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职场精英的铁律:西点军校的商道法则

职场精英的铁律:西点军校的商道法则

【摘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西点军校学习期间,我深知以身作则最具说服力。以身作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领导他人所需要的权力和尊重,是领导者通过以身作则来赢得的。军火大王亨利·杜邦说过:“在西点军校学习期间,我深知以身作则最具说服力。领导人的魅力形成源于领导者身体力行的品格。领导力就是影响力,领导需要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在西点军校学习期间,我深知以身作则最具说服力。领导人的魅力形成源于领导者身体力行的品格领导力就是影响力,领导需要以身作则。

——西点毕业生、军火大王 亨利·杜邦

在责任和使命面前,是领导者身体力行。领导者的人格力量,在员工中的威望和影响力,是靠领导者在企业内外的交往言行中表现出来的。这需要领导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操守,要事事能作出表率,并有感召力。以身作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领导他人所需要的权力和尊重,是领导者通过以身作则来赢得的。

军火大王亨利·杜邦说过:“在西点军校学习期间,我深知以身作则最具说服力。领导人的魅力形成源于领导者身体力行的品格。领导力就是影响力,领导需要以身作则。”

“西点有一条理念是:身体力行。西点对领导力的培养极其重视领导人的榜样作用,强调卓越领导人应当身体力行,首先为员工做好表率作用。西点领导力教官曾对我讲,在西点,士兵和教官都必须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尤其教官要为士兵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在西点我注意到校长的住宅位于学校广场边,每天每刻都处于士兵的视野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长以身作则履行学校的准则,影响着士兵不断上进,让西点主张责任、荣誉、国家的校训内化成士兵学习、训练的动力。西点的体能训练是非常残酷的,可他们在训练进行中不是教官在一边督促,而是一种自觉行为,一起训练,这就要求长官维持自身较好的能力和体力。”

亨利·杜邦认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军官都是冲在最前面,而常吃败仗军队的军官总是自己躲在后面最安全的地方用手段去要求士兵去做这做那。作为优秀的军队军官,必须以身示范,激励士气。

同样地,一个企业优秀领导者,就是要用实际行动给员工树立一面镜子。如果企业领导要更好地贯彻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以身作则,作出良好的示范的作用,成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第一实践者。

亨利·杜邦是杜邦公司第三代掌门人。在亨利·杜邦只有11岁时,他的父亲伊雷内·杜邦将他送入西点军校里接受军事化的训练和教育,直到成年。1850年,亨利·杜邦从哥哥艾尔弗雷德手中继承了公司的领导权。与书生气浓厚的兄长相比,亨利的作风明显强硬许多,对于生意的兴趣似乎也浓厚许多,以至于一上任,就有了“亨利老板”的封号。在杜邦公司的发展过程,亨利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杜邦创始人伊雷内。19世纪40年代的美墨战争、19世纪50年代的克里米亚战争以及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内战都为杜邦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军火工业发展机会。他主管杜邦公司近40年,到内战结束时,杜邦公司已经发展为执美国火药牛耳的一家大公司了。

亨利·杜邦采用了类似西点军校的做法。其口号是“身体力行最具说服力”。他事必躬亲,亲力亲为。亨利·杜邦经常亲自去督导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以及数百家经销商。当时的杜邦公司并不是现在美国最大的化工公司,它只是经营单一的火药产品,年销售额为2千万左右美元的中小企业。可是在这个行业里大大领先于对手。这与亨利·杜邦亲力亲为、身体力行的作风有关。

如果领导者欲有效激励员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以及提升公司的核心能力,最有效途径就是领导者以身作则。“身教”往往比“言传”更为有效。

