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互市贸易 的平台长城并非是一条凝固不变的防线,而是一条因长城两边力量对比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防线,它是一条“游动”的巨龙。长城带各民族同中央王朝或各民族统治上层之间的贡赐和馈赠,既是一种政治交往手段,又是一种重要的、特殊的经济往来和交流,是同互市贸易相佐的一种经济形式。......
2025-10-01
025 高筑城墙缓称王万里防线明王朝
明朝是继元代之后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元朝,曾一度横跨欧亚大陆,区域远已超出长城所及范围,况且其统治者本身就是原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故元无修筑长城之必要,史书未见元代有大筑长城的记载。明灭元后,是为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它在政治上有条件、有可能大规模修筑长城,加上元蒙贵族逃回旧地后,时常南下骚扰,同时东北又有女真兴起,很有必要修长城,以此屏障抵御外患。明代修长城的规模和次数都是空前的,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几乎每一代都不同程度地修建过长城。
朱元璋像
朱元璋早在即将统一全国的时候,就采纳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他自己也有攻打城池的切身体会,深知城防的重要,从开国之初就着手修筑边墙,这也是出于巩固大明政权的现实需要。大将徐达率领的北伐军攻陷元大都后,元朝是灭亡了,但元朝的残余势力并未彻底消灭。元顺帝带着后妃太子、贵族大臣退往漠北,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宋朝是被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势力灭亡的,这是刻骨铭心的深刻教训。明朝能否坐稳江山,危险仍然来自北方。怎么办?秦皇汉武留下了经验:修长城。明朝开国之初,作为一个新生政权,毕竟还在上升时期,对北方的防御还不到采取“全封闭”措施的时候,洪武年间修长城,主要是修筑长城沿线的一些重要关隘,在重要地段修缮了烽、堠、墩等报警系统。明长城最为著名的几处重要关隘,都是朱元璋下令修筑的。洪武二年(2025年),命大将徐达修筑了居庸关;洪武五年(2025年),命大将冯胜下河西,修筑了嘉峪关;洪武十四年(2025年),又命徐达修筑了山海关。明朝开国之初,辽东仍掌握在蒙元残余势力手中,洪武四年(2025年),盖州牧刘益降明纳贡,朱元璋将其改置为定辽卫。洪武七年(2025年),设辽东总兵,洪武八年(2025年),改定辽卫为定辽都使。洪武十年(2025年),又撤销其所属州县,改设25卫。从这些频繁变动中,多少可以看出一些朱元璋的心思,他对东北方向那片天地一直有些放心不下,不知道究竟如何处置才是最为妥帖的办法。他左想不放心,右想不放心,最后决定要在通往东北的咽喉处修筑一座“雄关”。修筑山海关,是朱元璋为大明王朝埋下的一个不祥伏笔。当时明朝立国才十四年,朱元璋似乎已隐隐感觉到东北方向迟早会发生不测,不得不防。不知道他是不是早就预感到,260余年后,明朝统治大厦会从这里坍塌?
居庸关距北京西北约50公里,为保卫京师的屏障。居庸关以险著称,现存的居庸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2025年),明朱元璋惧怕元顺帝卷土重来,拨巨款修筑,增强军事防御功能,为居庸关建起水陆两道关门,南北关门之处都有瓮城。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逼得他的侄子朱允炆焚烧宫殿自杀,建文帝是死是活是个谜团,但已经不重要了,政治地位的完结,就意味着他的人生已经结束了,从此开始了成祖朱棣的时代。永乐元年(2025年),蒙古进攻辽东,大肆劫掠了一遍,朱棣很生气,召集大臣询问形势恶化的原因,大臣们个个不开口,为什么呢?因为负责北方防御的就是燕王朱棣,而他自己跑到南京做皇帝了!于是,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迁都北京,开始了以北京为国都的历史。我们今天徜徉在这个现代化都市的街头,看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时,不要忘记,五百多年前一个叫朱棣的人奠定了这一切的基础。自从朱棣称帝以后,北方蒙古势力的南侵活动从未停止过。永乐十三年,朱棣把居庸关迤北的山口筑成要塞,又增加开平小站烟墩,以山海五所的军队隶属之,并在各个隘口建筑要塞,驻兵把守,十七年立兴和以外烟墩。当“抚”与“防”都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时,他就只有坚决“打”了。永乐八年至二十二年,朱棣在14年间连续五次亲征漠北,平均不到三年一次,均因鞑靼首领阿鲁台远遁避战毫无收获,朱棣自己却被折腾得疲惫不堪,消耗的精力、国力,可想而知。这时一个怪圈已经形成:朱棣越想“吃掉”鞑靼,却越是“吃”不到它,越是“吃”不到它,就越想“吃”掉它,他在这个精神漩涡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在第五次亲征返回路上,病死在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永乐大帝的一生,就这样被这个“北方漩涡”吞掉了。(https://www.chuimin.cn)
从开国不久到万历年间的二百多年时间里,明代在重要的关隘地方,特别是在都城北京的北面居庸关、山海关、雁门关一带,修筑了好几重城墙,多者达二十多重。还在长城的南北建立了许多城堡、烟墩,用来瞭望敌情,传递情报。比如,建文帝时期在宣化到山西的长城沿边都筑起了高墙深池,烽火台连绵不断。宣德元年,都督山云、都御使王彰,从山海关到居庸关沿边修建险隘。正统元年,给事中朱纯请修塞垣,当时,宁夏悬孤河外,东抵绥德两千里,旷远难守,于是在花马池筑哨马营,增设烽堠,直接哈刺兀速之境,边备得到巩固。成化和嘉靖两个时期修建的规模较大,成化七年,明宪宗命延绥巡抚都御吏余子俊大筑边城,由黄甫川西(近内蒙古河套准格尔旗境内)至定边营(今陕北定边县)于二百余里,墩堡相望,横截套口,东抵偏头(今山西偏关县),西终宁固(指当时宁夏诸卫和固原镇)。嘉靖修筑边墙千余里,修烽堠2800多座。隆庆年间,督臣谭纶请把东起山海关、西到镇边城的要塞边墙加固,并在蓟、昌二镇加添墩台3000座。戚继光任蓟辽总兵时,在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线上建墩台一千多座。这些烽堠、墩台与长城南北的许多城防、关隘、都司、卫所等防御工程和军事机构共同构成一道城堡相连、烽火相望的万里防线。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为通向东北的咽喉要冲,自古即为军事重镇。
