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星,字赤方,号黄公,别号玉山居士,明末蕲州城东北郊三里岗人。景星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乃至誉为“江夏神童”、“博通君子”。明崇祯十六年,张献忠率军攻蕲,顾随父避居昆山,次年七省流寓贡生会试南京,顾景星拔贡生第一,应武英殿廷试,授福州府推官,上《敬呈四事疏》,抨击朝政,其名重一时。顺治二年清兵限昆山,多罗贝勒强致军中,命以推官原职随军南征浙闽,顾景星力辞养亲还里。...
2023-11-26 理论教育
顾景星,字赤方,号黄公,别号玉山居士,明末蕲州城东北郊三里岗人。景星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乃至誉为“江夏神童”、“博通君子”。明崇祯十六年,张献忠率军攻蕲,顾随父避居昆山,次年七省流寓贡生会试南京,顾景星拔贡生第一,应武英殿廷试,授福州府推官,上《敬呈四事疏》,抨击朝政,其名重一时。顺治二年清兵限昆山,多罗贝勒强致军中,命以推官原职随军南征浙闽,顾景星力辞养亲还里。...
2023-11-26 理论教育
闻一多,又名亦多,辈名家骈,字友三。闻愤而撰写《“一二·一”运动始末记》,将惨案真相大白于天下,并为死难四烈士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委李公朴遭特务暗杀,特务扬言以40万元买闻人头,并扔恐吓信于其家属。其遗著由朱自清、郭沫若、吴晗、潘光旦、叶圣陶等负责编成《闻一多全集》共4卷,于1948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2023-11-26 理论教育
杨守敬,一名开科、恺,字惺吾,号邻苏,湖北宜都陆城人。何卸任后,杨守敬复为新任驻日公使黎庶昌随员。驻日期间,杨守敬于街市书店中,发现不少中国散佚古书,因无力购置,即以随带汉魏六朝碑版及古钱古印为本,访求搜购。民国4年杨守敬病逝于家乡。...
2023-11-26 理论教育
李翠贞,女,字华容,号反璞。李积极参加,并为班组织者之一。不久,知艾于家乡有原配,即与离婚回武汉。抗日战争胜利,省二女师奉命由恩施东迁,李翠贞率师生自核桃坝徒步至巴东,转乘轮船东下。李翠贞以个人积蓄添置课桌、椅60套,不惜重金,再三登门聘请酆道济、饶校文、毛君为、冯永轩、马丝白等名流来校任教。李翠贞长于文学,生前曾有读书笔记、《随感录》、报刊投稿留底数十册,后皆毁于战火。...
2023-11-26 理论教育
程颢、程颐祖居中山博野,后迁洛阳,祖父程遹知黄陂县事,娶妻孝感张氏,生子名珦。据《黄安县志·二程山记·羽叔考功诗后》:“滠之东陵有山曰大程、小程,父老以明道、伊川两夫子名也。”程颢、程颐为亲兄弟,合称二程,早年受业于周敦颐。其弟程颐讲学达三十年,门人甚多。...
2023-11-26 理论教育
1926年3月,董毓华经董必武及启黄中学中共地下党负责人陈卫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事泄,陈博被捕牺牲,董毓华被迫离开武汉。1935年11月18日,董毓华当选为“北平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第一任主席,受中共北方局及北平市委领导,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组织领导工作。不久,中共北方局领导,根据董毓华建议,成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6月21日,董毓华因长期奔波劳累,积劳成疾,逝于河北涞水县联军医院。...
2023-11-26 理论教育
王葆心,字季芗,号晦堂,晚号青坨老人。王葆心自幼好学,成年入黄州经古书院读书,与胞兄文伯等三人均试优等,遂以经学第一举秀才,随进武昌两湖书院深造。是年携私人图书两万余册,回故乡避难。乡人推荐为罗田县志馆总纂,经王编写罗田县志已成稿数十万言,惜因国难,未能全部竣工。王半生勤于执教,至晚年致力方志。罗田县人民政府重修王葆心墓,董必武亲笔题“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以表墓门。...
2023-11-26 理论教育
姚晋圻,字彦长,号东安,别号东安先生。姚幼时勤奋好学,不知疲倦,后得名师悉心指教,“于是苕生颖发,神诣窥微,往往腾踔于师说之处”。光绪二十四年散馆,改刑部主事。姚晋圻执教数十年,治学严谨,且谨厚乐仕,“接来学者千余辈,教成楚材,为时所称”。邑人王葆心将其部分遗稿,辑为《东安遗书》及《罗田两太史骈文钞》,并撰有《姚东安先生六十岁行状 》。...
