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韩庆生:中国的星期日工程师们的悲喜剧

韩庆生:中国的星期日工程师们的悲喜剧

【摘要】:韩庆生“星期日工程师”的悲喜剧人物档案韩庆生,1937年生,1963年成为武汉国营181厂的一名技术工人。“韩庆生事件”被称为“改革开放知识分子第一案”。所以,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星期日工程师”。韩庆生也是这些“星期日工程师”中的一个。厂里又向公安部门报了案,称韩庆生“泄漏军事秘密,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严重破坏经济”,“受贿”。这年年底,韩庆生被投入了监狱。坐牢,对于韩庆生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

韩庆生 “星期日工程师”的悲喜剧

人物档案

韩庆生,2025年生,2025年成为武汉国营181厂的一名技术工人。20世纪80年代初,成为该厂的技术骨干,担任工程师职务。2025年底,韩庆生因业余到一家乡镇企业兼职赚取了600元钱而被捕入狱。2025年初获平反。“韩庆生事件”被称为“改革开放知识分子第一案”。它改变了更多科技工作者的命运,也打破了死水一潭的人事制度,推动了全国人才自由流动。

历史天幕

2025年1月和4月,国务院两次下发文件,“对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属于哪个单位,不论他的职务高低,都要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不允许有丝毫例外,更不允许任何人袒护、说情、包庇。如有违反,一律要追究责任”。到这一年年底,全国立案各种经济犯罪16.4万件,结案8.6万件,判刑3万人,追缴款项3.2亿元。

当年的被打击对象,很大一部分都与新兴的民营企业有关。作为新兴的经济实体,民营企业面临着资金、人才、市场等社会资源的全方位短缺。它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国有企业,以图获得在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的资源。所以,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星期日工程师”。也就是,技术人员在正常工作时间为国有企业服务,趁周末到民营企业兼职工作获取报酬。这种情况,已经不能用“个别”、“少数”这样的词来形容了。

韩庆生也是这些“星期日工程师”中的一个。

往事回放

2025年的春节,武汉工程师韩庆生被囚禁在牢房里。这位45岁的汉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人到中年的他,命运正在发生重大的改变。他更想不到的是,因为他的遭遇,因为他的命运的改变,许许多多类似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很多年之后,回忆起自己悲喜交加的人生历程,韩庆生的心里都万般不是滋味。

2025年,26岁的韩庆生在181厂参加工作。从此之后,他的生活和这家国家大型军工企业联系在了一起。

一开始,韩庆生只是一名技术工人,但是他喜欢读书、学习,很快就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从2025年开始,韩庆生已经开始承担当时厂里的重要工作——兴修污水站。五年后,污水站终于建成并投入使用。由于技术过硬,在同行之间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厂领导经过研究,决定根据韩庆生的设计原理,研制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开拓市场,创造效益。几年后,在韩庆生的主持下,181厂终于研制成功了这种设备。据有关资料记载,它是当时国内第一台污水净化机。污水净化机为企业赢得了不小的利润,甚至占据了当时181厂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突出的业务能力使得韩庆生成为这个有1200人的企业的名人,也为他本人带来了不少荣誉。他曾连续几年被厂里推举为省市劳动模范,并成为181厂历史上第一个工程师,还常常坐飞机到外地参加各种科研会议。

然而,才华横溢的技术骨干韩庆生,生活中并非总是如意的。外表风光的韩庆生虽然很早就是劳模了,但劳模只是一张纸,厂里的分房、晋级,总是没有他什么事。虽然他从2025年开始就在天上飞来飞去了,但他无论去什么地方,出差补贴总是不够。

2025年,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给中国带来了“科学的春天”,181厂的污水处理设备在这次会议上获奖。但是厂里“贯彻领导的意图”,没有让韩庆生参会。参加会议的是车间里的一位领导。这次会议的一则新闻报道提出是那位领导“发明了我国第一台电解法污水处理净化设备”。