明代长城,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跨越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全长12700多里。山海关到嘉峪关这一段长城,工程比较坚固,保存较为完整,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明代长城是长城建造的极点,也是终点,是长城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的地方。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相关文章
006互市贸易 的平台长城并非是一条凝固不变的防线,而是一条因长城两边力量对比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防线,它是一条“游动”的巨龙。长城带各民族同中央王朝或各民族统治上层之间的贡赐和馈赠,既是一种政治交往手段,又是一种重要的、特殊的经济往来和交流,是同互市贸易相佐的一种经济形式。......
2025-10-01
019北朝长城的雄姿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以外,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也有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过中国。黄河流域北魏王朝统治了黄河流域北部的广大地区。因这时已是东魏王朝覆灭的前一年,已无力对长城进行较大的修筑了。公元550年高洋灭东魏,是为北齐,据有现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的大片领土。北魏长城位于今张家口市宣化区城北此外,宇文氏建立的北周,也筑有长城。北周修葺长城,显然是为了防御突厥的侵扰。......
2025-10-01
017丝路上的座座墩台丝绸之路是个形象而且贴切的名字。月牙泉然而这条丝路并不太平,可谓危险重重,这种危险,一方面来自西部恶劣的气候,商队要通过世界上最荒凉的几座沙漠,另一方面来自盗贼悍匪。长城沿线多有烽燧设置,它们也是守卫丝路的座座墩台。久而久之,这条丝路上流动的不仅是货物而已,还有思想与文明。......
2025-10-01
002设计精美的防御体系绵延万里的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烽火台需要派兵驻守、密切关注,因而也就形成了烽燧制度,它构成了长城防御系统的基层组织。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在冷兵器时代,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作用是卓有成效的。......
2025-10-01
014一叫长城万仞摧公元前212年,这时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还没有完全修成,在长安的街头巷尾已开始传唱着一首很让人恐惧的民歌了:“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长城脚下,累累白骨,多到没有人收埋的地步,以至于在那个重男轻女的社会里竟出现了生了男孩千万不要养大,生了女孩要精心喂养的现象。这真是“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2025-10-01
003匠心独具的结构与建筑方法城墙是长城的主要建筑工程,一段城墙不会引人注目,但万里城墙把成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烟墩连成一气,这就造成了一项古代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观。八达岭长城以现存比较完整的明长城为例:北京居庸关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完整,建筑雄伟的一处。这是八达岭的长城城墙构造,其他各地长城城墙的形式和结构种类很多。据调查,修筑长城的建筑材料,一般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2025-10-01
001万里长城万古雄风两千多年前,一条土石身躯的巨蟒在中华大地飞起,它跨崇山、越峻岭、穿草原、过沙漠、经绝壁,起伏盘旋、奔腾飞舞,纵横十万余里,它就是万里长城。过去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长城的长度是一万余里,故曰“万里长城”。河北省境内的长城也将近万里。曾经修建长城的各诸侯国和王朝共有二十多个,秦始皇所修建的长城有一万多里,汉朝的长城有两万里,明朝的长城也有一万两千七百余里。......
2025-10-01
023辽金长城与蒙古铁骑在辽朝建立以前,契丹人主要居住在西辽河流域。据统计,双方使节往来至少有近百次之多。耶律阿保机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阻隔渤海与中原的联系,因此,长城必然位于渤海与中原往来的交通要道上。1117年,宋、金相约夹攻辽,1120年,约定双方以长城为界,金兵攻辽的中京大定府,宋兵攻辽的燕京析津府(北京市)。金代修筑的长城有两处,一在吉林延边地区,一在黑龙江牡丹江地区。......
2025-10-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