2023-11-26 理论教育
林育南,号湘浦,笔名相拂、林根。“二七”惨案后,林育南曾被悬赏通缉。随后主持中共武汉区委工作,筹建武汉工团联合会,总理会务。1924年,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建立,林育南任国民党汉口执行部青年部长、《中国青年》主编。参加“八七”会议后,领导湖北秋收暴动。因叛徒出卖,1931年1月7日,于上海东方旅社被捕,2月7日于上海龙华就义。林育南著述极富,惜多散佚,现存《施洋烈士传》《林祥谦烈士小传》。...
2023-11-26 理论教育
万密斋,名全,字密斋。万全历数十年之久,上承祖辈之传,结合临证实践,撰《万密斋医学全书》。清康熙四十七年,罗田知县沈廷桢为之重建墓门,其墓碑文为:“明授廪膳生国朝加封医圣万公沛密斋之墓 。”...
2023-11-26 理论教育
余祖言,名淑身,字任直,又字慎之。余祖言幼承庭训,又受业于其族兄余子存与外舅李静甫,故学业早熟,年十六,中秀才,以学行兼优,拔为岁贡。光绪二十五年,余祖言至武昌,先后就读于晴川、勺庭书院。时田梓琴主持《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社工作,余祖言极力参与。1906年,余祖言奉同盟会总部之命,离日归国,协理湖北分会工作,深入各界活动。楚翘之弟系留日学生,兄弟二人与余祖言、余诚交往甚密。余祖言毕生致力教育。...
2023-11-26 理论教育
陈潭秋,名澄,又名宗琇、秋荪,字云先,号潭秋。年底正式成立中共武汉地区执行委员会,陈负责组织工作。陈与董必武支持女师罢课、请愿,赶走王式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陈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1932年7月营救出狱,返回上海,同年秋调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同年秋,红军长征,陈留任中共苏区分局委员,领导开展游击战争。8月,与陈云等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2023-11-26 理论教育
县知事张增垚委派张仲珊为校长,校名为“萃英高等小学校”,校址设于铺尔嘴新凉亭张氏祠。经费除学生交纳学费及县公署少量补贴,其余全由校长张仲珊自捐,而校具、教具所需齐全。1916年,张仲珊调任蕲春县劝学所劝学员,并委视察全县国语讲习所所长。后返故里,适逢萃英小学停办,张仲珊又于原萃英小学原址,创办“国学研究馆”,直至临终,未离教席。张仲珊义捐私资,兴办学校,培育人才,不遗余力,深为人敬。...
2023-11-26 理论教育
杨际泰,字平阶。杨医德高尚,无论道途远近,遇有患者,见请便往,救死扶伤,不计报酬。他重视辨证施治,随证立法,凡疑难病患者,经杨调治,大多痊愈。有鉴于此,杨特撰《告乡民书》。杨结合临证经验,历数年研究,终配制一戒毒药方,专供鸦片烟瘾患者服用,戒烟效果颇佳。华中、华南、华东一带病人纷纷前来求方索药,治愈者无以数计,开中国治毒戒毒先河,留下“北有杨际泰,南有林则徐”口碑。...
2023-11-26 理论教育
潘大临,字邠老,原籍荥阳,祖辈迁居黄州。潘大临幼承庭训,有异才,二十岁时中秀才,后屡试不第,“无知其才而力振之于困者”,遂隐居黄州柯山,躬耕田亩,打渔卖酒为生,常以诗酒自娱,以布衣之身,驰名于时,后客逝蕲州,年未及五十,著《柯山集》。潘祖逝世,请黄庭坚撰墓志铭,黄欣而撰之,其《潘处士墓志铭》中曰:“处士孙大临,有艺学,与予游,状处士平生,耒乞铭,曰:将刊石于墓前,遂为铭。”...
2023-11-26 理论教育
庞安时,字安常。苏轼、张耒居黄州时,与安时交往甚密。张耒言“淮南人谓庞安常能与伤寒说话”。黄庭坚与庞安时亦交谊深厚。后世医家论庞安时“医能启扁鹊之所秘,元化(华佗)之可法,使天假其年,其所就不在古人下。”安时弟子甚众,计有60余人。李百全,舒州桐城名医,师侍庞安常,尽得其传,尤以针术为著。史载尚有王寔、魏炳、胡道士、栾仲实之父、屠光远等,皆得安时之传,为一方名医。...
2023-11-26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