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是化解矛盾和冲突的灵丹妙药。你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来化解与偷功型同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轻度偷功型同事都没有敌意。......
2024-08-01
用道歉表示适度退让
大家都在追求完美,但矛盾的是事事又不可能达到完美,完美只不过是人们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已。任何一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就像人们常说的,再完美的玉也有瑕疵,何况大家都是凡人呢?在与同事相处过程中,这一点也是值得你重视的。同事之间发生矛盾,产生隔阂,在反省自己的同时,还要拿出点勇气来向对方承认错误。即使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在对方身上,你也要宽容对方,体谅对方。大家都知道,一个巴撑拍不响的道理,责任是需要双方共同来承担的。
外国人常把Sorry挂在嘴边,他走路不小心碰到了你,他会对你说Sorry,如果是你不小心碰到了他,他也会对你说Sorry。中国人走路常喜欢并排着走,到了外国也是如此,最近从一本杂志上看了这样一段话:
三个中国人到外国旅行,这天三人走在马路上呈一字排列,作闲庭信步状。对面走来一个外国人,外国人走路一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两条腿捣腾的比较快,此时这三位中国人正东张西望,挡住了外国人的去路。按理说,他应该生气,要是换了你,你是不是会不开心?但是这个外国人却绕了过去并且他还为自己的强行超越说了声Sorry。
虽说Sorry和承认错误是两回事,但是,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连抱歉的意思都没有,又怎么指望他承认错误呢?那更谈不上了。
另外,不肯抱歉和不肯认错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往好方面说,那就是面子上挂不住,有许多人,将面子看得非常重要,面子没了,比失眠比消化不良,比走路不小心摔倒,甚至比丢了性命还要严重。在公司内部,同事之中,那些资格越老,年纪越长的人,越在意面子。因为他们已经将正确看成一种习惯,他们很少认为自己会犯什么错误,更不懂得道歉了。
由于一时感情冲动的错,判断上的错,听信谗言的错,决策上的错,而向遭致误解、受到冤枉、忍受屈辱、饱尝痛苦的同事,说一声你没有错,错的是我。这种有错必纠的精神,真诚坦率的态度,知耻近乎勇的表现,光明磊落的胸襟,实际上,更值得同事尊敬。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向在整风运动中受到错误对待的同志,摘下帽子,鞠过一躬,表示道歉。一位领袖,都能有这种“过则勿惮改”的精神,那么作为上班族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肯认错呢?
来自南非约翰内斯堡的泰克唐纳是一家小型精密仪器厂的销售员。这天,他突然接到一笔大的订单。但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看上去好像有些难度,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车间的工作已经安排妥当,交工时间又是那样紧迫,他好像无法接受这笔定单。
他没有命令他的同事们加快工作以完成定单,而且首先将大家召集到一起,向他们解释目前的情况,他首先向大家解释,如果定单能够按时完成,公司和所有员工都将获得巨大的收益,接着,他又开始提问。(www.chuimin.cn)
“我们应该怎样完成这项工作呢?”
“大家都是同事有什么好办法尽管提出来。”
同事们坚持他接下这个定单并集思广益。定单接了下来,产品也在规定时间内生产出来,但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有些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这个销售代表并没有责怪大家,而且这样说:“最近一段时间,同事们都挺忙的,质量出现问题主要责任在我,是我没把好关。”他的这番话让生产的同事们大为感动。大家接着加班加点,进行质量修补工作。那批货按时交了上去。
试想一下,如果那位销售代表不是事先承担错误,而且将责任推到管理生产的同事们身上,最终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更别提会加班加点,进行质量修补了。
与同事产生误会,发生矛盾,只要你能够真诚地而不是伪善地认错,对方即使还不肯原谅的话,至少那一刻他的心中也会平静一些。假如你试图将责任推给对方,将过错转嫁给对方,想办法抵赖逃遁、推御、躲避,却又弄得手脚忙乱,想办法弥补,偏又欲盖弥彰……那永无宁日的纷扰,决不会因为你弹性大,你麻木不仁,你装腔作势,你给自己涂脂抹粉,就能掩盖住你的缺憾。
当你错了的时候,你就要对自己诚实,并且迅速而坦率地承认。当你对的时候,你也要试着温和地、巧妙地让别人同意你的看法,甚至用道歉来表示适度的退让。道歉不表示你低人一等,更不表示你丢了面子,相反,这种技巧不但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而且还能赢得好人缘,使同事们乐于与你相处。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用争斗的方法,你绝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但用让步的方法,收获会比你预期的高出许多。”所以说,如果你希望妥善地处理同事之间的矛盾,解决同事之间的争端,请记住这条规则,用道歉表示适度的退让。这是你与他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条件及秘诀之一。
品悟人生
当你错了的时候,你就要对自己诚实,并且迅速而坦率地承认。当你对的时候,你也要试着温和地、巧妙地让别人同意你的看法,甚至用道歉来表示适度的退让。
有关脾气没了福气来了的文章
曾经有过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时期矛盾转化有了新的内容和特点,可以用对立面的结合来解决矛盾。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能用结合的方法解决的,只能用批评教育促使矛盾转化的方法解决。在争执发生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争执,和谐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从马克思对商品转化为货币的叙述过程来看,哪里有什么调和、结合矛盾的意思呢?所谓同一和差异不是不可调和的,意思是对立的两极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事物中,事物都是有矛盾的。......
2023-11-28
对什么是矛盾,列宁讲过这样的话:“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它们的不同分布在不同的事物中,它们内部则是没有任何矛盾的。既然一种东西总要变成另一种东西,总要运动,那么,它的动力就是矛盾。所谓逻辑矛盾是指认识中发生的错误。列宁指出,逻辑矛盾“无论在经济分析中或在政治分析中都是不应当有的”。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一点,在古希腊哲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2023-11-28
第七节矛盾的分类问题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矛盾进行科学分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和方法论课题。按照一类二类矛盾的分类法,把敌与我、革命与反革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看成是不能结合的,这大概是大家都会同意的。因为一类二类矛盾的分类法也是以承认“两个为主”为其基本理论依据的。在我看来,两个为主的矛盾分类方法值得研究的地方并不比前一种分类方法少,某些方面,要在理论上说得圆通难度也许更大。......
2023-11-28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和本质。列宁在这里讲的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倾向是指什么呢?例如生与死这两个极端,只有在生或死中,它们才是对立面。应当承认对这样的事物的对立面做一具体称谓是困难的,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2023-11-28
第一节矛盾具有两极结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结构,社会有社会的结构,原子有原子的结构,细胞有细胞的结构,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没有什么是不具有结构的。自然,矛盾作为哲学范畴也有自己的结构。[1]他认为,矛盾是由两个对立面所构成,矛盾只有两极结构。不难看出,马克思在这里所理解的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只有两极结构,不是三极也不是多极。......
2023-11-28
(二)迂回式道歉迂回式道歉是指导游人员在不便于直接、公开地向游客致歉时,而采用其他的方式求得游客谅解的方式。在这里,导游人员运用体态语言表示了歉意。导游人员除了采用迂回道歉方式改进导游服务外,还可请示旅行社或同相关接待单位协商后,采用向游客赠送纪念品、加菜或免费提供其他服务项目等方式向游客道歉。......
2023-11-26
主要矛盾决定着和标志着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当一个国家遭到外国入侵时原来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而民族矛盾则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曾有过一次主要矛盾的转移。试想,如果认为矛盾本身是三极或多极结构,那么,就没有必要从中找出什么主要矛盾了,而且也无法找到主要矛盾。......
2023-11-28
相关推荐