加工机床)、线(FMC、FMS、FTL、FML)向面(工段车间独立制造岛)、体(分布式网络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方向发展。
(2)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
数控机床(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是指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对机床加工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一类机床。国际信息处理联盟第五次技术委员会对数控机床作的定义是:“数控机床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该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使用代码或其他编码指令规定的程序。”它是集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信息技术于一体,采用数控装置或计算机来部分或全部地取代一般通用机床在加工零件时的各种动作(如启动、加工顺序、改变切削量、主轴变速、选择刀具、冷却液开停以及停车等)的人工控制,是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和高自动化的光、机、电一体化的数控设备。
简而言之,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
有关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的文章
数控机床的原理构成如图7-3所示,实物结构如图7-4所示。由于数控加工的特点,数控机床在整体布局、外观造型、传动系统、刀具系统的结构以及操作机构等方面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适应数控机床的加工要求和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功能。计算机数控装置数控装置又称CNC单元,由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部分组成,是数控机床的核心。2)程序编制及程序载体数控程序是数控机床自动加工零件的工作指令。......
2023-06-23
依照“族系法”分类规则,根据主要工艺特征,将压焊分为图2-1-2所示的十大类。有明确记载的是1885年美国E·汤姆逊教授取得的电阻对焊专利及1886年生产出第一台电阻对焊机,这是压焊历史的开始。图2-1-2 压焊的分类搅拌摩擦焊是英国焊接研究所1991年发明的一种新型摩擦焊技术,其原理是利用一种非耗损的特殊搅拌头在待焊界面处搅拌摩擦形成可靠连接,如图2-1-3所示。FSW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革命性、突破性的连接新技术。......
2023-06-26
感应钎焊是将焊件的待钎焊部分置于交变磁场中,依靠这部分母材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电阻热来加热的钎焊方法,基本原理如图3-2-10所示。感应钎焊可应用于自动生产线,以预置钎料的方式进行。感应钎焊的加热范围小,增加了所用工装的寿命,保持了被连接部件的尺寸精度。感应钎焊要求待连接焊件的装配间隙适当缩小。一般感应钎焊的频率为500kHz左右。感应钎焊所用的设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交流电源和感应线圈。......
2023-06-26
腌腊肉制品是我国传统的肉制品之一,指原料肉经预处理、腌制、脱水、贮藏成熟而成的一类肉制品。腌腊肉制品的特点是:肉质细致紧密,色泽红白分明,滋味咸鲜可口,风味独特,便于携带和贮藏。抗坏血酸盐容易被氧化,是一种良好的还原剂。目前世界各国在生产肉制品时,都非常重视抗坏血酸的使用。......
2023-06-15
高压电极材料已经研究了很多年,但至今仍然没有可靠的技术方案。正极保护方面的文献仅仅限于普通电极,如LiCoO2。在全球范围内,三洋、SDI及LGC等公司目前正在进行这种高电压阴极材料的开发。......
2023-06-22
21世纪的大学革新与发展趋势朴东顺韩国东西大学校长尊敬的刘继南校长,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时代的变化要求所有国家都树立新的教育典范,以构建最有能效的“知识网络”。伴随着这些变化,新世纪中大学在角色与功能方面的革新将不可避免。今天,我们谈到了21世纪大学的革新与发展趋势的问题,并探讨了在知识社会中应该朝哪些方面努力,从而更好地推动教育发展。......
2024-02-21
美国是研发智能弹药投入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 也是实战使用最多的国家。智能弹药战场上屡试不爽, 表现出了卓越的效能。由此可见, 智能弹药的广泛应用不仅是现代战争形态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且也是决定战争最终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未来的智能战争本质上是智能化技术和应用水平的较量, 呈现由智能武器主动思考、主动决策、与指挥官平行工作等新模式。基于以上战争特点, 智能弹药发展趋势为: 高效费比。......
2023-06-15
CNC的脉冲当量决定了机床理论上可达到的定位精度,当代CNC的脉冲当量一般都在0.001mm及以下,它能实现比普通机床更精确的定位和加工。CNC一般都具备误差自动补偿功能,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反向间隙、丝杠的螺距误差等均可通过CNC进行自动补偿,因此,即使在同等条件下,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也高于普通机床。......
2023-06-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