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西点军校商道法则-勇于接受挑战

西点军校商道法则-勇于接受挑战

【摘要】:世界上没有任何事能取代“挑战”。企业领导敢于对未来挑战,并且完全对未来充满信心。只有勇敢面对企业遇到今天或明天的很多挑战,迎难而上才能成功。斯科特·斯奈尔思想解放,自信、勇敢,痛恨官僚,他富于冒险,敢于挑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因此,企业领导必须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勇于变革,才能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每天出现的挑战。行动指南企业领导勇于接受挑战。

勇于接受挑战

勇于接受挑战。世界上没有任何事能取代“挑战”。

——西点毕业生、商业大亨 斯科特·斯奈尔

要想让企业永续存在下去,就必须不断接受挑战。企业领导敢于对未来挑战,并且完全对未来充满信心。只有勇敢面对企业遇到今天或明天的很多挑战,迎难而上才能成功。

斯科特·斯奈尔,毕业于西点军校,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担任美军炮兵排长。之后转业到私人企业,曾担任威瑞森、国际纸业等公司的副总裁。

作为西点毕业生的斯科特·斯奈尔说:“当我们处于舒适区之外并尝试新东西时,我们才能学习。”他并介绍:

“当新学员考入西点军校的时候,他们便开始处于舒适区之外了。从怎样擦皮鞋开始,挑战无所不在。”

当然,西点教官会给新学员们设定一些不容易达到的目标,促使新学员学会能解决问题,并不断地适应自己新的角色定位

在一次试验中,学员们被教官请进催泪毒气室。“只有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学员才得以成长。”在这样的教学方针指导下,新学员获得了一次成长的机会,在毒气室里回答很多问题,此后才了解防毒面具过滤毒气的效果。

“极限”是一个关键词,在体能和智力上,学员都不断地受到这些挑战。他们每天都要应付学习、体能或军事训练的沉重压力,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和体能准备,合理安排时间,以积极的态度对付每一个挑战。在西点,尽管压力很大,但是看不到学生脸上的沮丧。每个人似乎对前途都充满希望。他们阳光的笑容仿佛没有任何东西能摧毁。

在西点学员们眼里,任何事情都敢做,任何困难不会吓倒他们。如果没有经历过严格训练的人,就难以体会训练的艰难。学员们在训练中不断地战胜自己,他们总能敢于挑战原来不敢做的事情,也许,这也是他们能够在日后有所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斯科特·斯奈尔认为,对企业领导来说,应该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挑战自己。

舒适区就是令人感到舒适的一个区域,它包括熟悉的环境,认识的人,以及自己擅长做的事,这些都会让我们感到很轻松、自在。如果一旦跳出这个圈子,面对不熟悉的变化和挑战,就会使人感到不舒适。很多企业领导也被这样无形的舒适区所束缚,不但放弃了变得更好的可能,而且有被淘汰的危险。

斯科特·斯奈尔说,“比如现行的商业模式,生意的区域,以及对于企业一贯的管理方式等。我希望企业领导都能认识到一点,就是我们今天身处的世界随时在变化,今天管用的东西,很可能明天就不管用了。所以,如果一个企业领导相信那些在今天管用的东西(也就是‘舒适区’内的东西),在明天依然管用,从而不愿意迈出自己的‘舒适区’,那他就很危险了。”

很多最终走向大败局的企业,这些企业领导相信可靠且久经考验的做法,却不料加速了公司的衰败。为了在一个变化多端的世界追求确定性,他们依靠不合时宜的以往经验。(www.chuimin.cn)

斯科特·斯奈尔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面对经济市场的复杂多变,企业的改变必然会出现在企业管理者面前。变革的动机是摒弃那些与企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吸纳和创新适应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部分。

斯科特·斯奈尔思想解放,自信、勇敢,痛恨官僚,他富于冒险,敢于挑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斯科特·斯奈尔认为惧怕变革将一事无成。“应该考虑变革”,他说,“变革,能使人们保持清醒和警觉,并随时准备行动。”在斯科特·斯奈尔的企业里,变革简直是家常便饭。斯科特·斯奈尔曾经为企业进行重组行动,他又不停地修订着公司的很多发展计划,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发展,而手段和方法则在不断更新。斯科特·斯奈尔对他的经理们说,要把每一天都当做你参加工作的第一天,以崭新的视角审视你的工作,进行任何必要的有利的改进。这样,你才不会因循守旧。

在日新月异的新科技发展的时代,卓越的公司能够不断调整自己,最终生存下来。事实上,在过去的100年中,大多数可以真正称得上是卓越的公司,从默克到雅培,从宝洁到金佰利,从沃尔玛到沃尔格林,它们的发展都来源于曾经经历过电子时代、电视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等几代技术的变革。它们以前一直不断地调整自己,最后脱颖而出。即使是最优秀的公司还需要不断地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唯有企业依靠不断地创新所带来的短期优势以获得高额的“创新”利润,而不是试图维持原来的技术或者产品优势。

美国企业大多数把创新和变革作为公司经营基本理念,他们彻底抛弃僵化和保守,推崇灵活变化的策略,在创新和变化中去寻找机会。他们普遍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及时把握创新的机会,并且敢于淘汰自己的技术或产品。

很多美国企业信奉“世界属于不满足的人们”这句格言,极少陶醉在过去的成功之中,而是善于忘掉“过去”,面向未来,勇于变革。

惠普公司原董事长兼CEO卢·普拉特说:“过去的辉煌只属于过去而非将来。”未来学家托夫勒也曾经指出:“生存的第一定律是: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险。”

比尔·盖茨反复向员工强调:“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意在使员工保持创新的紧迫感。

英特尔的前总裁葛洛夫也有一句名言,即“唯有忧患意识,才能永远长存”,并说英特尔公司一直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让对手永远跟着我们”。

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理念赋予美国企业一种创新的紧迫感和敏锐性,使企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

因此,企业领导必须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勇于变革,才能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每天出现的挑战。

行动指南

企业领导勇于接受挑战。在激烈的商界拉锯战中,勇者总是拔头筹,从不说“不”,只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