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有以下3种不同的解释.生物节律在一天24小时内,个体在生活上呈现周期性的活动:何时睡眠、何时进食、何时工作,几乎都有一定的顺序,而这些顺序几乎是由个体生理上的动作所决定的,像这种决定个体周期性生活活动的生理作用,我们称为生物钟。正如加德纳所发现的,对于失去的睡眠时间,通常我们并不需要去睡同样长的时间把它弥补回来。保养论是恢复论的补充。......
2023-11-06
吃点夜宵
如果人类大脑中的矛盾仅限于视错觉等情况,那倒不值得过分担心它们。这些例子有趣又好玩,但却很难使人激动起来。
但是有些矛盾常常让人们非常焦虑。在《为什么性越多越安全》(Why More Sex Is Safer Sex)这本带有刺激性标题的书中,经济学家斯蒂文·兰德博格(Steven Landsburg)写道:“一直以来,对我来说,似乎宇宙中最大的两个奥秘就是:‘为什么有物质存在而不是空无一物?’和‘为什么人们要锁他们的冰箱门?’。”我真的没有能力回答他的第一个问题,但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还是能谈一点的。
兰德博格这里特别关心的以至于被他称之为是宇宙最大奥秘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类的矛盾性。正在节食的人有时得到“让获得食物更困难”这样的建议。这一想法基于这种考虑,即如果吃夜宵的渴望变得难以实现,那你就将不太会沉溺于这个想法了。但是这个建议带来了一个很明显的矛盾,因为如果人们在半夜醒来时并不想吃夜宵,那么他们就不应该吃夜宵。
总的来说,兰德博格像许多其他的经济学家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意识是没有分割和区隔的。他们认为意识是这样运作的:每个人的意识中包含了有关这个世界的大量知识储备和个人偏好,当其面对一个选择时,它将整合所有相关的信息并给出答案。考虑到我所知道的一切信息和我的喜好,什么是满足我的喜好的最佳行动方案呢?按这个观点,无论什么时间,无论我在哪儿或者在那时我的肚子是不是空的,每次意识都能给出同样的回答。(www.chuimin.cn)
如果你认为意识是这样运作的,那么当你在去睡觉之前问自己,你在半夜应不应该吃夜宵,意识将会告诉你不应该吃夜宵;如果在半夜问自己,它将会做同样的回答。既然如此,那么就真的没有必要在你去睡觉之前锁上冰箱门。
这种关于意识没有分割区的观点让我想到了一种古老的玩具——魔术8球(Magic8-ball)。据说“有你需要的所有答案”的魔术8球比正常的8球稍微大一点。你问一个是非问题,全神贯注地用力摇晃,快摇!答案就会在嵌入球中的小窗口中出现。8球是完全随机地从20种可能的回答中选出一种,包括“这是决定性的”或者“最好不要现在告诉你”。但是,想象一个真正包含世界上所有信息的魔术8球,它将这些信息整合然后得出最佳答案。如果意识就是像这样的魔术8球,利用所有自己所知道的信息以及个人偏好,然后将它们整合到一起——就像经济学家提到的“理性” [13]这样神奇的过程——然后人们就会做出前后一致的行为,就像兰德博格和其他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类人。在睡觉前或者半夜摇晃你的意识8球,就会得到明确的答案。
我不觉得经济学家们真的相信意识会这样工作,会有这样超自然的或者神奇的能力。有一点很明确,就是许多经济学家不认为意识内有重要的分区,恰恰相反,他们认为意识或多或少是“统一的”,正好和模块论的观点相反。
我希望当你阅读完这本书,你会想要把冰箱门问题从一个宇宙奥秘级别的问题降级为可以用模块性解释的诸多现象之一。
有关人人都是伪君子的文章
到目前为止有以下3种不同的解释.生物节律在一天24小时内,个体在生活上呈现周期性的活动:何时睡眠、何时进食、何时工作,几乎都有一定的顺序,而这些顺序几乎是由个体生理上的动作所决定的,像这种决定个体周期性生活活动的生理作用,我们称为生物钟。正如加德纳所发现的,对于失去的睡眠时间,通常我们并不需要去睡同样长的时间把它弥补回来。保养论是恢复论的补充。......
2023-11-06
第97问:为什么我们会将运气不好说成是“倒霉”,而不是“倒”其他东西如果遇到不顺利或是不幸的事情,今天的人们一般都会用“倒霉”来表示郁闷的心情。倒霉本来写作“倒楣”。至于何时将“倒楣”写成“倒霉”,时间已不可考,但可以判定的是,“倒霉”的写法出现得很晚。陈独秀写文章时,尚用“倒楣”,而非“倒霉”。......
2023-08-08
第66问:我们经常吃的“麻婆豆腐”,为什么叫做“麻婆”麻婆豆腐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但是为何这道菜的菜名不叫“麻辣豆腐”而叫“麻婆豆腐”呢?“麻婆豆腐”的得名,据说与一个姓陈的老婆婆有关。在清朝同治年间,成都北郊的万福桥边,有一家专供行人吃饭歇脚的小店,店主人是位脸上有几颗麻点的妇女,因为丈夫姓陈,人们便称她为陈麻婆。于是“麻婆豆腐”便很快就出了名,最终成为中华美食中的一道名菜。......
2023-08-08
第49问:为什么我们会将不遵守诺言的行为叫做“放鸽子”放鸽子,顾名思义,就是将家中所养的鸽子,或是其他地方的鸽子放飞。关于“放鸽子”一词的来历,目前至少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此说法源于旧上海的彩票,俗称“白鸽票”。第二种说法认为,“放鸽子”本是诱拐别人鸽子的一种行为。后世之所以将“一言九鼎”引申为“信守诺言”的意思,同样与“鼎”有关。......
2023-08-08
第12问:为什么我们说“老虎”、“老鼠”,而不说“老狮”、“老兔”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约定俗成地将一些动物比如“虎”称为“老虎”,“鼠”称为“老鼠”,但是对于其他的如狮子、兔子等动物,却没有在其名称前加上一个“老”字,称他们为“老狮”或是“老兔”,这是为什么呢?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将老虎称为“大虫”与大唐王朝有关。为了重新命名“老虎”,人们便根据《大戴礼记》中的“五虫”分类,将老虎称为“大虫”了。......
2023-08-08
第100问:绿颜色的帽子本来并没有特别的意思,但为何我们在说“绿帽子”时总是别有他意绿帽子,顾名思义,就是一顶绿色的帽子。“绿帽子”相传已久,但总体来看,“绿帽子”的由来大约可以从元朝算起。最早的“帽子戏法”出现于1858年。于是,人们便称连续三次得分的情况叫做“帽子戏法”。后来,“帽子戏法”被广泛应用于体育比赛中。......
2023-08-08
第8问:为什么我们将购物的行为叫做“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将购置货物的行为称为“买东西”,而为什么不说是“买南北”呢?当然,也有人认为“东西”起于汉朝。人们外出购物到东都洛阳,简称“买东”;到西都长安购物,简称“买西”,所以久而久之,“买东西”便成了集市的代名词。......
2023-08-08
第87问:为什么我们经常将不好的事情说成是“三长两短”,而不是“两长三短”呢成语“三长两短”通常喻指意外的事故或死亡,但是为什么用它来委婉地表达出意外灾祸的意思呢?“三长两短”一词的原始意义便暗指的是棺材。“三长两短”的说法即源于此。后来,“三长两短”流传日广,并逐渐由俗语转为暗指灾祸、事故或死亡的成语了。有时候,“三长两短”一词也被缩略成“长短”二字,意思不变。......
2023-08-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