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慈禧毒杀光绪帝,是她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以慈禧太后狠毒霸道的心性,如果她确信光绪帝对自己十分仇视,那么仅这一条就足够让她在临死前动杀心了。慈禧发动政变,中止了光绪帝的维新变法,并将光绪帝幽禁起来,一直幽禁了十年。在这十年中,慈禧用尽了折磨光绪帝的办法。慈禧太后不仅对光绪帝虐待,还害死了光绪最心爱的珍妃。......
2023-11-29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前夕,珍妃死于宁寿宫外的玻璃井中,但珍妃是否坠井而死,一直众说纷纭。珍妃,姓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才色并茂,颇通文史,光绪十四年(1888)进宫,后晋封为珍妃。光绪帝与珍妃感情甚好,但慈禧与珍妃一直有嫌隙,后因珍妃支持光绪戊戌变法,受到慈禧太后怨恨,最后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前夕,将珍妃溺死于宁寿宫外的井中,但珍妃是否坠井而死,一直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珍妃生了天花,慈禧不得已派人把珍妃推下井。这一说法主要来自太监小德张过继孙张仲忱在《我的祖父小德张》一文中的叙述。他转述了小德张的回忆。据他回忆,小德张谈起珍妃时说,当年八国联军进城后,慈禧也来到了御花园旁,在养心斋前换上了便装。各宫妃嫔陆续到来,光绪皇帝也由瀛台过来,换上了青衣小帽。这时,慈禧把珍妃叫来,让她换好衣服一起走。此时的珍妃已被囚禁了整整三年。不大一会,珍妃披散着头发,穿着旗袍来了。老祖宗大怒说:“到这时候了,你还装模作样,洋人进来,你活得了吗?赶紧换衣服走!”珍妃说:“皇阿玛,奴才面出天花,身染重病,两腿酸软,实在走不了,让我出宫回娘家避难去吧!”慈禧不同意,仍然叫她走,珍妃跪在地上就是不走。这就为慈禧把珍妃扔到井里提供了借口,因为珍妃生了天花没体力逃难,投井是不得已而为之……
第二种说法,慈禧遣人杀害说。庚子之乱,八国联军即将打进北京城,此时珍妃已在西二长街百子门内牢院中囚禁六年,就在慈禧仓皇“西狩”前夕,托宫女带信给姐姐瑾妃,让她无论如何想办法留住皇帝在京主持大局。言外之意是可借机摆脱太后控制,收回权柄。谁知所托非人,信件落入二总管崔玉贵之手,转呈给了慈禧。于是慈禧盛怒之下,令其自尽,珍妃不从,才由崔玉贵将她沉入井中。另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慈禧等人收拾行装准备逃出紫禁城,珍妃进言说皇上是一国之君,应该留京,太后一怒之下命李莲英将其推入宁寿宫外大井中。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即珍妃究竟因何被囚禁,是因为她“赞襄新政”吗?通过正史野乘,可以得出结论,她之被囚,绝非因为“赞襄新政”。从时间上来说,她之被囚在光绪二十年,而戊戌变法迟至四年之后的光绪二十四年才发生,她虽生长在得风气之先的广州,并受教于文廷式,但思想也不会先进到康梁的程度吧?如果她在光绪二十年即因“赞襄新政”被囚,岂不成了康梁之前驱,吾国思想与革命之启蒙者?珍妃利用光绪卖官鬻爵是事实,但她对慈禧的揽权干政,使光绪不得一展抱负的不满,也是显然的。慈禧之杀珍妃,不是因她“习尚奢华”,“屡有乞请”,也不是因她“赞襄新政”,而是因为她策划使光绪留京。光绪若能留京主持大局,则慈禧“西狩”便成流放,永无回京之望!
第三种说法,珍妃自己投井自杀。这一说法主要来自当事人的口碑资料。据《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一书记载,隆裕曾经告诉作者的爷爷,说:“很多人都说是我嫉妒告她黑状,所以老太后派人把她推到井里去了。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当时被八国联军打败后,洋人军队打到了北京。在完全没有取胜希望的情况下,老太后西行。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因为谁也不清楚这帮洋人最后会干什么,会不会像烧圆明园那样,把紫禁城也烧了?当然西行带不了那么多人,因为人多了就会成为负担。但是因为当时光绪是皇帝,而我是皇后,同时又是老太后的亲侄女,要带也只能带我和皇上走。而其他的一些亲属就地回娘家躲避,妃子们也不例外。可是当时的珍妃非常气盛,不服从老太后的指挥,并当场顶撞了老太后。在那个紧急时刻,珍妃一直对老太后说:‘我是光绪的妻子,我要跟着去。您有偏见,皇后是您的侄女,所以您带她走。所以我也请求你带我走。’这就让老太后非常难堪。从另外一层上讲,本来老太后就对珍妃平日的作为有点不高兴,再加上这些紧急时刻的顶撞,老太后气得脸色发白,直打哆嗦。在皇宫里,大清朝几百年来从来没有人敢于这么顶撞太后,即便是皇上都从来没有过,何况一个珍妃。老太后也是一个非常要脸面的人,所以气得当时抬脚就走,珍妃一直跟着老太后说自己的理由,于是就来到了距离珍妃住所不远处。珍妃这时候还不死心,对太后说:‘我是光绪的妻子,就要跟皇上在一起,不在一起,宁愿死。活着是皇家人,死了是皇家鬼。’老太后一听,就更加生气,本来火烧眉毛的事情,哪还有时间吵架啊,于是就对珍妃说:‘你愿意死就死去吧。’当时离说话的地方不远处就有一眼井,于是珍妃紧走两步,说:‘那既然这样,我就死给你看。’于是直接就奔井口去了。老太后一看情况不对,这孩子跟我顶撞两句,怎么还真的去死啊。于是对崔玉贵说:‘赶紧去拉住她。’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当崔玉贵跑过去的时候,珍妃已经跳下去了。老太后一看没办法了,内忧外患啊,于是没来得及管她,就走了。”(www.chuimin.cn)
