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海底居住的蓝图:科学传奇·海上隐秘行动

海底居住的蓝图:科学传奇·海上隐秘行动

【摘要】:海底居住的蓝图NR-1和“艾德贝尔”号证明了同一大气压海底基地的存在的可能性,唤起了众多探险家建立海底城市的梦想。这就是工程师菲尔·纽腾正在勾画的同一大气压居住点的设计蓝图。菲尔·纽腾认为,水下居住区也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那些靠近海床散热口的地方。在神奇的海洋科技设备里工作生活,这一未来居住的新模式将带领人类进入一个新纪元。

海底居住的蓝图

NR-1和“艾德贝尔”号证明了同一大气压海底基地的存在的可能性,唤起了众多探险家建立海底城市的梦想。

同一大气压生活舱是最可行的人类末来水下居住模式,也是气压适应、空气流通和废弃物管理等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法。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建造未来宏伟海底基地计划的第一步,是重中之重。

想象一下,在几百米深的海底,伫立着巨大的居住配套设施,居住在这些同一大气压设施内的工人开着小型潜水艇在家与工作单位之间往来穿梭。这就是工程师菲尔·纽腾正在勾画的同一大气压居住点的设计蓝图。

菲尔·纽腾研究同一大气压系统已经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深海潜水上面,但大部分都是周围大气压潜水。他一直在思考,周围大气压生活舱问题太多,绝对不是人类未来水下生活的最好模式,将来的潜水不应该是这个发展方向。相反,同一大气压社区可以锚定在海底最深处,也不会给人们带来任何危险。

人类的生理结构注定了我们不可能毫无保护地走到海洋底部,我们必须带着我们的大气压,带上所有的东西,比如“蝾螈”服、“艾克斯”服、深海工作服,以及所有诸如此类的东西。我们现在最新的一项设计就是“温特贝斯·阿尔法”,它是一个水下居住区,固定在海洋底部。

周围大气压生活舱要求人们浸泡在水中,承受着与海洋周围相同的巨大压力。他们不能直接返回海洋表面,除非进行减压,否则就会出现各种生理问题。“温特贝斯·阿尔法”的基本设置与其他生活舱一样,不同的是它是同一大气压生活舱,即使下降到914米的海底,还是可以在里面自如行动,就像在陆地上一样。

同一大气压生活舱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灵感。美国康涅狄格州大学海洋技术基金会设计出了一个海洋基地,一个大块头的同一大气压巨无霸,它的支架从海平面向海床延伸达170米。人们将搭乘电梯进入基地,在水下停留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但他们的身体仍将处在正常的大气压之下。垂直运输舱是海床上的科研舱、补给船只和航行器的连接纽带。这些自我推进的舱体也可以从主体分离出来,载着科学家到其他地方展开工作。菲尔·纽腾认为,水下居住区也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那些靠近海床散热口的地方。

人们可以将居住区建在靠近热能出口的地方。从出口流出的海水温度高达371℃,而出口周围的海水是4℃,两者之间的温差意味着巨大的动力能源潜能。人们可以在这儿建一个非常简单的热量循环发电机,为任何东西提供电力,还可以种植农作物,在这儿吸收二氧化碳,再释放氧气,诸如此类。(www.chuimin.cn)

散热口处的黑烟是由在高温中溶解了的矿物质形成的,如果让水冷却下来,这些矿物质就会自动分离出来。所以,一方面,人们可以利用热能建造发电机,同时还可以分离这些金属,把它们通过冷凝系统存放到一艘运料船上,等装满了纯金属时就运回海面,这就是产品,可以创造很好的利润,然后再放另外一艘空船下来。

收获海洋深处的富饶物产将会是几代人的任务,而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永久性海洋基地则是海洋科学家目前最大的挑战。

格雷厄姆·霍克斯认为,能否迎接这一挑战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人们不会舍弃近在眼前的海洋,而去遥远的月球修建别墅,因为海洋中所埋藏的丰富资源可能有月球上的6倍之多。他发明的革命性水下飞行器能帮助人类更接近深不可测的海洋。

我们要去海底生活,就必须利用这些生活舱,必须学会如何长时间地生活在一个外部环境颇有敌意,而我们又无法将自己暴露在外的地方。

将来,人类在水下生活和工作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深度也会越来越深,就如同人类离开地球,去往月球和火星修建居住点一样,都是对另一个世界的征服。

那种探索的渴望是人类的本能。300万年以前,第一个人类,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出现在这个星球上,也就是从地上站起来的时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上看,说:“我想到那儿去。”

如果仔细研究人类的生理结构,就会知道,我们人类天生就是要向前进的,而不是后退。我们天生是要向顶峰攀登的,而不是向下滑落。我们本能的这些特性驱使我们去了解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一个我们根本不了解的世界。这个世界蕴含着各种丰富资源,生活着闻所未闻的物种,可以帮助人类治疗疾病,发展经济,帮助人类向前发展。一切都有待探索。

从内部空间到外部太空,梦想的力量是无限的,挑战是艰巨的,但回报也是无穷大的。在神奇的海洋科技设备里工作生活,这一未来居住的新模式将带领人类进入一个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