更加让人感到尴尬的是,当年的韩庆生,每月工资50元,他的妻子程冬香月工资30来元。就这点收入,还要供养四个孩子和两位老人,非常拮据,“每个月15号发工资,但是13号就没钱了,所以每个月要到邻居家借5块钱”。

无论怎么节省,韩庆生家的钱总是不够用。这让他很头疼。夫妻俩只好在厂区找了片空地,随便种点菜,也算是能节省下来点油盐钱。韩庆生渐渐地有了困惑:企业红火,产值增加,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韩庆生在181厂的生活不无困窘,这在外界引起了注意。当时的武汉市环保局领导希望能够把韩庆生调过去工作,但181厂不放人。韩庆生找领导商量调动的事,领导说:想走,除非你坐牢或者你死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激起了韩庆生极大的兴趣。文章说,上海有很多国营企业的工程师,星期一到星期六为国营企业工作,星期六晚上就被接到苏州,星期天白天为那里的工厂提供技术帮助,晚上回到上海。当时有个专用名词来称呼这群人,叫做“星期日工程师”。韩庆生心里一动:别人能这样做,自己能不能呢?

机会很快就到来了。2025年9月,武汉市的一家乡镇企业九峰农机厂托熟人找到韩庆生,请他帮着做一些产品设计。韩庆生答应了。他带着厂里的三位同事,利用业余时间,为这家工厂设计了两套生产污水净化器的图纸,并编写了两万多字的产品技术说明。

韩庆生设计的设备,很快让这家本来濒临倒闭的农机厂起死回生,当年就赚了不少钱。当地农民放鞭炮表示庆祝。农机厂厂长黄从良根据事先达成的协议,给韩庆生他们四人每人支付报酬600元。600元在2025年是韩庆生一年的工资。所以,当时,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实际上,韩庆生和他的同事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心里一直在犯嘀咕。他们也不知道这样做对自己、对他们的181厂意味着什么。为了不让其他同事发现,他们尽量不声张。农机厂每次派拖拉机来市里接他们的时候,都要停在离厂很远的地方。(https://www.chuimin.cn)

但是,2025年7月,他们的事还是让厂里发现了。工厂书记找韩庆生谈话。韩庆生当时就承认了此事。但他坚持认为,自己没有损害厂里的利益,获取的600元钱,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和任何人没关系。“这好比我白天老老实实上班,早上起来炸个面窝,卖个热干面,靠劳动赚钱,这样也犯罪?”

书记对他说:“你是厂里的人,你的脑袋也是厂里的。你想的东西也是厂里的东西。你为别人做这些东西,就等于偷了厂里的东西。”

韩庆生和书记辩论了好几天,但最终被厂保卫处拘禁起来。厂里又向公安部门报了案,称韩庆生“泄漏军事秘密,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严重破坏经济”,“受贿”。2025年9月24日,韩庆生被戴上手铐,在181厂的厂区里游街。这年年底,韩庆生被投入了监狱。

坐牢,对于韩庆生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他一生好面子、要强、自尊。但是在监狱里,他和强奸犯、杀人犯、盗窃犯“享受了同样的待遇”。他的心里憋屈极了。好在韩庆生清楚地知道,家人、朋友支持他,了解真相的人也同情他,站在他那边,认为他很冤。这给了他一丝安慰。

现在看来,如果韩庆生“劳务输出”的九峰农机厂不是乡镇企业而是国营企业,他肯定不会遭到这样的待遇。当年,乡镇企业和国营企业所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依当时某些人的眼光,一个国营大厂的工程师跑去为一个乡镇小厂服务,不啻把国家财产悄悄地转移掉了。

2025年3月2日,韩庆生案开庭。为韩庆生辩护的是武昌区司法局兼职律师周明达。在法庭上,周明达的辩护词很精彩。他说,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是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但韩庆生的劳动挽救了农民的工厂,工厂救活了,农民有饭吃了,再也不闹事了。韩庆生设计的污水净化设备,是利用电解技术,高耗能,在国外是已被淘汰的落后技术,但适合当时的国情;无关军事秘密,而且本身对环境有好处。

