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24混凝土介质内压力分布图5.25观测点E处压力时程曲线压碎区A点处等效应力、失效应力与损伤因子变化时程曲线如图5.26所示。图5.27裂纹区B点处等效应力、失效应力与损伤因子变化时程曲线拉伸破坏区C点处等效应力、失效应力与损伤因子变化时程曲线如图5.28所示。可以看出,压力峰值衰减至2 MPa,等效应力始终小于材料失效应力,混凝土介质只产生弹性变形而不产生损伤。......
2025-09-29
这里所用的聚磷酸钠一般为Na2O/P2O5=1.1的玻璃质,为多种不同链长的磷酸钠混合物,平均链长为14~16。聚磷酸钠属于一种阴极缓蚀剂,它在阴极部位起到了产生一种含有铁、镁以及正磷酸盐的聚磷酸钙粒子胶体保护膜的作用。
聚磷酸钠用量一般随管网的规模大小而有所变化。大城市管网中用量为0.5~1mg/L(按
计算),小型的树枝式管网中用量为2~5mg/L。对室内系统特别是热水系统的保护,甚至需要10mg/L的用量。新管道第一天应该用20~40mg/L,然后逐渐分级降低,约1.5月后再恢复到正常的用量。
pH为5~7时,黑色金属管用聚磷酸钠作保护膜的效果最佳,而在这个范围以外,控制腐蚀的作用显著降低。pH超过7过多时,保护膜会变成一种薄的吸附膜,而在pH为5~7时,则形成一种相当厚的电极沉淀保护膜。
但是,当水中有铜离子时,由于铜离子可能穿过膜覆盖在铁表面上,形成以铁为阳极的腐蚀电池,这时聚磷酸钠控制不住腐蚀。因此,聚磷酸钠的缓蚀作用对于水中铜离子是很敏感的。
如果水中有溶解铁离子(这些铁离子可能是水中带来的,而不是在腐蚀过程中产生的),聚磷酸钠对于溶解铁离子还起螯合剂的作用,这就可以稳定铁离子不产生“锈水”,但这种处理必须在铁离子和空气接触以前投加聚磷酸钠才能起作用。聚磷酸钠的用量应该为铁含量的2倍以上。
聚磷酸钠还可与锌盐联合使用,以此来加快保护膜形成的速度。这样可以节省聚磷酸钠的用量50%以上。锌盐的加入方式有两种:一是可以掺到聚磷酸钠内一起加入,二是可以与聚磷酸钠分开投入,一般锌的用量在聚磷酸钠的8%~10%范围内。(https://www.chuimin.cn)
由于聚磷酸钠在水里主要是起分散剂的作用,所以当影响水质稳定的问题为结垢时,一般可采用加入聚磷酸钠的处理办法。常用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如表8-1所示。
表8-1 常用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

续表

相关文章
图5.24混凝土介质内压力分布图5.25观测点E处压力时程曲线压碎区A点处等效应力、失效应力与损伤因子变化时程曲线如图5.26所示。图5.27裂纹区B点处等效应力、失效应力与损伤因子变化时程曲线拉伸破坏区C点处等效应力、失效应力与损伤因子变化时程曲线如图5.28所示。可以看出,压力峰值衰减至2 MPa,等效应力始终小于材料失效应力,混凝土介质只产生弹性变形而不产生损伤。......
2025-09-29
根据遮蔽保护的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粗化遮蔽保护和喷涂遮蔽保护两种。但是,在热喷涂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使零件表面保持在较低的温度,尤其是采用硅树脂和特氟隆进行遮蔽保护时,更要谨慎控制基体表面温度,以防遮蔽物产生过热,甚至燃烧,从而污染涂层。在喷涂前对非喷涂表面进行遮蔽处理时,还可采用以下方法完成遮蔽保护。......
2025-09-29
药型罩底部到靶板表面的距离称为炸高,选择合理的炸高对聚能效应,尤其是射流毁伤威力的发挥至关重要。图1.7典型聚能装药结构从毁伤机理上看,射流头部速度很高,远超靶板材料的声速,碰撞靶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冲击波,分别传入射流和靶板中,碰撞点处产生极高的压力和温度,致使靶板材料发生熔化和破坏,在碰撞点附近产生高压、高温、高应变率区域,称为三高区。图1.8开坑阶段准定常阶段。图1.9准定常阶段......
2025-09-29
残余应力是热喷涂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与喷涂工艺、基体及粉末性能、样品形状和喷涂参数等因素密切相关。涂层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两大类。涂层残余应力影响因素较多,当基体温度以及工艺参数发生改变时都会引起残余应力的改变。一般来说,涂层厚度越大残余应力越大。......
2025-09-29
考虑网络资源的传统服务保护方案不能进行保护替代服务,基于功能架构,人们提出了一种跨层保护方案,实现了跨层资源保护跨无线、光和层资源,保证了QoS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跨层保护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无处不在的计算资源节点作为基于该方案的替代目标节点。针对F-RoFN故障发生后的恢复能力,本方案提出了一种资源选择矩阵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将在下一节中进行描述。图7-2CSP的流程图CSP策略的第二阶段是路径调节。......
2025-09-29
图1.13射流成形定常流动模型建立射流成形的定常流体力学理论,所作假设如下:爆轰波到达药型罩表面,微元以大小和方向不变的压合速度运动;各微元速度v0及变形角δ相等;变形过程中罩长度不变,即AC=BC。......
2025-09-29
图1.1所示为装药结构及作用条件变化对靶板毁伤效应的影响。图1.3聚能装药爆炸驱动药型罩形成射流行为及速度分布1.聚能射流一般而言,药型罩锥角在30°~60°范围时,聚能装药爆炸形成射流,是反坦克导弹穿透主装甲的主要手段。图1.4典型聚能射流成形行为显著不同于聚......
2025-09-29
图5.29拉伸破坏区D点处等效应力、失效应力与损伤因子变化时程曲线图5.30内爆抛掷效应数值计算模型在不同炸药埋深条件下,炸药内爆对跑道毁伤效应如图5.31所示。图5.32炸药埋深对炸坑深度和直径的影响从能量角度出发,炸点位于混凝土面层、碎石层与土基层时炸药爆炸后跑道结构各层材料能量吸收情况如图5.33所示。......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