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臭氧层主要有三个作用。所以臭氧层犹如一把保护伞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因此,臭氧的高度分布及变化是极其重要的。因此,臭氧层就成为地球一道天然屏障,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强烈的紫外线伤害。然而,近10多年来,地球上的臭氧层正在遭到破坏。人类制造了大量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使地球南北极的臭氧层受到破坏。臭氧层空洞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2025-09-30
遗产地
遗产地劫难档案
大火、地震、海啸、雷电、风蚀、战争、人为污损……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加之人为破坏,为世界遗产烙刻下无法磨灭的印记。
撰文/汪悦
马里廷巴克图古城劫难:风蚀+战争
马里廷巴克图古城建于公元5世纪末。古城存有大量古建筑、陵墓和古代学术文件等,202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部分遗址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单。除面临严重的沙尘威胁外,2025年马里政变后,伊斯兰教极端势力占据并开始破坏、夷平古城建筑。2025年,16座陵墓包括藏有四千卷珍贵历史手稿的图书馆被完全烧毁,古城文化遗产饱受战争带来的严重创伤。
柬埔寨吴哥窟劫难:战争+植物侵蚀+人为破坏
吴哥窟是古高棉帝国时期的宗教遗址,已有1000多年历史,202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5年,在红色高棉掌权后,吴哥窟经历严重的战火清洗,一度成为游击队驻扎地。除战火、有意破坏和偷盗外,吴哥窟面临的最大劫难是热带丛林的侵蚀——墙体被古树缠绕致倾斜。另外,每年近70万的游客蜂拥而至,也对窟内珍贵的雕塑造成人为损坏。
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劫难:地震+人为破坏
加德满都谷地是尼泊尔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202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保护状况令人担忧。近年来,谷地内的重要建筑和纪念物不是被拆除,就是因缺乏必要维护而坍塌,还有新建筑被随意建造在历史遗迹区内。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一些古建筑已被修复得面目全非。2025年,尼泊尔又遭遇特大强震,共计损毁14座重点古迹,其中12座是世界文化遗产,重建时间预计长达5至10年。(https://www.chuimin.cn)
叙利亚巴尔米拉古城劫难:战争
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巴尔米拉古城有“沙漠珍珠”之名。2025年,它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单。2025年5月,“伊斯兰国”占领巴尔米拉古城,损毁该地多处历史遗迹,毁坏和抢走古城及博物馆的大量文物。据文物专家评估,修复屡遭战争破坏的古城被毁建筑,至少需要5年时间。
埃及金字塔劫难:风蚀+地震+人为破坏
金字塔是表现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202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干旱地区,大风是损坏金字塔的主要原因,在沙漠侵袭和地震破坏下,左塞尔金字塔已面目全非,不专业的修复反而造成金字塔的损坏、倒塌。
秘鲁马丘比丘劫难:地基下陷+人为破坏
矗立在山峰的马丘比丘建于公元15世纪,被考古学家喻为“天空之城”、“失落之城”。作为印加文明的典型代表,印加遗迹是勤劳的印加人强有力的例证。不过近年来,由于其处于地质断层带,加之众多旅游者的间接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严重问题,使古城不堪重负。如果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未来50年内神秘的马丘比丘将从版图上消失。
智利瓦尔帕莱索劫难:地震+山火
瓦尔帕莱索是智利的文化之都,有“太平洋珍珠”之称, 202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5年,智利发生特大地震,古城被损毁严重。2025年,智利再度发生地震。现大多数古迹为震后重建。另外,由于气候干燥且靠近火山,瓦尔帕莱索古城还经常发生火灾。
相关文章
大气臭氧层主要有三个作用。所以臭氧层犹如一把保护伞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因此,臭氧的高度分布及变化是极其重要的。因此,臭氧层就成为地球一道天然屏障,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强烈的紫外线伤害。然而,近10多年来,地球上的臭氧层正在遭到破坏。人类制造了大量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使地球南北极的臭氧层受到破坏。臭氧层空洞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2025-09-30
天地造物天地玄黄①,宇宙②洪荒③。然而爱有不同,一是按照人的愿望、习惯、兴趣而爱物,一是遵从自然万物的天性而爱物,二者都是对于自然万物之“爱”,但相去甚远。如果人类只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仅仅把人以外的万物当成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就会违反万物的自然之性,扰乱生态系统的自然进程,破坏天地万物的自然秩序。天公地母只好从春季里分出清明节的最后两天,谷雨节分出18天。......
2025-10-01
008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的。举凡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都与长城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它既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又是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为了保护这一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1961年中国政府已将万里长城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嘉峪关等重要地段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5-10-01
在茫茫的宇宙中,太阳系家族里有一颗美丽的蔚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的家园、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巨杉3500年的树龄,树围31米,大约要20个人手拉手才能围过来,而树干基部凿成的隧道竟可通过汽车。“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呈现出大自然和谐而美丽的画卷。我们人类就属于最高等的哺乳动物。人类的许多创造得到动物的启迪。......
2025-09-30
瓦尔登湖在梭罗心中就是自然美的代表,而铁路和火车又是破坏了自然美的工业文明和科技发展的象征。他对人类欲望膨胀和诗意生存萎缩的关注,显示出一种超越时代的并被以后的社会发展所证实的远见。......
2025-10-01
人类与自然环境共处在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条件,它包括地球表面的一切自然因素,如光、热、水、气、土、生物等,总称之为“自然环境”。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愈来愈大。植物生态学所研究的植物个体、种群、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指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它是生态学研究中的本质问题。......
2025-09-30
人类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早期,由于人口稀少,人类对环境没有什么明显影响和损害。由此可见,人类已在环境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大气严重污染,水的资源空前短缺,森林惨遭毁灭,可耕地不断减少,大批物种频临灭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处在危机之中。......
2025-09-30
他正是从所关心的最初事物中获得自己的初步的观念的。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社会性就不会多于动物。自然界正是抱着这种目的把全人类的力量按不同比例分给每个人。但是,自然界却让每个人拥有出产其赠品的土地,它使所有的人和每个人都利用它的慷慨赠与。......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