据此,此书指出,珍妃不是慈禧杀的,那些传言都是错误的。其实事情远远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因为慈禧和珍妃都死了,所以人们就随意把一些屎盆子尿盆子都扣到了慈禧的脑袋上。与其他观点不同的是,此书的作者甚至指出,因为珍妃非常有才干,又非常聪明漂亮,所以慈禧非常喜欢珍妃。在慈禧看来,珍妃就是一个年轻的慈禧,这些都让慈禧对珍妃有着一种别样的感情。
珍妃之死无疑是清代后宫又一未解之谜,珍妃之死,正史的记录都语焉不详。野史和口述史料的记录详细,但可信度不及正史,且版本很多。自杀还是他杀至今仍不得解。
有关大清王朝之谜的文章
所以慈禧毒杀光绪帝,是她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以慈禧太后狠毒霸道的心性,如果她确信光绪帝对自己十分仇视,那么仅这一条就足够让她在临死前动杀心了。慈禧发动政变,中止了光绪帝的维新变法,并将光绪帝幽禁起来,一直幽禁了十年。在这十年中,慈禧用尽了折磨光绪帝的办法。慈禧太后不仅对光绪帝虐待,还害死了光绪最心爱的珍妃。......
2023-11-29
恰在这一年,皇太后为咸丰帝挑选秀女。经层层筛选,那拉氏幸运地被选为贵人。慈禧太后不是寻常之辇,她获得咸丰帝的宠幸而取得高位,大体是靠五个条件。咸丰帝寄情声色,懒于国事。同时,那拉氏也有意识地向咸丰帝建言,议论政事。一旦发现咸丰帝不满,那拉氏便马上蛰伏起来。咸丰帝沉迷那拉氏,时常有召幸。那拉氏终于在入宫四年时生了个儿子,这是咸丰帝唯一的儿子,是为载淳。因无皇贵妃,所以实际上她已跃居后宫第二位了。......
2023-11-29
咸丰前后共有皇后妃嫔十九人。到咸丰更年时,咸丰帝的内廷主位共有十人。同时咸丰在即位后首批秀女中亦选中了那拉氏和他他拉氏等人。据《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中载,慈禧生长南中,善南方诸小曲,因而得到咸丰帝的宠幸,从一个在内廷供人使唤的宫女,变而成为内廷主位之一的“懿贵人”。其次,是慈禧在咸丰的后宫中才华出众。......
2023-12-06
随后,陆婉珍申请到了在美国西北大学做博士后的机会。美国西北大学成立于1851年,主校区设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艾文斯坦市,距离芝加哥约20公里,坐落在密歇根湖附近,有长达数英里的湖滨沙滩,校园风景美丽。西北大学是一所顶尖的私立大学,在2011年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大学排名中,西北大学名列第12位。陆婉珍在西北大学做博士后期间,主要从事金属离子的存在下染料小分子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2024-01-18
珍珍的爸爸是一个火箭船驾驶员。就说从地球到火星去吧。原来他们和大人们一起,到火星探险去了。珍珍告诉小强,那个白色圆球是太阳,蓝色的圈圈儿是地球。经过很长的时间,他们终于来到火星北极的上空了。他们又回到了地球。从这篇文章中,你了解到哪些有关火星和太空的知识?......
2023-07-18
胡妃之祸与再次南迁珠玑巷景区里,有一座古朴的双龙桥。胡妃,是民间传说中的一名奇女子。众乡邻为逃胡妃之祸,大批南迁,胡妃为了不牵连四乡居民,深夜投井自尽。为纪念胡妃,珠玑巷人在珠玑巷南街建成了“贵妃塔”。“胡妃之祸”的传说,虽然说法有出入,但广泛见于广府民系族谱。散居在珠玑巷周围的百姓,不得不为躲避战乱而再次举家南迁。今天的珠玑古巷因此,胡妃的传说,承载着一段珠玑巷人南迁的惨痛记忆。......
2023-12-04
为了一个女人,置锦绣的江山于不顾,与其生死相随。1661年,顺治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仅年24岁。襄亲王名叫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11个儿子,顺治的同父异母弟弟。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止顺治对董鄂妃的迷恋。顺治追封他早夭的皇位继承人为荣亲王,并专修陵寝。董鄂妃病逝,顺治皇帝痛不欲生,哭得死去活来,甚至寻死觅活,使得孝庄太后不得不让左右的人看守他,以防他自杀。......
2024-01-08
就是抬出《周易》的“帝出乎震”的理论,结合广为流传的“紫盖黄旗,运在东南”的谶语,论述南方政权的合法性。[118]这跟孙权等南方政权宣扬“帝出乎震”的逻辑也是一样的,都是强调自己对西边政权的合理性——因为易卦说“帝出乎震(东)”。其思想意义是强调君主的统治符合天命,为正朔所在。其实这与《易经》及纬书有关。......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