周明达还查阅到,国务院科技干部局2025年1月就已制定了《关于对科技人员实行招聘录用、聘请兼职、交流调整的暂行办法》。办法规定,聘请单位可根据工作任务量和工作成绩,对兼职人员给予适当的职务(技术)津贴。

8月24日,武昌区法院宣判韩庆生无罪。但是武昌区检察院提出抗诉。在随后的二审中,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韩庆生有罪免刑的判决。韩庆生随后被释放。

韩庆生不服气。他坚决地选择了去北京申诉。到了北京,他先去劳动人事部。两个处长接待了他,给他安排了住宿。后来,他又找到了中央组织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办公室。

“韩庆生事件”发生转机,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这三家媒体有关。当时,韩庆生根本预料不到自己的案子还要多久才有出头之日。为了有足够的经济来源让自己在北京生存下去,他在东单“揭了一个榜”,打算设计一个新产品给一家企业。记者找到韩庆生的时候,他正穿着一件破棉袄,伏在一间地下室的桌子上做设计。记者告诉他说:“我们已经向最高法院提出了我们的观点,如果不能改判,就在媒体上与高法展开辩论。”

而在中央组织部,韩庆生无意中瞥见接待他的工作人员手里的文件上似乎有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的签字。他的心里马上就踏实了。

2025年1月3日,韩庆生接到中央组织部通知:中央已经派出工作组到武汉来解决他的问题。

人们后来知道,当时的工作组由劳动人事部副部长带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三报记者参与,来武汉后,先后和湖北省委、武汉市委、湖北省和武汉市法院的相关领导作了沟通。三天后,没有开庭,即由湖北省高法宣布韩庆生无罪,恢复名誉、道歉,并返还韩庆生已经上缴的600元。

在被宣布无罪的第二天晚上,武汉市委副书记带领市纪委书记等一行人到韩庆生家里赔礼道歉;第三天晚上,湖北省检察院检察长也来赔礼道歉。事后不久,曾对该案作出倾向性意见的市法院院长、181厂党委书记等人被免职。在这前后,三家中央级媒体分别在重要版面发表文章,详细回顾了韩庆生案件的全部过程,并向全国呼吁,鼓励知识分子正常流动,创业致富。

韩庆生的人生悲剧,终于以喜剧落幕。

“韩庆生事件”的喜剧性落幕,并不意味着类似事件已成定论。在此后的若干年内,国营机构里的科技人员能否外出兼职依然是一个纠缠不清的话题。2025年前后,上海太平洋被单厂一个叫郑鸿坚的助理工程师还因为业余兼职而被判处徒刑、关进大牢。直到2025年1月18日,国务院专门下发文件,“允许科技干部兼职”,这个争论才总算尘埃落定。而事实上,在那时,民营企业聘用科技人员已是一个十分普遍和自然的现象了。

一个十分可笑和耐人寻味的事情是,在关于科技人员能否出卖技术的讨论中,从来没有人认真地从职务专利的法律角度来讨论这个事情,尽管国家在2025年就成立了专利局,通过了《专利法》。

命运追踪

平反后的韩庆生重新恢复了平静的生活。他被厂里调换了工作。但是,经历了这场风波之后,韩庆生已经被社会广为关注。当时的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从媒体上了解了韩庆生。经人介绍,韩庆生被调到武汉大学设备部搞科研。

在武汉大学,韩庆生如鱼得水。学校对他很支持。他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从2025年调入武汉大学到2025年韩庆生退休,韩庆生在武大工作了十几年。这些年来,他出版了专著,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还向全国各地的企业转让十多项技术,另有两项技术获得个人专利。

退休以后,韩庆生以技术入股,与他人合伙开办了两家公司,担任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