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史小溪散文研究成果概述

史小溪散文研究成果概述

【摘要】:关于史小溪的散文创作,在《论史小溪的散文创作》一书中有了较全面的评析论述。有评论提及,面对史小溪散文创作的卓越实绩,评论界的反应是滞后的,没有给予其必要的关注和应有的评价,文坛的喧嚣与浮躁,往往导致优秀的作家在众语喧哗之中被掩盖。

  关于史小溪的散文创作,在《论史小溪的散文创作》(作家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一书中有了较全面的评析论述。本书作者大都不是文坛上的声名显赫者,却不妨碍他们写出让人击节称赞的好文章。有这样一个现象,对文采斐然的作品评论,词语大多华丽繁复,感性飞扬;反之,对体系严密的学术着作,评论则更多讲究思辨性与理论性。似乎只有这样,评论文章才能与所论对象的特征相匹配,文本美学形式的同构其实折射的是作者彼此心灵的对接。尤其读史小溪的散文,因其本身透射出的文字魅力,让人不由得被他奔涌的情思所裹挟,在审美愉悦中,很难再去寻章摘句、引经据典,或作理论上的严谨推演与归纳,论者大都迫不及待地想表述自己的阅读快感,哪怕这些感受只是印象式的,尚且缺乏学术的规范。该书中,李建军的《你是一条彩色的小河》,厚夫的《凸显西部强烈生命意识的散文》,王宏任的《抒天写地如椽笔》,史飞翔的《西部散文的一面旗帜》,陈洪金的《史小溪散文简论》,以及丁陆军发表在《西部》杂志2009年第5期上的《一位西部散文的精神牧师》等几篇都是严谨的研究文章,从不同视角和侧重点,论及史小溪的散文语言、文本结构、思想意义和文学史价值,对其散文的艺术缺憾也作了客观评论,达到了较深的维度

  有评论提及,面对史小溪散文创作的卓越实绩,评论界的反应是滞后的,没有给予其必要的关注和应有的评价,文坛的喧嚣与浮躁,往往导致优秀的作家在众语喧哗之中被掩盖。所幸时间是最好的检阅者,文学史如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乃千古铁律,滤去杂质,沉淀下来的就是具有金子般质地的精品。史小溪散文如高天厚土孕育的精魂,以饱满健朗的情感、鲜明的陕北地域风情和粗犷豪放的抒情方式,在思想与情感的表述上努力向着一个极高的维度迈进。他孤绝而近乎顽固的写作,极大地开拓了散文表现的疆域,赋予当代散文以丰富而全新的审美内涵。

  注释:

  ①史小溪:《淳朴的阳光》,中国文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36页。(www.chuimin.cn)

  ②史小溪:《泊旅》,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页。

  ③史小溪:《秋风刮过田野》,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第4-5页。

  (原载《青年作家》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