杜邦公司是以制造火药发家的,它是世界第一制定出安全条例的企业。人人都懂得,生产火药的企业每时每刻都存在爆炸的危险。杜邦公司的创始人伊雷内·杜邦深知安全的重要,尽管处处小心,仍然在第一家工厂经营近10年左右的时候,发生了一次爆炸。那次事故不但使伊雷内·杜邦破了财,还使几个工人丢了性命。这件事让伊雷内·杜邦深感震惊,痛定思痛,他给自己下了一条死命令,决不能让这种事故再次重演,他下定决心要让杜邦公司成为最安全的地方。他决定在新建厂房的时候直接把自己的家就建在工厂火药仓库旁边,后面是一条小河与外界相隔。如果发生爆炸,第一个炸死的就是伊雷内·杜邦和他的家人。因有小河的阻隔,可以大大地减少外面人的伤亡。杜邦公司创始人这种“破釜沉舟”,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杜邦公司对员工和社会承担的责任和倾注的关怀,伊雷内·杜邦以身先士卒的行动倡导“责任关怀”的企业价值观,建设“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企业文化,养成了安全制度严格,员工自觉遵守,管理执行坚决的良好传统。伊雷内·杜邦视安全为企业生命,1811年,率先制订员工安全计划,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出安全条例的企业,并倡导“遵守科学的安全制度,任何工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1812年杜邦公司做出严格的规定:进入工厂生产区的马匹不得钉铁掌,甚至马蹄都要用棉布包起来,避免铁钉碰到硬物引起明火造成爆炸;任何一道新的工序、新的设施在没有经过杜邦家庭成员亲自试验以前,其他员工不得进行操作。虽然现在杜邦公司早已不生产火药了,然而安全管理更加细化,重视安全管理成为公司最重要的理念。1911年,杜邦公司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到现在还保存着公司的安全操作记录。1923年,杜邦公司设立了“无事故记录总统奖”,逐步完善了把工伤、疾病和事故降为零的安全生产制度。1990年,杜邦公司又设立了“安全、健康环境保护杰出奖”,不仅面向公司内部,而且面向整个社会。如果获得这个奖项就可得到5000美元奖励。

由此可见,企业制度和文化理念的推进实施,企业领导者的积极倡导和模范带头作用同样重要。领导者首先要行动起来,必须从自身做起。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觉接受群众监督。(www.chuimin.cn)

要树立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领导本身必须能忠于自己所鼓吹的价值观,并身体力行,始终如一地去贯彻、去执行。

企业领导者应当通过自身的倡导和示范作用,使下属积极支持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这需要领导者要表现出诚信,以良好的形象表现自己,让员工效仿。

领导者只有严于律己,起好的表率作用,才能具备说服力,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说得通俗一点,那就是越是占据了重要岗位的领导就必须肩负更重大的责任来塑造和维持企业良好的风气或文化。

企业伦理的推行和落实,最佳法则就是让企业伦理的观念融入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去,塑造出强势的企业文化,从而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意识形态。而企业领导人起主导作用。

行为有时比语言更重要。在任何一个公司里,领导者的身体力行都将直接影响每个员工的行为。如果领导人对所有的人员说:“你们每天都要到房间来学习,快速的提升能力。”结果企业成员发现,领导人自己却没有参加学习,他们自然也不会照他说的去做。

如果自己做不到的绝不要求别人做到;如果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比他们做得更好;在要求员工遵守什么、做什么之前首先要求自己做个榜样给别人看。永远相信身教胜于言教、更胜于所有的奖罚措施。以身作则是一个企业领导人最起码要做到的!

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人必须身先士卒,由此产生的巨大的榜样和凝聚作用,才能有效地激励和团结员工,共同实现企业目标。

身教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不过,在工作中领导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凡是要求员工做到的,领导自己要率先做到,并且做好。

(2)在公众场合,领导的言行要得体、庄重,才能维护企业形象,才能影响员工的行为。

(3)属于领导分内的工作,不要随意推给他人或拖延不做,从而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行动指南

领导人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或者说是先锋模范作用,是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坚强保证。如果企业主要领导倡导是一种价值观,而实际工作中却偏离或者违背这种价值观,那么企业文化就只能成为一纸空文,成为企业漂亮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