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科学传奇·海上的隐秘行动:黑暗力量的诱惑与危险

科学传奇·海上的隐秘行动:黑暗力量的诱惑与危险

【摘要】:来自黑暗里的诱惑和危险有人认为人类已经征服了整个地球,这其实太过自大,人类征服的只是他们视野中看到的一部分。然而,深海的诱惑终究让人难以抗拒,纵然危机四伏,人类也要慢慢地向它靠近。菲利浦·纽伊顿是世界上主要的水下探险家之一,他了解人体的极限,更加清楚自己的冒险。纽伊顿已经制造并亲自测试了一些最先进的水下机器。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

来自黑暗里的诱惑和危险

有人认为人类已经征服了整个地球,这其实太过自大,人类征服的只是他们视野中看到的一部分。在海洋的深处,一片冰冷,一片黑暗,却隐藏着亘古以来未被人类知晓的奥秘。它不断地向人类招手,诱惑的触角将人类牢牢抓住,虽然明知道那里充满凶险和死亡,但人类还是一步步向它走去。

然而,人类只是陆地的主人,在海洋里,人类就显得那么渺小而无力。人的身体只有在陆地上能够活动自如,一进入水下,行动就会变得笨拙。每下沉10米,海水的压力就会增加一倍,很容易对潜水员造成伤害。人在十几米深处就会感觉耳痛,鼻腔痛,此时只有通过保持平衡等措施才能缓解。在更深的地方,水压足以置人于死地,没有人能够赤身下潜到几百米深处。虽然大洋的平均深度只有4 000米,但4 000米深处的水压几乎是表面压力的400倍,人的身体根本无法承受,只能在海洋表面活动。

◆人在水下会变得笨拙◆

在海洋面前,人类就像是身上长满了筷子的水母,碰撞、压力等这些相对来说的小问题,就已经足以把人击倒。没有什么比人体更脆弱了,在外部供氧减少、压力不断增大的条件下,人的身体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仅在水下几米深的地方,纯氧这种常压下维系生命的气体,就能给人造成致命的伤害,潜水员通常要呼吸混合气体。

◆非利浦·纽伊顿◆

一切的原因都是水压,水压是真正的敌人,不是寒冷,不是黑暗,不是潮湿,也不是无法呼吸。然而,深海的诱惑终究让人难以抗拒,纵然危机四伏,人类也要慢慢地向它靠近。加拿大人菲利浦·纽伊顿深信,只要战胜了水压就战胜了一切,就能探寻到那黑暗中的无穷奥秘。

菲利浦·纽伊顿是世界上主要的水下探险家之一,他了解人体的极限,更加清楚自己的冒险。但大海用自然界的奇迹和隐藏在水底的船只残骸召唤着他,于是,设计出能够承受水压并安全运载驾驶员深入水下的机器成了他一生的梦想。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这个梦,那时他大约只有八九岁。他在温哥华公共水族馆第一次看到美丽的海葵,一下子就被它们打动了。另外他还看到了一个热带暗礁,水族馆的馆长告诉他,这些都是在温哥华的海底找到的。纽伊顿非常吃惊,从此对这些一直忘不掉,它像一团火点亮了他的世界,他决定有机会要下海亲眼看一看。

纽伊顿已经制造并亲自测试了一些最先进的水下机器。在加拿大温哥华的车间里,他设计并建造出了可以“穿”的潜艇

◆组伊顿的深海飞行器◆

纽伊顿的目标是保持稳定的舱内压力,他的深海飞行器能在水下100米处保持舱内一个大气压。这个深度的水压通常是表面压力的10倍。深海工人与其说是在驾驶一艘潜艇,不如说是在驾驶跑车。这只潜艇的耐压钢制外壳里有把飞机头等舱的座椅,能够潜入水下600米深处,这个深度的水压能达到60多个大气压。

然而,并非人们自身的意愿就能规避危险的存在,在这个深度世界里,有时候先进的科技都显得无能为力。现在世界上包括潜水爱好者和职业潜水员在内的潜水人员已经达到了数百万人,普通的水中呼吸器只能让他们下潜到海洋表层下三四十米的地方。就算是“深海漫游者”这样真正的潜水高手,能把一名驾驶员带入近1 000米深的海水,比多数军用潜艇潜得还要深,也一样会冒着生命危险,潜水员很容易患上减压病或气栓症。

这是因为如果潜水员浮出水面速度太快,氮气会在人体内形成气泡并堵塞血管,使血液不能流向生命器官而引起严重的伤害。常见的症状是腿部绞痛,胸口疼和肺部充满气体。气体会形成气泡,就像摇晃一瓶汽水一样,压力变化,气体的体积就会变化,得减压病的人要么死掉要么残废,非常危险。

◆深海漫游者◆(www.chuimin.cn)

受减压病折磨的潜水员必须要进入一个叫做压力恢复室的密封舱进行治疗,舱内会重新恢复水下的压力,压力稳步降低。模拟人体在水中所受的压力,深度不同,我们体内的压力也不同。深度增加,体内吸收的气体会增多;深度减少,体内的气体也要减少,这个步骤要通过呼吸来完成。

潜水员进入压力恢复室以后,通过调节压力能把气泡缩小,这有助于病人承受这些气泡,然后通过氧气排除潜水员体内引起这些问题的惰性气体。

◆受减压病折磨的潜水员要进入难力恢复室治疗◆

◆小贴士

陆上的车辆和空中的飞机,以及江河面上的船舶,其速度计量单位多用千米每小时,而海船(包括军舰)的速度单位却称作“节”。

早在16世纪,海上航行已相当发达,但当时一无时钟,二无航程记录仪,所以难以确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然而,有一位聪明的水手想出一个妙法,他在船航行时向海面抛出拖有绳索的浮体,再根据一定时间里拉出的绳索长度来计算船速。那时候,计时使用的还是流沙计时器。为了较准确地计算船速,有时放出的绳索很长,便给绳索等距离地打了许多结,如此整根计速绳上分成若干节,只要测出相同的单位时间里,绳索被拉曳的节数,自然也就测得了相应的航速。于是,“节”成了海船速度的计量单位;相应地,海水流速、海上风速、鱼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计量单位,国际上也通用“节”。

“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的词头,采用“Kn”表示。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

1974年,中国湛江某潜水中队进行一次水深12米的渔船打捞工作,一名4年兵的潜水员使用48型密闭循环装具潜水器(纯氧潜水装具)下水执行任务。由于潜水员工作投入,忘记按规定时间换气,水面信号员和现场指挥员也未及时通知潜水员进行换气。当信号员在询问潜水员感觉如何时,潜水员没有回答,信号员感觉不对,将潜水员拉出水面。当时潜水员已经昏迷,幸好由于发现及时,迅速将其拉出水面救护成功,没有造成伤亡。

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任何地方都会留下人类的身影,不论是遥远的太空,还是深暗的海底。以后的岁月里,也许人类会在海洋中开拓出一片殖民地,更多的工作将在海底展开,窒息与死亡依然存在,新的挑战迫在眉睫

◆大海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好奇的人们◆

◆人类从亚历山大帝时便开始了潜水◆

◆开有窗口的潜水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