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船机进口及船闸闸首的波动亦在0.4m 左右。这些数值均较大包方案为小。图4-9三峡工程航建筑物的全包布置方案 图4-10全包方案冲沙闸冲沙流态图清华坝区模型 “全包”方案的坝区各河段淤积和深泓线变化过程与其他方案基本相同,但隔流堤 “全包”方案的维护了永久船闸与升船机引航道的水流条件,减少了无隔流堤时的回流淤积。由于水流与坝面的剪切,还有可能产生立轴旋涡,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2025-09-29
2025年11月8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胜利实现了大江截流。
三峡枢纽水电站是高水头坝后式布置型式,经过方案比较,最后选定导流方案为“三期导流、明渠通航”。第一期,先修一期土石围堰保护右岸基坑(即一期基坑),在一期基坑内修建流量为20000m3/s的明渠和混凝土纵向围堰。同时,在左岸修建临时船闸。在此期间主河道缩窄不多,大江仍可通航。第二期,通过大江截流,在主河道填筑二期上、下游横向围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共同形成二期左岸基坑,江水由明渠宣泄。在二期围堰的保护下,进行基坑开挖和左岸电站厂房土建施工,以及金属结构、机电安装。同时,在左岸山体内修建永久船闸。二期导流期间,过往船舶可经明渠(当流量小于20000m3/s时)和临时船闸(当流量大于20000m3/s时)通航,使工程施工与航运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第三期,在右岸明渠内修建第三期上、下游围堰。在此期间,利用临时船闸维护通航,江水通过溢流坝段的临时底孔宣泄。三期上、下游横向围堰采用碾压混凝土围堰,利用其实现初期蓄水至135m高程后,左岸第一批机组开始发电,永久船闸投入运行。与此同时,在三期围堰和混凝土纵向围堰共同形成三期基坑内,进行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还须指出,为满足明渠封堵后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挡水发电和百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83700m3/s的导流要求,泄流坝段跨缝设置22个6.5m×8.5m(宽×高)导流底孔,并在底孔出口安装弧形闸门以调控水库初期发电水位。这将是我国导流底孔孔数最多、总过水流量最大,且运行要求最高的工程。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具有以下工程特点:
(1)大江截流是三峡工程进度网络中关键控制点,直接关系到二期围堰的工期和三峡工程总工期。
(2)截流水深大。截流时河床最大水深60m。
(3)截流流量大。设计截流流量14000m3/s,按19400m3/s进行备料及截流准备,并相机确定截流合龙时间。(https://www.chuimin.cn)
(4)施工强度高。上、下游围堰填筑总量达1014万m3,根据围堰施工进度安排,130m宽的截流龙口段在2025年11月上旬合龙,龙口段截流戗堤总工程量为20.8万m3。
(5)分流条件好。导流明渠宽达350m,最小水深8~9m,过水断面大。水力学计算及模型实验的研究表明:导流明渠分流条件良好,龙口流速和落差都较小。设计截流流量为14000~19400m3/s时,龙口最大流速为3.15~4.16m/s,最大落差0.8~1.24m。
(6)戗堤下压覆盖层深厚。二期围堰截流戗堤下压覆盖层厚达20m,其中粉细砂层厚10m,截流施工时,要解决堰基冲刷问题。由于导流明渠具有良好的分流条件,龙口流速和落差都较小,因此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难点是深水抛填时的堤头稳定和连续高强度抛投以及施工期通航问题。通过多方案比较,采用预平抛垫底、上游围堰单戗双向立堵进占、下游围堰尾随的截流方案。
2025年汛后,截流戗堤开始预进占,至2025年汛前,形成上游460m和下游480m宽的口门,并安全度汛。2025年9月中旬,随着长江流量的递减,截流戗堤继续预进占,于10月23日提前形成了130m宽的龙口。10月26日开始龙口合龙,至27日龙口束窄至40m。11月8日9时,向龙口最后合龙冲刺,至下午3时30分,大江截流合龙胜利完成。
大江截流的成功,标志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一期工程完成,开始转入二期施工,同时,也为世界大江大河截流工程技术提供了创新性的实践。大江截流设计、施工中克服了堤头坍塌、深水龙口预平抛垫底、截流期通航和跟踪预报等技术难题,保证实现了截流合龙,工程实践和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关文章
升船机进口及船闸闸首的波动亦在0.4m 左右。这些数值均较大包方案为小。图4-9三峡工程航建筑物的全包布置方案 图4-10全包方案冲沙闸冲沙流态图清华坝区模型 “全包”方案的坝区各河段淤积和深泓线变化过程与其他方案基本相同,但隔流堤 “全包”方案的维护了永久船闸与升船机引航道的水流条件,减少了无隔流堤时的回流淤积。由于水流与坝面的剪切,还有可能产生立轴旋涡,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2025-09-29
图4-6三峡工程通航建筑物的小包、大包布置方案图4-6三峡工程通航建筑物的小包、大包布置方案图4-7坝区河段淤积量变化过程试验结果显示,枢纽运行初期 ,通航建筑物上游采用短堤布置方案,永久船闸侧向取水口处于开敞水域内,通航建筑物上游水域内泥沙淤积亦不严重,水深较大,所以无论采用单闸取水,双闸取水或错开取水方式,水位波动都不大。根据这一设想,将取水口上布置了调节池,调节池面积分别为4000m2和9000m2。......
2025-09-29
三峡坝区泥沙粒径较细,而且细泥沙淤积后粘结力作用很显著,要选择能同时满足泥沙沉降相似和起动相似的模型沙具有一定的难度。模型相似比尺情况包括:1.模型的水流运动相似比尺公式重力相似:式中:λV为水流速度比尺;λL为模型的几何比尺,清华大学三峡坝区泥沙模型λL=180。清华大学三峡坝区模型的主要比尺数值如下:......
2025-09-29
泥沙问题是三峡工程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水库泥沙淤积是三峡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实体模型试验在三峡水库通航条件等研究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的三峡水库泥沙数学模型完全决定了三峡工程泥沙研究精度和可靠性。这是三峡工程规划和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就是三峡工程最终可以保留86%防洪库容、可以实现长期利用结论的来历,也是确定三峡工程可长期利用的重要依据。......
2025-09-29
随后冲刷逐步减弱,至第60年冲刷停止。图14-26宜昌至大通各分段累积冲淤过程14.7.1.2各河段冲刷发展特点宜昌至松滋口段,河床由卵石夹沙组成,表层粒径较粗。......
2025-09-29
防洪库容是三峡工程的重要指标,准确确定三峡水库在各种条件下的防洪库容对正确规划下游防洪工程和决定水库合理调度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库蓄满时,下泄流量60000~80000m3/s范围内,三峡水库初期的动防洪库容都明显小于静库容。而且,由于这时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还没有达到平衡,可见随着水库淤积增加,动防洪库容还要减小。可见,如果按动库容标准计算,三峡水库初期防洪库容就明显减小,长远将失去大量的防洪能力。......
2025-09-29
三峡水库原来按静库容方法确定的防洪水位严重偏低,是偏于不安全的。用静库容方法进行三峡工程防洪调节计算,对三峡承担荆江大洪水的任务是不利的。如果三峡水库的库容只用于拦蓄百年一遇洪水,从初期到水库淤积80年后的调节计算结果见表5-6所示。......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