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之趋势113一、教育天然的基础这回所要说的现代教育的新趋势,就是注重个人本能的趋势。从前的教育家对于儿童的本能,很不留意;现在才知道儿童的本能,是教育上很重要的东西。这就是新教育和旧教育不同的地方。必定要把个人的本能和现在社会的生活沟通一气,叫它恰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是教育的目的。小儿生下地来,自吃乳的时候,就受他母亲的种种教育。我本不愿意劈头就正式说明个人的教育主张。......
2025-09-30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
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思想是第二性的,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思维、意识是客观物质的反映。费尔巴哈把空间和时间同物质的存在和运动联系起来,肯定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之中,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客观的时间和空间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费尔巴哈承认因果性和必然性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并按照一定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恒久不息地运动和变化着。自然现象不存在某种合乎目的的安排,而是有其自身的客观必然性。
人和人的本质的问题,在费尔巴哈哲学中居于核心地位。他认为,只有把人和自然环境联系起来,才能理解人和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正是在人与自然的联系中来理解人的。
费尔巴哈认为,人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与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物质统一体。人既不是上帝创造物,也不是某神超自然的奇物,而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不仅产生人的肉体,而且产生人的思维器官,离开了自然界,人就无法生存。
人是—个以肉体为基础的灵魂和肉体相统一的实体。精神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物质实体的属性。思维和大脑、精神和肉体是不可分割的,根本不存在脱离肉体、人脑,在人脑之外的所谓“纯粹思维”、“绝对精神”等。
费尔巴哈看来,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人”。但是,他以生物学上“类”的概念去解释人的社会性,是十分抽象的,据此为出发点,赞尔巴哈揭示了人的本质。(https://www.chuimin.cn)
他说:“—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他认为,人把自己作为“类”所意识到的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孤独的个人也具有思维力、意志力,但是人作为—个“类”,必须“爱”,必须依赖他人,需要他人,“爱”是维系人们之间关系的基本手段。
费尔巴哈从他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原则出发,批判了康德等人的不可知论,坚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他肯定自然界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则以客观的存在为前提。思维是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性,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本质和现象并非两个独立的王国,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因此,人们可以通过现象把握本质,从而达到思维与存在的同—。费尔巴哈对人的认识能力充满了信心,在他看来,虽然个体的人的生命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人类的生命和认识是无限延续的,人们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在他看来,一切认识必须以感觉、经验为开端,而不能以思维为开端。感觉先于思维,理性以感性为基础。同时,认识虽开始于感觉,但不能停留在感觉上,而必须从感觉上升到理性思维。但他所理解的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差别只是量的差别,不懂得感性上升到理性是质的飞跃。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建立了科学的、革命的辩证唯物主义,因此,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
相关文章
现代教育之趋势113一、教育天然的基础这回所要说的现代教育的新趋势,就是注重个人本能的趋势。从前的教育家对于儿童的本能,很不留意;现在才知道儿童的本能,是教育上很重要的东西。这就是新教育和旧教育不同的地方。必定要把个人的本能和现在社会的生活沟通一气,叫它恰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是教育的目的。小儿生下地来,自吃乳的时候,就受他母亲的种种教育。我本不愿意劈头就正式说明个人的教育主张。......
2025-09-30
但如果他说“反侵略战争是正义的”,那时,我们便可说:“你说对了,因为事实是这样。”对与错是判断的一种特征。辩证唯物主义是以实践为判断的真实性的标准的。......
2025-09-30
从接受表扬的反应看透对方的品性受到表扬时许多人或是感到不好意思或是感到惊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如果接受表扬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那么好莱坞的影星在接受奥斯卡奖时就不会拿着卡片提醒自己该如何答谢了。而一个人在接受表扬的时候所产生的反应,将暴露出什么信息呢?不敢置信型这种人受到表扬经常表露出意外的惊喜,习惯用反问的方式来表露他们的欢悦。轻描淡与型对于别人的表扬,淡然置之,并不做出强烈的反应。......
2025-09-30
先生曰:“忿懥几件,人心怎能无得?只是不可‘有所’耳。凡人忿,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且如出外见人相斗,其不是的,我心亦怒;然虽怒,却此心廓然,不曾动些子气。如今怒人亦得如此,方才是正。”......
2025-09-30
所以,它们仍然属于唯物主义的物质和叙事,不过,是一种扭曲和矛盾的唯物主义的物质和叙事,因为它们既反对意义的主观性和想象性的唯心主义的物质和叙事,又反对简单的现实实体的独断论的物质和叙事,而是表达物质和叙事中的非物质和非叙事,表达物质和叙事的幽灵化和精神化。......
2025-09-30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阐明了十分重要的真理。这就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整个历史的要点是从群体制过渡到私有制,他却绝对没有向我们指出这个过渡是怎样形成的;恩格斯甚至承认,“我们至今还不得而知。”历史唯物主义将必须解释的事实看做被赋予的,它不加以讨论便提出将人与私有制相连的利益联系,但这种利益作为社会机构的根源,本身的根源又在哪里呢?这是因为不超出历史唯物主义,就不可能深入这些真相。......
2025-09-29
从古希腊的知识哲学、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到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可以说,精神救赎意识始终贯穿在西方古典人本哲学之中。作为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创始的康德哲学,其救赎意识上承古代传统,下开当代哲学精神救赎之先河,意义十分重大。由上可见,古希腊知识哲学重视理性、关注认识的动因之一就在于试图通过设立灵魂,拯救人类于自然之中。康德将这义务视为意志自律。......
2025-09-30
这些理论家看似完全拥护历史唯物主义,看似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与经济唯物主义区别开来,实则曲解、误解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他们和经济唯物主义者如出一辙。历史唯心主义认为,历史是一堆混乱不堪的事实,要证明历史规律是人类的智力所办不到的。......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